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筹备办公室 广东·深圳)
关键字:政府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为贯彻落实政策精神,财政部于2017年制定并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新制度为同时满足预算管理和权责发生制政府报告的要求,创新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核算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的平行记账模式。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主要成员,财务管理工作也将面临巨大变革。
高校固定资产是学校进行科研,教学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其数量和规模也急剧增加,因此,对其科学合理核算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两种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新制度下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做好政府会计制度下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供参考。
当高校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按照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验收合格之后,核算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根据实际支付金额
借: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经营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验收合格之后则需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模式进行账务处理,核算分录如下。
财务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资金结存
(1)累计折旧计提。《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均要求高校按月计提折旧。但前者由于要兼顾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特点和体现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价值损耗,累计折旧采用的是“虚提”方式。而后者采用“实提”折旧的原则,即每月计提的折旧额计入当月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从“虚提”到“实提”的转变,很好地体现了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基础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变革,这一变革可使行政事业单位更科学合理的反应单位成本。
按照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每月计提累计折旧,核算分录如下。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分录如下:
借:业务活动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处置。假若一定年限后,高校将固定资产按一定价格出售,按照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分录如下。
借:待处置资产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处置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贷:待处置资产损益
收到买家款项存入银行后
借:银行存款(处置收入)
贷:应缴国库款(处置净收入)
银行存款(相关税费等)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如果处置过程中发生了相关税费,则需要同时登记财务会计分录和预算会计分录。相关核算分录如下。
财务会计分录:
借:资产处置费用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借:银行存款(处置收入)
贷:应缴财政款
银行存款(相关税费等)
同时,预算会计分录:
借:其他支出(相关税费)
贷:资金结存
《政府会计制度》增设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高校原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资产,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按新制度规定属于新设科目核算范畴的,应计入新设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将原“累计折旧”科目名称调整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另外,同时设置了“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和“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高校原“固定资产”财务核算如果包含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科目的内容,且相关折旧均已计提至“累计折旧”的,新旧制度衔接转账时,则应将原账面“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中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的部分,分别转入新账的“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重构了高校的财务核算模式,全面开启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这标志着高校以后的财务管理不单要关注预算的执行,还要重点关注学校成本费用的归集,学校的运营效率。这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财务人员将由此逐步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进,优秀的财务管理将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高校的广大财务工作者应该尽快形成权责发生制财务核算的理念,通过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加快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新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原则,为自身转型做好充足的准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一般涉及采购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不能只靠财务部门的单打独斗,它有赖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假若某部门资产实际使用月份和报财务部登记入账月份不一致,那么该资产的折旧起始时间就会与实际不符。又或者A部门的资产转至B部门但未向财务部门报送此事项,那么该资产的折旧就不能如实归集到对应的部门,影响单位对部门成本的考核。因此,加强高校各部门对《政府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相关规定和变化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会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相关业务流程发生相应改变,新的业务必须要有新的制度作为指引。首先,完善固定资产购入、验收、使用、处置、报废各环节的规定及审批流程,以流程来规范固定资产的流转,确保每个环节的信息都严格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记录保持一致。其次,强化固定资产保管人责任,有效管控固定资产内部转移,保管人离职必须先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另外,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明确岗位职责,合理设置授权、经办、保管、记录等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相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制度对固定资产财务处理的规定明显在向企业会计制度靠近。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对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处置和报废有着完善的流程,能合理调配单位各部门间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降低资源的浪费。高校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问题。
高校需要结合新制度规定,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调整,保障新旧制度衔接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应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手工作业,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随着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的逐步普及运用,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中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引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高校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二维码技术,将资产的实物信息通过编码、整理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生成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登录经二维码技术开发的APP扫描,即可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后台数据库,实时查看到资产对应的详细信息,大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高校也可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校园办公系统关联,让每位员工都可以通过办公系统及时了解与自己相关的资产信息,以此增加员工对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另外,高校因教学科研需要,通常购置有很多贵重设备,为有效管理可移动贵重设备,可以引进类似超市门禁系统。设备在通过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便能识别是否已办理外借手续等信息,如未办理则会发出警报。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高校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对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购置日期、类型、金额、数量、质量、使用情况、所属部门、保管人员、存放地点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以清查资料为依据,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相关信息,为新制度实施打好基础。同时,高校财务人员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新制度的要求重新设置固定资产核算科目、记账方式,更新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操作手册,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学习优秀企业和相关单位经验,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清查现有固定资产,为新制度的实施做好准备,以求实现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更为科学管理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