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离退休党员管理模式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相关国企和社区的调查

2018-02-21 01:01李斌斌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居住地党组织党员

李斌斌 向 敏

(作者单位: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为稳妥有序做好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分析和总结当前国企比较普遍采用的企业化管理、转入社区管理、“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在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的原则,离退休党员在参加原单位党组织活动的同时可以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接受管理和服务)三种管理模式在不同企业的实践经验,在对武汉市相关国企、社区和离退休党员群体分别进行走访和电话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合不同国企的离退休党员管理方案和建议。

一、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人数多,自我要求降低

针对管理对象群体对这三种模式的态度进行了访谈,共计访谈106人。访谈结果显示,表示愿意认真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只占访谈对象的15%,不愿意接受访谈的退休党员也占有相当比例。表示愿意把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进行属地化管理的只占访谈对象的5%;不愿转入人员主要存在五点顾虑:脱离单位的失落感,被甩包袱的遗弃感,社区党组织的陌生感,同事之间的依恋感,未来利益受损的忧虑感。对于“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表达有接受意愿的约占10%,这种人群的特征表现为性格活跃、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社会活动参与度较高;在被访者中持观望和视情况而定的占75%,这种人群整体的特征表现为有思想顾虑、犹豫或易受其他群体影响;持拒绝排斥态度的约占15%,这种人群的特征表现为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居住地较集中、对社区活动参与度和认可度较低。

(二)管理任务重,效果欠佳

一是在新旧形势转换过程中,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存在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多不可逾越的困难问题,其根源在于企业在主观上对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重在职党员、轻离退休党员,重服务、轻管理,重照顾、轻教育的片面性。二是管理模式尚未与时俱进。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企业没有根据新情况,采取变革措施,构建新型的管理体制,研究新的管理办法,从而造成管理不合理性现象出现。在表面上看企业都在抓离退休党建工作,但落实怎样,效果如何,企业过问不够。因此,工作起色不大。三是离退休党员党支部设置不健全,党务工作者配备不足,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凝聚力不强,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四是离退休党员的教育随意性大。当上级要求时企业就突击抓一下,当上级不要求时企业就不抓。此外管理方法形式单一。每逢重大政治活动,只是简单地把老干部、老党员组织起来办个学习班,学学文件,听听报告,过过组织生活等,其他一般党员参加党员活动很少,个别党员甚至几年难参加一次党员活动。

(三)基础条件差,活动难开展

当前企业普遍面临承载有限的问题,且绝大多数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存在“四无”现象,即无办公地点,无专职的党务工作者,无开会学习的活动场所,无固定的活动经费。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按每年离退休党员上缴党费的70%返还给离退休党员党支部作为活动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四无”基础上把离退休党建工作做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在活动开展上存在“两重两轻”:一是重计划轻执行。退管党支部虽然在年初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但计划在年中执行时,由于考虑到离退休党员年龄大、身体差,安全隐患大,麻烦事多,计划最终无法落地,使党支部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作用大打折扣。二是重动机轻效果。有时企业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开展工作,甚至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情况,致使管理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大。

二、企业和社区对离退休党员管理的三种模式

(一)效益较好型企业党员管理模式

调查走访武汉市内效益较好的几个大型企业的党建工作部门后发现,大多数企业党建工作部门虽然从部门职责、工作压力上,有不愿实施企业管理的心理倾向,但本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政治上尊重和关心离退休党员的要求,通过完善组织设置,落实工作职责,实现了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确保了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如武汉市某大型电力企业提出创新企业化管理离退休党员工作的模式,按照“四就近”和“城市单位本部化,县市公司单元化”的原则,即武汉主城区离退休党员归口到本部服务中心由退休工作部统一管理,新城区和县市公司归口到各自综合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通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对离退休党员的统一管理。同时,该国企还借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理念,自主研发了离退休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全体离退休党员的动态化管理。该国企在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职责、统一待遇标准、统一组织活动的基础上,实现了离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编印了服务管理“一卡一本通”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指南,构建了“综合服务中心(总支书记)—片长(支部书记)—网格员(党小组长)”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网格化模式为基础,实现了组织的全覆盖。通过对离退休党员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理念上实现了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对接,在组织上按居住地划分的片区与当地社区对应,在技术上运用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资源与社区共享,既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又顺应了社会化改革的大势。这种创新的管理方式为下一步将离退休人员顺利移至社区创造了条件。

(二)效益较差或一般型企业的管理模式

我们调查走访了近几年生产效益不佳的某国企的党员管理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该企业从2016年开始实行将离退休党员转入社区,目前已将全部离退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其具体做法为:一是思想统一,细化工作。公司党委领导班子严格执行中办、国办《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规定,以“企业退休职工身份不变、福利待遇不变,对离退休党员四个有利于”为统一的宣传口径,通过细化工作实行包干制,推进了企业退休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党组织。二是先易后难,分类施策。先从离退休干部和年龄较大党员入手推进其组织关系的转接。在准确掌握基础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反复上门,打“耐心比拼战”“情感牌”“影响力牌”“党性牌”等方法,运用已完成转接的党员现身说法的方式,实现以点带面,推动更多的组织关系转接。同时,对于居住在外地的党员,通过市国资委和市委组织部与党员居住地市、县委组织部取得联系,为其提供党员档案并说服本人及家属到指定接收的党支部报到,避免“口袋党员”的现象发生。实现组织关系全部转出的做法,为企业营造了在职党员管理和公司日常运营工作稳定的环境。

(三)社区党组织采用转入社区管理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模式

我们对扬州市邗江区委双桥街道卜桥社区离退休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在坚持自愿与规范并重的基础上,街道党工委、所属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联合建立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离退休党员主要在居住地党支部内参加学习和活动,其所属单位党组织负责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这样就从范围、方式和要求三个环节明确了离退休党员、居住地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各自的职责,顺利推动了离退休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工作。此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实现对离退休党员的有效管理,还有利于离退休党员接收、组织关系转出工作的开展,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针对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的三种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武汉市部分社区和街道党工委。走访所有的社区党组织均表示对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入已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办理:只要党员确实在该社区居住且党员档案无缺失,党员具备一定学习和活动能力,社区党组织就可以接受转入组织关系,并安排教育活动。一些社区对“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模式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部分街道党工委表示,只要企业提出申请,社区就可以负责开展企业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相反地,有部分社区认为采用这种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工作量太大,人员和精力不足,具体管理工作需要上级批示等。

三、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党员管理的建议

虽然本次调研由于客观原因的局限,存在样本数量不足、真实意愿表达不全等问题,但是调研结果仍反映出国有企业在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的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本文结合此次调研的情况,对加强不在岗、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数据库,精准掌握离退休党员个人信息

采用信息采集、联络员提供或上门摸底等形式,全面开展离退休党员信息资料收集录入、归纳分析工作。将家庭情况、健康状况、所在社区、所属街道、入党信息、转入或参加社区活动意愿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形成信息档案,为精准开展学习教育、组织生活、服务管理等党建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二)增进共识,合理安置好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

一是对于有意愿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单位要尽量减少他们的转移手续负担,最好是在单位将手续办完后,离退休党员只需要就近到社区党支部报到即可。在转移手续办理之后,单位还应继续关心离退休党员与社区接洽工作是否顺利,他们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有无需要单位帮助办理的事情。除了主要利用电话回访确保保持联系外,还要通过多种组织活动当面了解离退休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此外,单位还将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工作专长的离退休党员向社区进行推荐,使其发挥更大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对即将离退休的党员,在离退休之前,企业党组织应派专人主动与其沟通,详细了解其离退休后的生活安排情况,并结合个人意愿,本着自觉、自愿和方便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鼓励离退休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的党组织,在其居住地的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三)加强离退休管理工作部门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要树立立党为公的思想,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其次,认真学习党建理论,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最后,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及作风建设状况,主动建立与居住地党组织的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反馈机制。企业至少每半年与离退休党员进行一次互动,动态了解他们的情况;每季度召开支部“关键少数”工作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努力开创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四)完善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企业党组织要把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理念,本着有利于管理服务、有利于组织活动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集中分片、群体分类的原则建立合适的党组织,并严把关口,选好关键支委组成人员,进一步明确标准和程序,注重性格、潜能、知识结构、业务经验的合理搭配,选取那些靠得住、能干事、善合作、在状态的离退休党员作为支部委员,确保支部工作正常运行。同时,按照严格组织生活、严格党费缴纳、严格学习教育原则,加强对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引导和服务,不断提升离退休党员的素质,积极推进离退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离退休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实际,采取家访、谈心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离退休党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五)实施企社联建,主动融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当前城市社区正积极打造“红色引擎工程”,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可以借鉴“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的相关经验,主动融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党建工作新格局。在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合作共建,达成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双重组织生活,主要依托党员居住地党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等党建活动,并做好党组织活动记载和党员综合评价等工作。同时,企业党组织应鼓励并引导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共同融入社区党组织,开展到社区报到活动,共同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开放型党建工作新格局。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群体的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只要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就一定能将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猜你喜欢
居住地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鸟类居住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选举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