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孙 健
(沧州日报社,河北 沧州 061000)
信息时代背景下,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人们停留在一则新闻上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迫切地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不仅如此,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报纸新闻正式进入了“读题时代”。读题时代,顾名思义,就是读者对新闻的兴趣取决于新闻标题,对标题感兴趣才会继续阅读内容,不然会直接跳到下一个标题。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是读者接受的第一波视觉冲击,对吸引读者、表达主旨从而有效传播新闻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标题的制作已经引起了报纸行业的广泛关注,在读题时代的发展趋势下,报纸行业在标题制作方面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报纸应该正确运用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发挥标题的价值。
报纸能够传播新闻信息,引导舆论走向。作为传统的传播信息方式,报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报纸采取了应对措施,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标题制作上进行了研究。但在标题多样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标题的哗众取宠。部分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在制作标题时使用虚夸的词汇,导致读者在阅读新闻内容时发现内容与标题毫无关联,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作为读题时代的特有产物,虽然暂时吸引了读者,但久而久之,会影响报纸的信誉,使读者对报纸产生厌恶感,不利于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标题的断章取义。有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在制作标题时断章取义,将能够引起舆论反响的一部分定为标题,这种行为损害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引起官司,不利于报纸的长久发展。再就是标题存在低俗、恶搞现象。读题时代背景下,冗长乏味的标题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标题中使用一些血腥、暴力、色情的词汇,虽然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但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必将会受到惩罚。
读题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并保证报纸长久地发展下去,新闻标题制作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充分利用汉语的语言特色,科学制作新闻标题,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提升标题的价值,发挥标题真正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面语与口语已经实现了兼容互补。随着报纸读者群体的变化,口语化的标题因为其通俗易懂成为读题时代背景下标题的发展趋势。在标题中应用地方方言、口头禅等,不仅使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使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凸显了报纸的平民化,贴近了老百姓的生活,增强了报纸的亲切感与吸引力,这种标题成为读题时代报纸的一大“卖点”。
报纸标题要吸引读者就要做到有趣,而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让读者在看到标题时感到开心,不仅能够了解新闻信息还能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中国青年报》有一则新闻标题是“月薪缩水,‘海归’变‘海带’”,讲述的是“海归”回国找工作时的无奈,但幽默的语言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从而认真阅读完这则新闻,了解“海归”的现状。在幽默语言的运用上要掌握好度,不可盲目迎合读者的好奇心,从而采取庸俗的幽默,这会降低新闻格调,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互联网时代,人们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网络流行用语,独树一帜,形成了一种语言特色。随着网络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融合,在制作报纸新闻标题时,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共鸣。比如,“打酱油”这一网络语言表示的是自己与此事并无关联,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运用“打酱油”等网络语言,可以改善以往标题的枯燥感,使新闻变得生动、时尚起来,引起读者注意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点睛之笔,新闻从业者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出简练、有内涵的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与平稳的陈述句相比,设问句式的标题在感情上更强烈,更能吊起观众的胃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从中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并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够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使报纸得以健康发展。
当前,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读题时代的到来使报纸的生存更加艰难,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新闻从业者要把握好机会,重视新闻标题制作,遵循制作原则的同时运用博大精深的汉语语言特色,制作出好的新闻标题,提升标题的传播价值,同时发挥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的存在价值,促进报纸健康发展。
[1]李辉.“读题时代”报纸标题的制作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1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