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婷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中华文化博大而源远流长,诗性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审美教育可发掘的优秀资源,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审美教育实践的另一途径,即审美教育的诗性实践入手,将从概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辩证的展开研究,以探寻审美教育的新思路。
诗性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小觑的真正内涵所在,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诗意的民族需要诗意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依靠本土文化、充分发掘优秀文化,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把诗育美作为我们值得探寻的美育实践新途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为依托的美育也逐见成效。
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体现着整个民族的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曾有学者提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质”,这值得教育同行们思考,这样的特质是否具有影响教育“三观”的力量。刘士林在《中国诗学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顶峰是唐诗。”[1]这样的言说不无根据,“诗”作为整个民族精神家园的一隅,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典诗词成为我们拜读的重点,因为它浓缩了整个文、史、哲、艺、德的精髓,当诗词成为桥梁铺垫我们探索文化之路时,“诗性教育”就走上了神圣的历史舞台,发挥着简单而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诗词的王国,更是充满诗性智慧与力量的国度,作为整个民族独特的精神生活方式,“诗词”的传承及“诗性美育”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诗的创作充满了想象力体现了创作者对人生的认知水平,因此,诗被古往今来的人们崇拜,诗的精神被人们普遍认可。诗性美育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美育手段被广泛应用,甚至上升到专业化的诗性教育上来,进一步强化育人作用。
诗性美育,是自然、本真、唯美的教育,传承了中华文化真、善、美的品德,在教育过程中以诗歌文化为载体的诗性美育,用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来引导学生走向审美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诗歌既是桥梁,也是突破口,师生的诗性追求不仅是对生命成长的终极关注,也是对教育价值的终极拷问,更是高校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诗性美育,无论是课程内容本身或是课堂设计,着眼点毫无疑问地指向生命的本质、教育的本质,而落脚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本身就是对审美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更是把当前教育从机械推向自由创新的良好契机。教育本就是对文化的传播,无论是知识技术层面的文化,还是社会人文历史层面的文化,诗性美育则更进一步还原文化最本真的面目,构建教育价值体系,教会学生做人,做审美的人。
“诗性美育的理念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基于感性教育、并融合了理性教育的审美型诗性专业教育”,[2]它不同于我们的专业课教育,而是将诗性文化熏陶融于专业美育之中,开创一种审美教育的新模式。诗性美育的课程从内容上包含了三大方面:一是将审美教育课程本身融入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文化;二是将本土文化纳入审美课程体系;三是创办诗性美育实践基地,创新诗性课程,比如“读经典诗词创作现代诗歌”“读诗歌游实景升华感情”,等等。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诗性美育对心灵的洗涤和影响,诗歌所展现出的情怀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以消减的精神财富。诗性美育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美育学习体验,学生在课程中要获得的首先是意识形态的认同,还有丰富的人文审美体验;其次是情感的归属,情感教育历来被审美教育大师们推崇,因为它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在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之间获得平衡;最后是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指向的精神目标之一,即让学生主动探索、自由发挥、创造性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关乎青年人未来的幸福生活,也关乎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幸福指数。诗性美育的课堂沐浴着青春、充满着道德的流光溢彩,要达到的终极效果也是相当有价值,他通过诗性美育课程的引进,使美育课程不再是形式主义,而得到真正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普遍专业水平和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师生共同从理论走向实践,进而升华到精神灵魂层面的追求,完成美育的教学和实践。
实际上“诗性美育”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工具价值的膨胀,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难题的背景下,开始探索新的美育模式,企图以美启真、以美导善。而专业化的诗性美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选择更专业的软件和硬件来开展活动,无疑学校特别是高校,是青年在走入社会前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驿站,这是进行诗性美育的最佳场所。然而我们无法避免的是科学主义在当今社会对一切教育的统治地位,“工具理性”对功利性的明确计算以及对利益最大化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及很广的范围内影响着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心态,导致一系列问题,最终走向“审美缺失”。而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缺失的不仅仅是审美心理,而是与此相关的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播与继承。因此,诗性审美成为衔接科学理性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桥梁,使现代教育的专业性中饱含人文精神的光芒。
我国的现代教育无论是形式的多样化,还是内容的丰富化都离不开四大基础教育的密切配合,而美育在四大基础教育中又充当着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关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决定他们未来生活的目标导向,因而对美育方法的探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诗性美育作为目前美育的一种创新形式,着眼于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和诗歌文化,主张回归本真,从课堂说教走向诗性实践,创设一种诗意的环境,并且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入展开实践活动。从而产生一种不同于一般审美说教,却能深入大学生心灵的教化功能,这是学校美育的历史性转折,是对现实的反思,更是对育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审美教育诗性化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但无论什么样的实践方式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一定要与教育对象相对接,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模式。本文以高等院校为例开展研究,探讨诗性美育的意义所在。“在高等院校实施诗性美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实践主体、对象和方法”。[3]从审美主体上来讲,一是高校教师,二是高校学生,前者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无论从人文知识或是专业知识的掌握来看,都优于其他群体,这样就有了审美的基础知识;后者是寒窗苦读数十载、获得了国家认可的合格高中毕业生,并通过选拔性考试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的学生,无论从知识的储备还是个人素质来看,也都优于其他群体,具备接受审美教育的个人品质。这样的审美主体有能力和精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精神教育,这是诗性美育具有积极意义的前提。从审美对象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精髓不是偶得之,而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开启,这样的审美对象符合高等院校师生的审美情趣,这是诗性美育产生意义的重要方面。从审美方法上来讲,高等院校为美育的实践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从硬件和软件上支持诗性美育的顺利进行,这是诗性美育具有意义的基础。总而言之,高校的诗性美育活动围绕未来“准职业人”“社会人”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以下意义。
思维的拓宽无疑是每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视的能力训练之一,因为思维的广博、视野的开阔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审美教育亦是如此,对美的认知也需要激活学生的潜能。诗性美育模式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来进行思维的拓展,进而贯穿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最终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近年来各高校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从过去呆板的“传道士”地位转化为现在声情并茂的艺术家身份,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转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模式。学生不再厌恶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不再背负压力而无奈授课,在这样的模式下审美的内容被诗情艺术化,课堂教学开始有趣活泼且充满诗意情趣。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才会努力思考问题,甚至带着问题去做深层次探索,这样才达到大学教育的宗旨,即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审美教育虽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但它的最高目标不是学生对内容的掌握,而是通过对审美内容的感知,去获得审美的思维方式,进而完成审美人的转变,因此诗性美育对学生审美思维的拓展正是审美教育首要完成的任务,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环节。
诗性美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创新能力,而诗词创作中所运用的想象力则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对诗性化美育的运用不仅是未来审美教育的重点,也对整个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在诗词赏析中,必须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才能领悟诗人所处的境遇、所表达的境界,与其达成共鸣;其次在诗的诵读中,唯有想象诗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才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后在诗的创作中,如何将现实感受转化成诗的意象,并由此抒情达意,更是需要想象力的联通。诗性美育培养了大学生的想象力,才进一步有了创新的可能,而创新应用于未来工作价值不可小觑,应用于生活也会增添异样的光彩,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计划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育者、要教育者及教育环境三大部分的耦合程度,审美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它更需要以上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取得预期成果。首先是教育者,教育者是一堂课的主导,不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还是课堂的把控、课后的督查,都需要教育者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才有可能有所收效。审美教育课程的教育者本身应该具备很高的审美素养,拥有高境界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欣赏美并努力传播美好的事物,才有可能担此重任。诗性美育模式的应用从教育者出发,就在迫使教育者本身习得多种诗化艺术形式,把美妙的诗词内容融入审美教育中,用自身的热情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枯燥传授,而是相互启发式的教学,老师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对老师的科研教学灵感有所启迪。我们常常倡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大家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其次是受教育者,学习者是一堂课的主体,无论教师如何精彩地演绎最终目的都是感染学生,但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存在学生积极性差的问题。笔者自己就是一线教师,长期授课不难发现学生对冗长复杂的课程提不起精神,加之大学生入学前往往都经历了三年“硬性灌输”式的高中教育,对教师及传统教育存在偏见,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就更谈不上知识的顺利传播。诗情画意的美育模式适应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要求,自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充满浪漫色彩的课堂内容和充盈着欢声笑语的课堂氛围,就会积极参与进来,审美教育的目标才会落到实处,而不是沦为形式主义。
再次是教育环境,审美教育成果的取得尤其依赖教育环境,从大的教育环境讲,包括了整个国家对于审美教育的投入及扶持,这一点在我国已相当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6]为诗性美育这样的艺术化教育模式指明了方向,这是对审美教育最大的肯定与憧憬。从小的教育环境讲,就是每一堂审美教育的课程,是否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诗性美育模式的应用为审美教育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学习过程轻松愉悦,课后学生能主动进行复习并消化吸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成果,应用于今后的实践。
诗性美育以诗为本,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内含着多重传统文化,比如茶文化、花鸟文化、国画文化、儒道文化、礼仪文化等,以及诗词中体现的国人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孔子《论语》有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足见诗中所蕴含的知识量之大。古诗歌中凝练的不仅有审美的文化和情感,更有审美的思想和灵魂,审美是人类最高级和复杂的思维活动,而诗歌作为最纯粹的文学表达正是从心灵深处影响人的思维,从美的各个领域和形态来言说。审美的形式包括了自然审美、艺术审美、科技审美、社会生活审美、形式审美五大类,诗性美育就是从五大类的审美意象入手,带领大学生去欣赏这些美,回味这些美,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激发他们对社会的认同、对生命的敬畏,进而形成科学的审美观,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全面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育有为青年,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也追求个人优雅整洁的外在表现,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远大抱负、对国家人民疾苦的忧思,都在感情上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在与“诗”的交道中,激发了他们骨子里的热血,波动了学生内心的琴弦,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力量,无论是对国家人民,还是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抑或是自己未来的学业、职业,都会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正如黑格尔所言:“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5]这正是诗性美育的价值理念诉求,也是我们提倡诗性美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诗性美育是一种全新的美育模式,也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模式,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他的教育理念时讲过,“和谐的教育是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6]就是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职能和改造世界实现自我的职能联系起来,使之达到平衡。诗性美育就是这样一种平衡,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欣赏诗词、创作诗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载体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探寻诗性专业教育和诗性文化融合的美育模式”,[7]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总结全国各大高校在这一探索上的经验、成果,特别是通过对一些文化大省高校的个案分析,笔者在审美教育的诗性实践这一课题上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和启发,主要从诗性美育的实践课来谈。
诗性美育的实践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诗性美育实践,二是非专业诗性美育实践。专业诗性美育顾名思义,以专业化的软件和硬件来整合专业化的诗性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诗性文化的精髓,最终达到培育诗性审美的人的目标。在这样的专业化课堂上,要选择诗歌教育的专门性教材,既不等同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赏析,又要从中汲取积极有效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在诗词鉴赏与研究中把握全局,从审美的层面去引导学生体悟诗词的文化内涵,而非读懂或是熟记诗词的表层含义。而在硬件上要求高校应拥有能够进行诗性美育的场所、书籍、影音资料、播放设备等,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3D技术与VR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内容变得异常丰富,这些硬件的齐备才能帮助诗性美育顺利进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选择,都要以诗性审美为出发点、以培养审美人为终极目标才能使专业化的诗性美育变得有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部分高校无法分配课程和教师来完成专业化的诗性美育,因而这一实践仅在文科类专业及文理兼收的高校存在,并非全部适用,这就要求我们应针对全部高校探索新的诗性美育方法,即广泛开展非专业诗性美育实践。
非专业诗性美育的实践课涵盖所有高校大学生,因为他旨在针对“情感与生命”环节进行诗性美育,关乎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关乎整个国家未来发展后备力量的全面发展。情感与生命,是人作为存在物既能在社会中维持个体存在又能有别于其他生物活出有思想、有目的、有意义人生的重要因素,朱光潜曾定义审美教育为“情感教育”,抓住了诗性美育对大学生情感的教育与影响,就抓住了美育的根本。在进行这一环节诗性美育的实践时,可以从三个步骤入手。
诗所呈现的美之所以沁人心脾,充满着高雅与古朴的文化气息,就在于他的真,本色即为真,本色是一种情怀,教育唯有遵循了生命最本真的颜色才能挖掘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兴趣点,才能培养既对生活有热情又对科研有激情的大学生。诗性美育激发的就是每一个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本真愿望,或是对知识获取的渴望;或是对科学研究的灵动;或是对组织管理的天赋;或是对团体活动的热爱,诗性美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本真,努力实现自我,不为外力驱动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审美教育实现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再次发现美、认识美,对一切与美相关的活动产生兴趣。如何实现第一步的突破,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发现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引导+课外实践”的方式言传身教,诗歌艺术化的语言是第一步,身体力行的感染是第二步。引导学生除了用眼观察,还要用耳、鼻、手、足等一系列感官全方位的感知审美对象,唯有如此才不会错过生活中任何一次审美的机会。二是指导学生认识美,学生的认知范围或是深度毕竟有限,教师有更多的生活工作经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教导学生哪些是美、哪些是不美;哪些美隐藏在事件的背后需要挖掘、哪些不美被华丽的外表装点容易使人迷惑,这也是诗歌本身蕴藏的真善美所在。由此,可以让学生多读诗,把诗性当作生命的存在方式去体验,在诵读与记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认同,依照诗的背景和情感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也可以让学生去写诗评,充分鉴赏诗词艺术才能做出有意义的评价,在评价的同时提高自我审美的修养;还可以借助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利用上文提到的VR技术,让学生戴上3D眼镜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带他们所走进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想象,在想象力的引导下去感受美、认识美、理解美、渴望美,最终实现美育的目的。
近年来理工类专业的就业率及创造的有效社会价值一度升高,使得学生在专业选择以及分配精力时侧重于实用性和应用性专业课,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性美育时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专业教育与诗性文化相结合。诗性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致力于提升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品质与素养,目前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够高,这是整个高校教育的薄弱点。以建筑类、机械类、计算机类专业为例进行调查发现,此类学生专业功底良好,操作机械、编写程序、软件绘图制图都表现很好,但他们所设计的作品中,过分强调物品的功能性、实用性,往往忽视其艺术性、审美性,这无疑是审美教育的缺失。因此在专业教育时应加入诗性美育课程,将诗词的对称美、简洁美等特征及诗词的艺术创造性思维贯穿到专业课教育中,用诗意的人生影响他们的审美观念,进而融入他们的设计中,就能让工业化的社会同样充满人情味。再以思政课专业教育为例,2017年3月教育部陈部长在答记者问时,曾就“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解决思政教师提出的有关“抬头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所授内容与需求不符,“主要原因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课堂内一定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8]笔者了解到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师大多是文科出身,经过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的研究学习,自身具备过硬的人文专业知识,特别是部分教师本就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在他们的课堂中穿插诗词文化的传播,让思政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诗情画意。教师不但以诗歌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创作诗词鼓励表扬学生,甚至与学生一同研究诗词的写作,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仅传播了传统文化,还增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好方法。但是教师在引导中要富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笔者带过的应届大学生中不乏大量的写作爱好者,其文笔之优美、对仗之工整可以说是美的代表,有时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更能触动他们对美的情感体验。对于朗诵诗词,更是对逻辑思维和审美造诣的高要求,除了对演讲技巧的训练,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比如《超级演说家》《朗读者》《挑战主持人》,这些语言类节目的审美性都很强,学生在欣赏学习中掌握审美的技巧,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模仿其艺术化的风趣语言,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审美性。诗性美育利用各种艺术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教育,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诗意的人生往往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在于它真实而高尚,纯净而无纷扰,是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下可望而未达到的状态,因此,诗性美育除了训练思维、激活专业教育的显性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升华人生的隐性功能。诗的境界是审美的境界,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息”,就是在寻找人生的审美状态,这是全世界的统一追求,而我们在实施大学生美育实践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对诗的阐释获得了更优越的培育条件,应该抓住情感教育这一环节,利用诗的文化完成诗化人生。
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首先应该注重培养远大的理想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如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精神生活的贫困成为飞速发展工业化的拦路虎,二者之间出现步调的不一致性,人们失去了激发自己潜能和情感的空间。作为未来职业人培养的高校,在审美教育实践中应该从情感教育方面解决这一困惑,用诗歌、诗词的审美性感染学生,在遇到知识的难题、就业的困难、人生的疑惑时,也许一首励志的诗歌、一首感性的名篇、一个作者相似的经历都会触动他们内心的深处,而这些诗文化的精华无须任何说教,就能从感情上给他们最大的鼓励、传播无形的能量。在习得了审美的方法并懂得审美享受后,他们就能将审美融入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的审美化、精神生活的道德化,最终达到整个生存状态的诗意化,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
总而言之,以诗性专业教育和非专业诗性文化普及相结合的审美教育实践模式,其核心都是以诗为载体的新型美育。用感性教育促进理性教育的健康发展,集专业素质训练与专业品质培养为一体的美育将为我国高校未来发展及课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应注意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的诗性实践将极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前进营造真、善、美的诗意校园环境。
[1]刘士林.千年挥麈[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2]沈小勇.诗性专业教育:理念、知识观和实践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3]朱莉萍.教育性的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当代命题——基于诗教美育的实践选择及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4]刘美红.“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教与君子性情[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5]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严淡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浅识[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2).
[7]张妮佳.诗性专业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资源建设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8]陈宝生.教育部长:高校思政课抬头率不高 人到了心没到[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7-03-12/doc-ifychavf2493685.shtml,201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