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艳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第三小学 四川 绵阳 621100)
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是由主题思想来引领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等,将教学系统中的多方因素进行凝聚,使得不同目标、内容的教学都能够随着主题的性质而进行动态化的生成,完全打破传统教学的机械性,使教学中的所有环节得到有效链接。多篇阅读材料串联在一个主题下,不仅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信息的有效整合,还能从不同角度予以思想上的冲击,拓展其知识面,增强阅读学习能力。
1、主题的选择。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即是对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与确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实施,因此,明确阅读教学主题是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主题的选择应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核心课文密切相关,以此文章为中心进行发散性的选材。
阅读教学的主题应与需要精读的文章相结合,通常教师在发现一篇课文或是某一片段可以通过主题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时,便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认知水平有着充分的了解,其次,明确该文章中的哪一部分正是学生的薄弱项,进而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该方面的学习。语文学科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目的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也应结合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欠缺部分进行全面地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的重要和难易程度,来对阅读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如果在某部分的教学中需要扩大阅读量,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对于某一方面的了解,那么在该部分的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阅读材料的补充,通过阅读主题的概括,来将知识进行串联。
2、阅读主题的分析。分析是为了能够保证阅读教学活动能够顺利且有序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所需要做的是分析主题和其所指向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结合文本中的线索,对主题内的知识点进行统筹规划,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有一个初步和较为清晰的轮廓。
文本是一个综合的信息整体,通过特定表达形式的方式来于内容相互结合,从而产生文本。一个文本中的内容所反映出的表象和情感,依托于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等,而这些都属于文本的形式,这也是教师在进行主题选择时所需要进行分析的出发点。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根据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以文本作者的情感为线索,分析文中该情感的核心部分,以此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对教学材料的补充;②根据文本内容,如对人物的描写、对风景的描写、对故事的叙述等等,这都是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的主题设定;③根据教学重点,在切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传授和指导,也应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可以进行及时的补充,这也是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
3、教学。在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题确定,并对其进行分析后,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两项进行教学的规划,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等,在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切实根据文章中的核心进行系统搜寻;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根据主题进行适当阅读内容的填充,进行拓展;在教学策略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多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来对教学主题进行拓展,还要能够灵活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最后,在原有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过程的对比中,考虑关于各个步骤中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中所传递出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对其所使用的表达手法和语言建构能力进行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主题式教学更能够将学生阅读中所接触过的文本中内在的结构进行联系,使其在同一个主题下聚合,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同化。
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景物描写类文章,景物类的阅读资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而这也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切实相关的。教师可以以“祖国山水”为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文本补充,如《游漓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黄果树瀑布》等等,尤其是《游漓江》一文,可以同《桂林山水》进行对照。在这一类主题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几篇文章中的写作顺序,其中多是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有详写、有略写,其中相同之处即是文中的优美词句,这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导、联系、结合、总结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核心文章的理解,在整合阅读中,达成教学目标。
综上,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择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尝试对教学设计、主题式阅读的课程形式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突破,弥补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