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琴
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因素作出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唯物史观意蕴,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揭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蕴含的唯物史观意涵,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和理论逻辑,解析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逻辑起点,找到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动力支撑和依靠力量,有利于深化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进而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国梦目标的实现。本文尝试从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起点、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动力支撑及依靠力量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证,以期揭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蕴含的唯物史观意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新论断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对社会现实的映照和反映,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的精准判断和科学概括,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历史成就和现存问题的深刻总结。我们要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置于整个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的意义上去理解,既要看到它与过去社会主要矛盾的联系和区别,又要看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人民需求结构的新情况、新特点。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早期社会主要矛盾。在《矛盾论》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明确说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③基于这一理论,党的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只不过这一正确认识并没有很好地坚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反右扩大化等政治错误所冲淡。1981年,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重新回到党的八大的正确判断上。基于现实的考量和党的八大的成果,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归纳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⑤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党确定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物质生产力来看,我国经济总量自2010年开始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而且当今我国很多方面很多领域的生产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在物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同时,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富起来”的总体目标,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此看来,我国目前的物质和文化生产力状况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来形容了。
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⑥所以,在物质资料极度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人们满足于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吃饱穿暖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⑦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渐近达成,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向着更高、更深和更广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高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一方面,人民群众追求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期待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透明的政治建设、高质量的司法服务、美丽的居住环境等也进入人民群众的需求领域,并且日渐凸显。可见,单单考虑“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人民群众需求的内涵拓展成为客观事实。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客观现实。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应该坚持发展论与阶段论的辩证统一,“变”与“不变”要统一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发达、不平衡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不能超越这个基本国情。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坐标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力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⑧。这主要表现在:就经济总量而言,虽然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与GDP第一的美国依然有非常大的距离,而我国人均GDP仅仅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七分之一;就产业结构而言,依据国际上关于世界一般发达国家的最低标准,即,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应为5%、30%、65%,而我国2016年三大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8.9%、39.8%和51.6%,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与高新技术领域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科技、信息、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就民生领域而言,虽然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真脱贫、脱真贫的任务非常艰巨。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相互掣肘,带来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新时代下制约我国生产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
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不是凭空捏造的,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的精准判断和科学概括。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述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唯物史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需求内涵拓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现状的准确把握而作出的科学论断。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很重要的一对范畴。基于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同志则在《矛盾论》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矛盾运动思想,提出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看到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的关系,找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确立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科学认识并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本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基础和源泉,规定着主要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分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形态中,制约着其他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主要矛盾则以不同的形式在各个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来。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⑩因此,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殊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人民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反映,集中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诉求。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反映了新时代下社会生产结构失衡、部分生产能力尚需提升的现状,这一方面属于生产力范畴。所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由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方位的具体体现与阶段性发展。
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得到解决,而化解主要矛盾的首要前提是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区分主次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强调:“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还必须认清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明白“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不相匹配,而社会供给的状况决定着人民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着矛盾的解决和转化。因而,社会供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反映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上,则表现为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发展程度既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新需求产生的关键原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所以,我们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最终落脚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上。生产力发展不仅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物质条件。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都要从生产力方面入手,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落后的社会生产”)强调的是社会供给的生产数量的突破,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多强调社会供给的生产结构的调整。新时代背景下,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某些地区、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涉及的是生产供给的结构问题,是生产力要素的分配问题,生产力仍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
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的外化形式,生产力既是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离不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促进作用,而作为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生产力,是解决新矛盾的根本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管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发展依然是主要着力点。只有从生产领域着手,实现生产力平衡且充分的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完全摆脱贫富差距、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困扰,过上幸福的生活。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自觉调整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要素向落后生产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等欠发达区域、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倾斜,补足短板,缩小差距,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地发展。
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并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终极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群众史观,形成了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态度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理念和方法为我们思考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源提供了诸多启示。
群众立场是确定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重要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个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前者代表社会需求,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后者代表社会供给,是现实发展的实然。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解决社会供给,来满足人民的需要;一种是通过抑制人民的需求,来适应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供给现实。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需要的广泛性和无限性不仅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形成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而且是应该置于首位的,用抑制人的需要的方法来适应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显然是不科学的。从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的关系来看待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最高目标,把推进供给侧改革作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基本方式,突出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系列成就享用者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供给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通过社会供给的生产结构调整和量的积累来打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人民群众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活动主体。要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从社会供给、从生产力方面着手,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我们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找到了真正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必须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书写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奋斗,社会矛盾永远得不到解决,中国梦也永远不可能实现。“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就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来看,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需求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供给的主体,是创造者和享用者的统一,这为我们寻找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依靠力量提供了思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理应享受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但人民群众在提出需的同时,也必然承担起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任务,也就是说,解决社会供给问题依然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那么解决社会供给问题就直接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同时,改变社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也依赖于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其就业观直接影响到劳动力要素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的分配结构,进而影响到社会供给状况;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能力的大小和生产水平的高低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指明了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依靠。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享用发展成果的主体。在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既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力量,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实现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目标与依靠力量、历史创造者与发展成果享用者的辩证统一。
总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科学地概括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飞跃,是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明确和把握,关系到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起点,把握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动力支撑和依靠力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导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注释:
②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4页,第531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48页。
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8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