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发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109
[摘要] 目的 对比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氨氯地平组与左旋氨氯地平组,每组47例,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其疗效、血压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93.6%高于氨氯地平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2,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氨氯地平組(130±11)、(82±7)mmHg均低于氨氯地平组(144±13)、(9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3.743,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低于氨氯地平组(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2,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氨氯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 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对比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109-03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多发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舒张压或收缩压持续攀升,发病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人中,受社会压力、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病的患病率呈递增状态,而且有趋向于年轻化的趋势[1]。高血压患者临床上还常表现出头晕,头痛,心悸,疲劳等症状,严重时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心梗、肾衰、中风瘫痪等重大疾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该病的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的治疗难度较大,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都可发挥一定的降压作用,疗效确切,后者因不良反应少而得到更多医生及患者的推崇。该研究为了探讨治疗高血压的理想疗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94例患者的病历信息展开研究,并对比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情况,旨在提升该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出该院94例高血压患者,入组条件: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③对该研究知情并签写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认知障碍;③神经系统疾病;④严重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诊断依据中,血压测量严格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荐的血压测量法操作。
(1)对比两组的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舒张压、收缩压正常或降低≥20 mmHg;②有效:舒张压、收缩压降低10~20 mmHg,未达正常水平;③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0%[3]。(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3)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痛、恶心、嗜睡、下肢肿痛,统计总发生率。(4)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执行,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则确诊[2]。该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纳入氨氯地平组及左旋氨氯地平组,各47例。氨氯地平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9±5.6)岁;病程3~11年,平均(6.6±2.0)年。左旋氨氯地平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3.1±5.5)岁;病程3~11年,平均(6.5±2.2)年。对比两组病历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氨氯地平组: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10700),治疗,口服,5 mg/次,1次/d。
左旋氨氯地平组:运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83531)治疗,口服,2.5 mg/次,1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月,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降压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情况。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93.6%)高于氨氯地平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压变化对比
对比两组用药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氨氯地平组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左旋氨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低于氨氯地平组(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为心血管内科病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近7亿人[3-4]。高血压在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患者群体,受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人数在近些年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发病后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有头晕、恶心等表现,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5]。相关文献也指出,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会造成血管受损,使血管弹性下降,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并危及生命安全[6]。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均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长效钙拮抗剂,能通过抑制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慢通道),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而发挥功效,能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能达到控制血压的治疗效果。左旋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与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二者相比,其优势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氨氯地平的有效活性成分为左旋体,左旋氨氯地平为经过拆分了其右旋体,可以避免右旋体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对血管有选择性,疗效增强,6~12 h为浓度最高值,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95%。
马海龙等[7]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患者用药后的清晨、夜间血压水平均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且其医院诊室血压达标率(100%)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91.2%)。拜热旦木·阿不都克热木等[8]对比分析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发现用药后左旋氨氯地平组的血压、心率均优于氨氯地平组。该研究对比分析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左旋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93.6%)高于氨氯地平组(76.6%),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氨氯地平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3%)低于氨氯地平组(10.6%),因此认为,左旋氨氯地平组的临床效果优于氨氯地平组。该研究结果同上述文献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氨氯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 Zhan X 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hina Modern Medicine,2017(34):46-48.
[2] 陸云海,黄成兰,张卫琴.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PV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2):1497-1500.
[3] 曹平良,程晓曙,李年娥,等.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季节性变异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2):1251-1254.
[4] Yan R.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Lev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21):160-161.
[5] 袁夏英,何翅鹏,张仲叶,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1(2):126-129.
[6] 郑伊颖,黄晓渝,莫北溪,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比马来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3):24-25.
[7] 马海龙,高艳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9):47.
[8] 拜热旦木·阿不都克热木,努尔艾力·巴吐.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0):165-166.
(收稿日期: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