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郑州)
现代农业是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生产技术为支撑,进行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社会化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共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更应该充分把握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症下药,补齐农业短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农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十二五 以来河南省积极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农业综合生产力稳步提升。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86.30亿元,占GDP的10.7%,同比增长4.2%。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方面,2016年底,全省粮食产量、油料作物中的花生和芝麻产量、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位于全国第二、第一、第三位,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位于全国第二、第二、第四位,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2016年,玉米、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下降0.8%、16.7%,小麦、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7%、1.2%,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河南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从过去的以农业自身发展农业到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再到通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强产业链融合,增强地区辐射。2012年到2016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从562家增加到761家,培育出好想你、三全、灵宝苹果等知名企业,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除此之外,2012年到2016年我省粮油加工转化率从70%提高到目前的81.5%,全省主食产业化率也从不足15%提高到目前的32%,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只有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到新高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才能更强。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和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河南省农业在人才、育种、机械化等方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实力也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 十二五 期间,省级科技创新人才达到166人,在农业方面共获得3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016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8%,培育出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成为河南省实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目标的强劲动力。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重点,建设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的一体化经营体系,进行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虽然近年来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东部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主要由于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省份经济实力较弱,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步较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地区主导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动性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均呈现出低水平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具体环节中的一种农业发展手段。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一、农业信息供给不足,政府尚未构建出完整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部分农业信息统计不完善,无法对农业进行高效全面的制度化管理;二、农民对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率不高,大部分专业种粮大户,和小农户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凭经验生产经营或者采取纸笔记录的方式记载重要农业信息,容易导致漏记或者遗忘重要信息;三、农业信息传播途径落后,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仍采用村委会广播、刷宣传标语、发传单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未能合理利用互联网渠道传播和收集相关信息,降低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率。
一方面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呈现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受农业经营风险大和城镇化发展加快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打工,并开始由农村向城镇地区转移,农村从业劳动者的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除此之外,当前河南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现有的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较低、农业推广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农业推广机构未能充分发挥起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作用。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河南省应进一步培育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的产业化项目,鼓励龙头企业同业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兼并与收购的方式实现快速发展。激励重点企业带动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型企业,以发挥中小型企业的后劲力量。充分挖掘地方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由政府牵头引进龙头企业,为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开展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 、农业院校+科技园区+旅游观光+农民培训 的发展路径,多个方面形成合力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以市、县为单位建立遥控指挥中心和大数据中心,通过遥感技术对重点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实时更新并整合数据资料,全面把握整个市、县的农业生产动态,为农业发展的布局和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转变传统的销售方式,打造互联网+农产品电商的销售模式,利用农产品的地区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整合产业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利用互联网营销模式,打开农产品的销路,以市场为导向倒逼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促进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良种引进和培育力度,挖掘国内外的优质种源,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质、高产、高抗良种。加大良种研发科研机构的支持,加强对外省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快省份科研机构的学习、交流、合作,邀请国内权威专家根据河南省的地区差异和农业生产特征,进行良种培育方面的针对性的指导。除此之外,农机科技对现代化农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河南省需发挥农机合作社的整合作用、农机示范社的指导作用,建立农机产业集群,依托优势农机产业的带动性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新兴职业农民是指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爱思考的高素质农民,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新兴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人,他们可以为农民群体树立榜样,激发农民大众的发展潜力。中国未来的农业劳动者仍然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的生产方式尚不能改变我国小农经济的根基,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民素质的培养力度,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鼓励有才干、有想法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农业院校教育支持,村镇领导机构的实践帮助等实现职业农业的培育,当新兴职业农民的报酬和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自然会激发农村有为的青年人学习现代农业知识的兴趣,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行列中来,扩大地方农业教育的影响力,实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目标,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接力。
总的来说,现代农业是河南省农业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 四化同步 的协调发展,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弄清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可利用资源,探索出适合河南省现代农业的正确发展路径。针对当前河南省现代农业存在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等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快构建 互联网+农业 信息服务平台的步伐、鼓励农业育种和农机科技创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的发展路径,期望从产业化、信息化、农民高素质化三个方面来促进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1.方姝亚.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
2.顾芳芳,田励等.秦皇岛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南方农业,2016(25).
3.崔建勋,张辉玲等.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南方农业,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