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青 ,王海东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伏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背部肌肉局部缺血、痉挛、粘连及炎性反应,出现背部肌肉僵痛、沉重感,常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笔者采用“经筋理论”针刀浅刺治疗42例背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就诊的84例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刀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57±5.35)岁;平均病程(4.85±2.86)个月。针刺组42例,其中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龄(34.06±5.27)岁;平均病程(4.91±3.03)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2001版《骨伤学》中背肌膜炎诊断标准[1]者;2)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并签属知情同意书者;3)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血沉(ESR)、抗“O”、类风湿因子(RF)均正常者。1.3 排除标准 排除: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精神疾病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局部皮肤有破溃或者红肿者。
1.4 治疗方法 针刀组:1)选点:根据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和解筋病灶点理论[2],在第6颈椎棘突至第12胸椎棘突之间、双侧胛骨脊柱缘围成的四边形范围内,循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经筋、足少阴经筋、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经筋及华佗夹脊穴进行经络诊察,检查力度深及骨面,将探查到的条索或结节伴压痛的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点。2)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选用汉章牌I型4号针刀,对治疗点进行逐一松解治疗,依照:4步进针规程[3]进刀,刀口线方向与躯体纵轴方向一致,快速突破皮肤、缓慢通过皮下组织、抵达深筋膜后手下有突破感,在此平面上用针刀切开剥离1~3刀后出刀。出刀后以无菌纱布加压针眼1分钟。每3日治疗1次,治疗4次为1疗程。针刺组:选点同上,患者取俯卧位,选用40 mm毫针,常规消毒,垂直刺入所选穴位或条索、结节处进针,并行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1次/d,治疗10次为1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VAS评分 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进行背部疼痛程度评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1.5.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疗效标准。治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未愈: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VAS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χ±s) 分
2.2 临床疗效 针刀组治愈22例(52.3%),好转18例(42.9%),未愈 2例(4.7%),总有效率 95.2%;针刺组治愈15例(35.7%),好转17例(40.5%),未愈10例(23.8%),总有效率76.2%。总有效率针刀组高于针灸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背部肌筋膜炎是由于急慢性劳损后引起肩背部肌肉、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复发作导致相应的软组织发生变性、增生、纤维化,使背部软组织高张力[5],产生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等症状。常因复感寒凉、潮湿等刺激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症状加重,局部得温则痛减[6-7]。
经筋理论是薛立功教授创立的肌肉关节痛方面的新理论,主要是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对疼痛机制与痛证论治提出新观念和新理论,所选“次”穴来治疗,“次”在生理状态下,就是一个正常的结点,这个点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称为“筋结点”,病理状态下称为“结筋点”[8-9]。根据《灵枢·经筋》篇的内容,我们发现多条经筋与人体项背有密切联系。针刀医学认为背肌筋膜炎病理理论是以“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为基础的,认为背部肌筋膜受到反复持久的应力刺激后,引起背部局部筋膜变紧和肥厚,最终导致痛性的结节或张力性的条索形成,牵拉刺激局部的神经血管,使局部机能代谢发生异常,最终导致了人体“动态平衡失调”[10-11]。采用针刀松解慢性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粘连疤痕,恢复新的动态平衡,消除或缓解疼痛[12-13]。而达到肿痛消退、功能恢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