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2018-02-22 02:04陈小龙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业旅游

陈小龙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独特历史传统文化的国家,在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东方古国所吸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数据,中国将会在2020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吸引他们重要因素,[1]因此,发扬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源流众多的汇集。北有北京周口店人,南有广东马坝人,西有半坡文化遗址,东有大汶口文化。

中国又是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文化形态,经过千百年的大融合,东北的满族文化、新疆的西域文化、内蒙的蒙古文化等和中原的汉文化多维共存发展。[2]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

1.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源远流长,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在春秋时已形成了不同的民俗区域。此后,随着民族大融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在交流中不断演变发展。近几年来,游客对文化的享受需求不断高涨,开展文化旅游前景广阔,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3]

2.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烹饪美食王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等古语名言,足以显示出美食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美食也遍及国内外,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都能找到中国美食。饮食不仅仅是游客果腹充饥的需要,而且其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不同的游客到不同的地方旅游,都要品尝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美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地位上独一无二。

3.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宗教文化,主要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例如满族的萨满文化等。[4]除此之外,中国的宗教文化还包括中国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万物有灵观念奠定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基础,这些种类众多的传统宗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道风景线。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内在关系及其影响

(一)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及影响

1.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现如今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在促进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扬和传播,[5]因此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是相互促进发展的。

2.传统民俗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多元化,从而要求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型产品过渡。民俗风情旅游作为旅游产品中重要的类型,[6]跻身进入旅游多元化市场。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也会由此产生许多的民俗活动、民俗节日以及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等。这些多姿多彩、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开展的旅游项目占旅游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很多旅游地都借助自己独特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比如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街”,每年到此传统佳节的时候,云南大理都会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这不仅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延续,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合理利用这些传统文化,使其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将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及影响

1.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所谓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吃”列第一位。但旅游活动中的“吃”不单只是吃饭的问题,是一种对旅游地的文化品味,品尝到的不只是味觉上的滋味,同时还通过领略当地饮食文化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美食是游客旅游过程中的必然需求,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旅游吸引要素,游客除了要满足果腹之需,必然还要求能够品尝到地方的风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烹饪美食王国”。中国旅游业起步初期,中华传统美食就一直是整个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传统饮食创收在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日趋上升,饮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8]

饮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游客出门旅游寻求一种全新的体验,总希望多游览些新的景观,多领略独特餐饮风情。比如到杭州旅游会想到西湖醋鱼、叫花鸡,到北京旅游会想到北京烤鸭,不同地区的食品对游客来说具有神秘感,具有吸引力,喜好旅游的人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而懂得享受生活人大多是喜爱美食的,所以饮食是一项很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合理开发利用,必定会推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增加旅游市场对饮食行业的需求,也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创造了潜在市场,传统饮食文化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本身饮食文化的传承性也能得到发展。

(三)多民族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及影响

1.多民族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这片沃土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与宗教信仰。所以,民族宗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居民思维意识、生活习惯,是民族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资源对于文化交流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传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所以传统民族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2.多民族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资源对于文化交流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传统民族特性的宗教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对于开拓新的宗教旅游市场极其重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信仰发展汇集,演变形成各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信仰的宗教种类比较繁多,如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集中表现在宗教建筑、宗教节日、宗教民俗与礼仪、宗教饮食等方面。中国有各种宗教文物古迹150多处,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就有3 000多处,调查显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9]中国丰富的传统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研究学者和普通游客。如每年的观音诞辰日,观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都会吸引大量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观光;被福建、澳门、台湾地区广为信奉妈祖也是如此,每年在妈祖诞辰日时,湄洲妈祖庙内外都会人山人海,游客纷至沓来,福建湄洲和天津地区都会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很多中外游客前来参加,是当地重要的旅游文化项目。

由此可见,传统民族宗教文化是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它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丰富着旅游活动的内容,在经营旅游传播文化功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10]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论述,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没有深入挖掘,没有认识到其对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这方的理论研究很少,这方面的著作也不多,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在以中国传文化为主题而经营的一些景区中,刻意追求“大而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景点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原本的特点。

第三,对传统文化的景点保护不够。不能保护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旅游景点的例子很多,如水乡周庄、福建永定土楼等。

四、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开发避免趋同化

为了避免同质化利用的泛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功能,以吸引游客。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保留,采取新模式,重新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把宗教旅游文化中有意义的部分分离出来,利用宗教仪式、节日礼仪的形式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

(二)深层次挖掘旅游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中,开发出更具特色、更具传统性和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才能不断满足现代人对旅游文化价值的追求。[11]如果一个行业缺失了传统文化内涵,将变得空洞缺乏吸引力,所以,旅游若脱离了传统文化内涵将变得毫无生机,起不到对游客思想层面的深度感染。所以,要深层次挖掘旅游资源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创造和发挥出旅游的民族文化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朝向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发展。

(三)加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人才

在知识型社会发展背景下,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各种渠道汇聚智慧人才。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应该加大对人才引进的资金投入,通过高薪酬、高福利等手段对人才进行吸纳和引进,建立具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旅游人才智库。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各种措施吸纳和引进具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旅游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国旅游产业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作为宣传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开发的同时也要遵循科学规律,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使中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林美珍.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4(2):22-25.

[2]杨艳华.中国旅游业与传统文化[J].甘肃农业,2006(2):140-141.

[3]康勇.关于新疆民俗风情旅游探析[J].新疆财经,2005(1):73-75.

[4]黄静.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9(1):165-169.

[5]刘婕.创意旅游在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开发[J].电子商务,2014(7):84-97.

[6]张颖.论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现代价值——以长阳土家族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1):16-18.

[7]韦晓康.试析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33-36.

[8]胡一旻.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20):68-70.

[9]薛改辉.中原崛起——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4-45.

[10]牟小欠,袁瑛.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2(7):77-78.

[11]毕劲.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剖析[J].当代经济,2009(11):58-60.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