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课题组
干部激励机制是围绕工作目标、尊重激励规律、适应干部需要、采取政策措施、配置管理资源、激发干事动力而构建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规范、考核体系、形式程序、原则方法的总称。当前,在严格规范和加强管理的新形势下,干部管理工作既要适应新要求又要激发新活力,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从总体上看,为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从激励机制上探索实践,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取得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献身发展的显著成效,彰显了激励主导、奖惩结合的制度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干部激励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调整、充实、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干部绩效待遇的不平衡问题。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干部工资待遇政策的同时,出现了如下不平衡:一是按核定基数或平均发放奖励性补贴工资,造成当年核算受上年基数影响,按绩效奖励体现不充分。二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交通补贴后,一些混编混岗的单位和借调使用的个人却没有公务交通补贴,既不利于工作也给管理带来困难。三是有的地方奖励性补贴工资不能保证足额发放,实际上扩大了困难地区和基层干部的收入差距。四是严格规范津补贴后,一些加班活动、额外工作得不到补偿和奖励,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2.干部考核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是在健全考核体系和突出考核任用的同时,还存在着干部考核工作考核指标定性多、定量少、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等情况。二是考核工作重视定期考核、忽视平时考核。三是偏重一般性考核,忽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差异性考核。四是对考核工作不重视、搞形式、走过场。五是评价等次不够精确,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评定等次,干部考核结果大多在称职以上。这些问题使考核既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成效,也不利于考核结果的转化运用。
3.干部考核结果运用统筹兼顾不够的问题。考核结果与干部切身利益相连,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固然是主要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唯一途径,在这方面还存在着统筹兼顾不够的问题。一是少数干部提拔晋升与多数干部坚守岗位激励不够。二是晋升激励之外的其他激励资源运用不够,如精神激励作用不显著、干部交流力度不大、评优评先搞轮流坐庄等。三是正向激励之外的负向激励运用不够,如对不称职干部调整不力,干部依然能上难下;对负向激励大多数单位慎用、甚至不用,对该罚的不罚。四是考核结果使用过程中仍然讲平衡、搞论资排辈、考用两张皮,甚至不重视。这些问题使干部激励不全面、不协调、打折扣、遭质疑,还容易给潜规则以可乘之机。
4.干部激励实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干部激励的对象是干部,激励就要适应干部的需要。干部的需要多种多样,如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晋升需要、事业需要、奖励需要、荣誉需要等,同时也是有重点和选择的,这就决定了干部激励在设计和实施时要针对干部需要并得到干部认同,达到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的一致,才能实现激励效率的最大化。造成激励针对性不强的的原因主要有:对干部的内在需求和真实想法了解不够,用非所需;对干部的事业追求和能力优势掌握不够,用非所长;对干部的合理诉求和个人志愿关注不够,用非所愿;激励方式、手段缺乏多样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忽视干部个人需要,激励缺乏针对性,看似强调组织需要和服从,其实既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也不利于干部需要满足,是工作方式上的简单化,效果也得不偿失。
5.干部激励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作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因素,干部激励资源本来是较多的,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既有组织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但综合起来看,当前干部激励资源既有配置不足的问题,也有配置不优的问题,还有配置不力的问题。调研中干部们反映,过去干部激励以工作激励、物质激励为主,荣誉激励、精神激励为辅,各单位都有一定的配置权和灵活性,能因地制宜地加大配置力度,提高激励效率。现在干部激励一是严格规范,二是严格管理,物质激励基本“一刀切”,精神激励力度不够大,荣誉激励只是极少数,职务晋升名额有限,诸如情感激励、关爱帮扶、谈心谈话、人文关怀、教育培训、轮岗锻炼、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激励资源整合不够,用之甚少。还有较多干部反映,干部管理存在重工作加压,轻思想加油倾向;平时提具体要求多,关心爱护少;肯定成绩多,批评教育少。这些反映说明,如何配全、配优、配强干部激励资源还是摆在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6.不适应干部激励环境变化的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干部管理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权力的约束越来越紧、作风要求越来越严、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干部干事不易,问责压力越来越大”成为常态,这是干部激励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此,有些干部缺乏正确认识,存在思想误区,情绪消极、多有抱怨、工作不为、很不适应。这说明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大奖惩力度。而在干部工资待遇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如何适应新的激励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更好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财力保障方面的,既有政策制度方面的也有方式方法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环境变化产生的,既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对此,既要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和把握,更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应该看到,严格规范和加强管理的政治环境,并不是对干部激励的制约和限制,而是为加强干部激励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对如何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针对上述干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坚持激励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干部激励机制针对的是广大干部,应用的是职权范围内的所有资源,说到底就是要把这些资源配置好,把激励作用发挥好。为此,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和激励导向;二是要坚持激励原则和奖惩要求;三是要优化激励资源和激励项目;四是要制定激励标准和考核体系;五是要规范激励考核和结果运用;六是要提供激励条件和制度保障。概括起来就是构建干部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四梁八柱”,即目标导向机制、原则规范机制、内容项目机制、标准考核机制、程序方法机制、条件保障机制等。
当前,要按照基础性激励、晋升性激励、事业性激励、奖励性激励、荣誉性激励、关怀性激励六大方面,整合激励资源,构建激励目标体系,并分别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比例,既体现分类、分层激励又形成综合整体活力,重点解决激励资源配置不足不优,结果运用统筹兼顾不够、干部绩效待遇不平衡等问题。
2.完善考核体系,做到精准细致。考核体系事关选人用人、事关奖惩、事关切身利益、事关考核成败,是激励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激励机制中的难点所在。一是按照基本指标、工作指标、专项指标、活动指标四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基本指标按德、能、勤、绩、廉设置,工作指标结合工作岗位设置,专项指标按专项要求设置,活动指标按日常活动设置,这样建立起统一、分类、分层、分专项、分特性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解决考核指标定性多、定量少、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二是按照考核指标一张考卷考到底,考出自己认可、考出群众公认、考出等级层次、考出公开透明、考出公平公正,把考核结果置于阳光之下,使“潜规则”无容身之地,重点解决不重视考核、考核搞形式、走过场、考不出区分度的问题。
3.健全奖惩制度,强化奖勤罚懒。考核结果要与干部的选人用人、奖惩、切身利益挂钩,奖要奖得使人羡慕、效仿,惩要惩得使人心服、敬畏。一是把考核结果与工作职责、权力清单与基础性激励、晋升性激励、事业性激励、奖励性激励、荣誉性激励、关怀性激励等“三位一体”统一起来综合实施奖励,重点解决激励针对性不强、统筹兼顾不够和多数人得不到激励的问题。二是把考核结果与负面清单与惩罚项目“三位一体”统一起来综合实施惩罚,还要把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法纪责任“三位一体”既联系又有区别地统一起来综合实施惩罚。同时,建立干部容错关爱机制,既做到赏罚分明,也体现宽严相济,重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重点解决只奖不罚、只罚不奖、不奖不罚和乱奖乱罚的问题。
4.提高激励待遇,增强激励实效。从多方面提高激励待遇,发挥激励作用,扩大激励影响,取得激励实效。一是运用激励资源,适应干部需要,实行多样化激励和多层次激励,重点解决做出了贡献没有激励和得不到晋升就没有其他激励的问题。二是在综合运用各项激励的基础上,设置特殊贡献奖或补贴制度、基层干部专项奖或补贴制度、引进人才专项奖或补贴制度等,重点奖励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干部。三是激励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干部个人待遇,更在于激发其他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解决墙内开花墙外香和得了激励却不彰显作用的问题。
5.重视激励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运用,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不断地健全完善,因此,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善于运用干部激励机制做好领导工作,追求“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不治而大治”的管理境界。一是把干部激励机制的健全完善及其奖惩使用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目标考核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提高思想认识、适应环境变化、整合管理资源、设置激励项目、提供激励条件、发挥激励作用、加强激励管理、营造激励氛围等,善于运用干部激励机制实现工作目标,重点解决不重视激励、不善于激励的问题。
6.优化激励环境,创新政策措施。当前,在提高思想认识和适应从严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激励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特殊贡献奖或补贴、基层干部专项奖或补贴、引进人才专项奖或补贴等政策措施,突出激励的杠杆作用。二是制定激励权力适当下放到部门和基层的政策规范,使激励更好地与部门和基层的实际相结合。三是解决奖励性补贴、公务交通补贴等工资待遇方面落实不到位的政策问题等,为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注入新的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