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论

2018-02-21 18:18周如东王丽萍
学术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培养目标立德

周如东,王丽萍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

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是对我国青年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对“培养什么人”所做出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的新思考和新论述。全面总结和认真探究习近平的青年教育目的,对于牢牢把握我国青年成长的正确方向,促进当代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的主体结构

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分层的系统体系。对教育目的分类,基于不同的视角,分类不同。袁振国先生以学校教育目的为例,认为教育目的是由“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1](P49)三个层级构成一个层次结构。柳海民教授则把教育目的划分为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三个系统层次。认为“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它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的培养目标等是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与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关系”。[2](P116)而张耀灿教授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又归纳为根本目的、培养目标、主要任务三个层次结构。不管如何划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教育目的是分层次的结构体系。基于上述学者的逻辑思路,我们试把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分为根本目的、培养目标、基本任务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主体结构。

(一)根本目的:强调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本目的规定了教育的总体方向和总规格要求。“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教育的根本目的。”[3](P62)它规定了青年教育目的方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学校,与青年座谈,给青年回信等,都强调青年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坚守立德树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指出,要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希望学校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管理等过程中,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他期待广大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加强道德修养,成为担当历史重任的栋梁之材。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自身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它规定了教育目的总的规格要求。德智体美是人的素质构成的主体。

德的发展就是培育一个人道德品质,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使得青年能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习近平反复强调德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时刻提醒青年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立意高远,立足平实,加强修身立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智的发展主要是青年智力的发展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把握,以及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习近平认为,学习是青年的主要任务,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青年人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形象地用圆跟半径比喻学习和人生世界的关系,“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4](P59)希望广大青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体的发展主要是青年体质、体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习近平动员广大青年都要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美的发展,就是要培养青年的审美观。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就要求青年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纯朴的情感,这也可以说是他对青年提出的审美要求。

强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反映了我国青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体现了习近平对青年现在和未来地位的价值认同。一方面,他认为青年是现在和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青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希望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此外,习近平在多种外交场合强调青年是中外友好事业的接班人。在厄瓜多尔访问时,他指出,“我们应该重视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往来,为中厄世代友好培养接班人”[5];在致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的贺信中,他强调,“把中越友好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是中越两国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6]; 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时,他认为,“要发展好中俄关系,就要面向未来,培养青年一代的友谊”,“培养中俄友谊接班人就要从青年人抓起”[7]等等,这是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全球的视角,对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新解读。

(二)培养目标:强调中国梦的引领,着力打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基于这样的历史定位和判断,他要求包括广大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青年都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都要承担“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8]的历史使命。这既是习近平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也是青年教育目的在培养目标层面的重要体现。

用中国梦引领青年的成长,为当代青年选择和树立个体理想提供了目标方位。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要求广大青年在中国梦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自身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他殷切期望广大老师做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青年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要求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人才。同时,对全社会发出号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而奋斗”。[4](P167)

(三)基本任务:强调提升青年人生与事业的基本功,着力培育“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什么是青年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9]习近平所强调的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就是当代青年人生和事业需要练就的基本功。对广大青年而言,理想信念就是要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精神状态,就是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综合素质就是习近平反复倡导的广大青年练就的过硬本领。他还对青年一代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砥砺坚韧的综合素质基本要求,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诠释。

习近平多次重申,全国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0]这是习近平基于青年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提出的具体任务要求。研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讲话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任务要求。2016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中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他满怀深情地要求广大中学生,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2016年五四前夕,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语重心长地要求大学生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应该说这些基本的要求,它们共同的逻辑起点,都是立足于提升青年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是对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一基本任务的具体诠释和对教育目的阶段性的质量规格要求。

综上所述,在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的主体结构体系中,根本目的、培养目标、基本任务三者之间是既有连续性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连续性是通过教育目的锁链来完成的。教育目的分解为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在根本目的的导向下,相互联结,形成一个目的锁链。基本任务的完成,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时,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是教育目的连续性实施和演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阶段性的特征也得以彰显。如果说根本目的是一个长期性的最终的目的追求,那么培养目标就是一个中期教育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而基本任务则是青年成长过程中,若干个历史阶段的阶段性教育目的要求。此外,根本目的、培养目标、基本任务三者之间又体现了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特征。一方面,三者组构的结构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目的系统,三者都是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价值追寻,都统一于青年教育的质量和规格的预期诉求;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了质量和规格的层次性要求。根本目的是最高目的,居统领地位;培养目标是中期目的,居承上启下地位;而基本任务则是最基层的目的,居基础地位。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都是在最高目的的方向导向下实施的。换言之,这是一个互为关联,互相支撑,层层递进“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与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的逻辑严密的教育目的系统体系。

这一主体结构系统体系还做到了两个统一。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根本目的是对青年教育培养的共性和普遍性的要求,而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则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青年成长的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特征,提出的个性和特殊性的培养要求。二是工具理性和主体价值的统一。根本目的、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都强调了青年培养的社会服务性,因而具有工具的理性价值,同时三者也都重视人的主体价值的关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做到了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提升了青年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基本功,人文关怀色彩浓郁。

二、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来源

(一)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是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产生的理论来源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都对青年教育培养的目的做出过精辟的论述和具体的要求,指引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个规范化的教育总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P226)这一论述,成了后来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总方向和标准。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他强调:“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P103)邓小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他多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要特别注重从青少年抓起。“四有”新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全国人民提出的共性要求,也是青年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江泽民对青年成长倾注了一腔热血,他继承了邓小平“四有新人”的教育思想,指出,要“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P332)希望青年大学生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五种人”,把青年教育目的做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具体化要求。

胡锦涛同样十分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并要求要“始终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14](P632)殷切期待青年人把自己锤炼成为“四个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是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在青年教育目的上的体现。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对青年成长提出了教育的目的要求,他们的教育目的都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性质这一大方向,紧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标准,以提高整个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无论是邓小平倡导的“四有新人”,还是江泽民强调的“五种人”、胡锦涛希望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都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其教育目的是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教育目的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目的也不是一个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范畴,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习近平新时期青年教育目的,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青年教育理论。无论是根本目的、培养目标还是基本任务,都包含了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反复要求和倡导的青年培养和教育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他所坚持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中,也都同样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倡导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强调的“五种人”、胡锦涛希望的“四个新一代”实质内涵。这些都是对我们党长期形成的青年教育目的秉持和传承。同时,他又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要求立德树人,强调中国梦对青年成长的价值引领,鼓励青年走在时代前列,奋进、开拓、奉献。对把当代中国青年“培养成什么人”这一永恒的课题进行了拓展,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青年教育理论体系。

(二)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长征是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产生的实践来源

教育目的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要求。社会的各种因素,都会对教育目的发生影响,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15](P97)据此,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教育目的产生的又一来源。

1.“四个全面”战略是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产生的内在逻辑要求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勾画出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战略措施。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必然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国青年的全程参与,也必然会对青年教育提出新的目的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中,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他要求广大青年把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改革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他提醒青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他语重心长告诫青年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要求青年在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承担历史重任,走在时代的前列,奋进、开拓、奉献。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对此,习近平要求青年提升基本功和素质能力,要求青年要德法同修,做一个高尚的人。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青年是党的事业的未来,习近平要求,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这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主体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

2.科技的迅猛发展是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产生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后,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越来越受到关注。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宜的同时,“科技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科技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疏离”。[16](P179)在此背景下,对青年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敬畏自然的情怀,养成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准确进行道德判断和高尚的人文修养,求真向善爱美,以精神价值系统抵制科技文明时代人的异化,实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青年一代具备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科技时代的呼唤。因此,习近平强调青年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要求提升青年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其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

3.全球化的趋势,是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产生的时代要求

市场经济时代的全球化是新一代人的生活背景与社会化的背景,同时也是年轻人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全球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既解构了我们的过去,又造就我们的现在。我们能够用一个词总结这个观念:断裂。当断裂出现时,社会问题消解为个人问题。全球化是这一发展的关键。”[17](P156)当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之时,全球化进程就已经在中国社会开始了,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青年跨越国界交流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和频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某些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例如不断增强的国际意识,个人主义倾向,高度的平等观念,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强烈动机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目的设计上,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让青年人增强国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不仅做中国人,而且要学会做世界人。同时,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系列问题和困境,特别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要教育青年树立理想信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从教育目的应然属性看,这也是教育目的的人类性的体现。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主体结构体系中,强调立德树人、要求用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希望青年成为中外友好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这些要求。

当然,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现状和身心发展水平、社会意识、传统文化等因素以及习近平奋斗的青年时代和从农村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党的总书记的自身成长经历所带来的深厚经验积累,也是其教育目的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来源,限于篇幅,不再论述。

三、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本身就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的追求。同样,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也体现了他对青年教育和培养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18](P38)青年如何教育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面向未来,习近平提出的青年教育目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其价值取向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这一取向,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教育史上困扰人们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也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一个多维视角体系。一般认为包含如下内容,一是人的劳动活动,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习近平青年教育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强调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立德树人是基于人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把握住人全面发展的规律,从而使青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立德树人强调在实践中育人,这对于培育青年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青年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其身心素质、意志品德等都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只有在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把培养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作为培养总规格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石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青年教育的培养目标中,习近平注重以中国梦奋斗目标的价值引领。而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归宿”。[19](P68)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条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中国梦的实现取决于人,因此,要求青年做中国梦的生力军,充分体现了他对青年在推进中国梦进程中青年主体地位的肯定。唯物史观认为,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体力量。不仅如此,人民群众同时也是人们自身解放的根本力量,这正是人的劳动活动、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指出的青年教育基本任务,注重以提高青年的素质和基本功。这些要求,是基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自由发展的要求,人的素质普遍提升,表现为作为整体和个体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和完善。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则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统一的。

因此,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把青年一代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并在这一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目的崭新的脉络和结构体系。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刘献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J].中国高等教育,2014(Z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在厄瓜多尔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搭建中厄友好合作的新桥[N].人民日报,2016-11-17(01).

[6]习近平致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11-27(01).

[7]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N].人民日报,2013-03-25(01).

[8]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1).

[9]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05-04(01).

[1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6]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7]让-查尔斯·拉葛雷.青年与全球化现代性及其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贾绘泽.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取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1).

[19]韩蒙,马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1).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培养目标立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