徐明辉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高校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发布方式”。可见,在新时期,全面认识和把握“90后”大学生的求职新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就业指导服务布局,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人职匹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求职主体,其就业形势受毕业生人数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共同影响而显得越发严峻,要突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局,需从互联网思维下“90后”大学生求职特点分析切入。互联网、博客、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互动体验特色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乐于在网络即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闻。表现在求职方面,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求职行为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获取就业信息,开展求职活动,如通过网络论坛、学长求职过程微博“直播”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形成更全面的认识。“90后”大学生创造性地将网络热点语言、呈现方式嫁接在求职包装中,如““淘宝体”、“咆哮体”成为近年求职流行语言;“微简历”、多媒体简历等新型的求职形式层出不穷。网络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希望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率的需求。
“互联网思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该词最早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主要对创业、商业运营、企业管理有较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思维特点。互联网思维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即时、便捷,即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更快、更丰富。第二,表达的自由度,即互联网、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更可能,也更愿意表达或表现自己。第三,免费,可定制,即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免费信息推送机制。互联网有更友好的界面,更快捷的功能链接,更强的互动设计。扫一扫、摇一摇成为客户喜闻乐见的典型互动体验方式。
总言之,互联网思维强调细分客户群、个性化服务和重视人的价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诉求,最大限度实现人的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用人单位更重视招聘平台和资源的整合,如压缩招聘过程,扁平化招聘管理,在招聘海报上加入微信二维码,开发网络求职系统,增加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互动体验,创设微信网申平台,力求实现指尖上的精准人职匹配,提高招聘效率。不难看出,用人单位正努力适应“90后”大学生求职新特点,主动调整招聘方式,提升人职匹配度,降低招聘成本。互联网思维开创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赢局面,满足了双方对效率的追求。这些新变化给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而言,网络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因学校扩招导致师资不足的困境,形成了学校主动引导,学生网络自助的线上、线下互动的就业指导格局。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环境面临着新的变化,外有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内有“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变化,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就业指导的困境,建构高度信息化、互动、便捷的立体式就业指导体系。
(一)建立大数据库,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对高校而言,就业是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质量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招生。因此,高校应建立大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学校的人
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提供数据的科学指引和支撑。
(二)从学生痛点出发,开展多元、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针对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方面的痛点和需求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多元、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才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和参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重新对招聘信息、宣传和宣讲方式进行整合、设计、包装,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关注。如开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微信公众账号,开展即时、高效的就业指导信息推送,让用人单位及学生更了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做好校园招聘服务工作。
(三)细分学生群体,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开展就业指导服务。“90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不尽相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现状及就业指导需求细分群体,针对性提供诸如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就业指导团、朋辈教育等形式的就业指导服务。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对接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重要枢纽,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用人单位和“90后”大学生的调研和服务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互动、即时、高效的立体就业指导体系,更好地对接学生和用人单位,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凸显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