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对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02-20 14:44刘家敏李卫
中外医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尿激酶并发症

刘家敏 李卫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058

[摘要] 目的 探讨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对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纳为观察组,另将同期10例采用急性硬膜外血肿保守治疗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血肿吸收时间(3.24±0.58)d vs (25.73±3.69)d;住院时间(10.16±2.23)d vs (20.35±3.87)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 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吸收时间t=27.72,住院时间t=9.33,并发症发生率χ2=6.98,P<0.05)。结论 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血肿吸收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并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是一项可以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值得推广的新技术项目。

[关键词] 定向软通道技术;尿激酶;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吸收时间;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058-03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及颅内血肿情况之一,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逐年升高,对患者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众所周知,急性硬膜外血肿大于30 mL则需行开颅手术治疗,而对于30 mL以内的血肿,一般则采取保守治疗,但这类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高,预后相对缓慢且效果不理想[2]。如何提高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已成为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3]。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定向软通道技术由于其微创、简便易行、定位准确、软管置入、危重病人不用搬动即可床边接受抢救治疗、术后无需使用甘露醇等优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4]。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2月—2017年4月该院21例出血量在20~50 mL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经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的情况,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5~63岁,中位年龄41.7岁;平均血肿体积(22.3±3.8)mL;平均伤后至入院时间(35.6±10.8)h。另将同期10例行保守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纳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8~63岁,中位年龄41.9岁;平均血肿体积(22.5±3.6)mL;平均伤后至入院时间(35.8±10.7)h。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结构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标准[5],并经CT检查确诊者;②头部均有明显的外伤史;③均在伤后72 h内入院。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肺、血管等并发症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积极止血、对症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酌情给予患者活血化瘀药物或者小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患者早期接受高压氧治疗,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肿颜色变淡或者部分吸收之后,允许患者出院,并于患者出院后血肿基本吸收前,每周复查一次患者头颅CT。

观察组患者采取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患者伤后72 h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①安装定向仪框架,采用CT确定患者血肿的位置,选择最大血肿的前上部位作为穿刺点中心靶点,计算出X、Y、Z三维坐标值,并根据三维坐标对定向仪导向装置进行调整。②患者取仰卧位、局麻,切开头皮,做长0.5 cm左右穿刺点,取椎颅钻,避开患者头皮大血管与脑膜动脉等其他重要血管,钻穿患者头皮颅骨;并在血肿腔位置放置14 mm软管引流管,尽可能抽取部分血肿,根据CT所显示的引流管与颅内血肿的位置关系,随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侧孔的方向,最终准确并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③对患者应用防逆流密闭引流装置,并在术后往患者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国药准字H32021989;3~5 U/5~8 mL NS,1~3次/d,关闭2~4 h后开放引流),用以引流并冲洗残余血肿。④在患者术后每周复查一次头颅CT,待CT显示患者血肿基本消失后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收集所有患者的随访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1个月内再出血、感染、血肿引流不彻底需再次置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4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中观察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出现感染,2例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3/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 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0.05)。

3  讨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系脑外伤,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撕裂出血,从而在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形成血肿,在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患者中最为常见[6]。急性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多合并有颅骨骨折或脑挫裂伤,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严重,传统治疗难以彻底清除颅内血肿,从而造成患者二次手术损伤,延迟患者出院,影响预后[1-2]。因此,采取能够尽可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患者血肿,并促进患者康复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定向软通道技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的新技术,其能对颅内血压进行科学的三维定位,从而有效提高了血肿靶点定位穿刺的准确性,并通过局麻、定向、软通道方式及科学合理的引流装置设计,达到了减小患者脑组织局部及周身重要器官、组织损伤,并在早期彻底地清除脑内血肿的目的;同时,还极大地扩宽了手术适应证,缩短了医疗费用,使患者的康复治疗能够早期介入,在避免了全麻及大手术对患者自身的创伤之外,还有效提高了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效果,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7-8]。另外,定向软通道技术是将头部三维定位与CT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血肿中心靶点定位误差,显著提高了颅内血肿术前精确定位[9]。此外,由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出血量较大或者合并颅骨骨折等情况,术中引流常常不够彻底,导致患者接受二次穿刺,影响患者康复;因而定向软通道引流术后往往需配合尿激酶对血肿腔进行冲洗,以清除残余血肿,消除血肿占位效应及减少化学损伤带来的神经损伤,最终达到彻底清除血肿的目的[10]。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血肿吸收时间(3.24±0.58)d vs (25.73±3.69)d;住院时间(10.16±2.23)d vs (20.35±3.87)d,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 vs 30.00%,P<0.05);说明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与王涵伟[11]的研究结果相近[血肿吸收时间(3.45±0.89)d vs (28.13±4.59)d;住院时间(9.17±2.47)d vs (21.76±3.97)d]。这可能是因为定向软通道引流术与尿激酶冲洗结合,其中定向软通道技术将头部三维定位与CT相结合使血肿靶点定位穿刺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还有效减少了患者脑组织局部及周身重要器官、组织损伤,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而术后结合尿激酶冲洗后,更有助于患者血肿的完全清除。

综上所述,定向软通道技术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血肿吸收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并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是一项可以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值得推广的新技术项目。同时,目前正在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出血量在30~50 mL左右、神志清醒且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亦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因样本量较小,故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江生,马文斌,李志祥.急性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3):379-381.

[2]  刘万荣,魏忠,方有利,等.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10):1844-1846.

[3]  黄斌,徐靖,张福春.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手术30例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7,37(7):23-25.

[4]  熊建平,李炯,陈玄斌,等.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5-17.

[5]  李野,陈晶,高忠文,等.颈椎前路手术后早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17):1076-1084.

[6]  雷波,张召,张孝礼,等.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1-12.

[7]  王力偉,侯迎秋,李学良,等.CT三维重建定位下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43-645.

[8]  迟风令,张敬泉,孙树杰,等.定向软通道手术联合中医药干预加早期康复介入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1):1457-1461.

[9]  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2):24-26.

[10]  陈灿鑫.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1):1-3.

[11]  王涵伟.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7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15-1416.

(收稿日期:2018-08-24)

猜你喜欢
尿激酶并发症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