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敏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论述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底线思维便是其中之一。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底线思维的逻辑前提、运用表征、基本原则,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包含着底线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思想的深层次价值恰恰在于其内含的思维方法,掌握思维方法的运用,便能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内涵,进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使用“底线思维”一词,并注重将其运用于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从逻辑前提的角度考察底线思维的产生,可以分为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两个维度。
实践逻辑即对实践中存在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发展的明显短板,雾霾天气、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种场合中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正是在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样严峻的实际情况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①
理论逻辑的维度即对东西方生态思想精髓的继承与发展。底线思维是指设定一个最低目标和最低立足点,争取取得最大的期望值,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传统智慧的警钟长鸣不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面前,更是迫切需要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以此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②
早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恩格斯就对环境公害问题进行了调查揭露。关于人对自然的“支配”、“胜利”导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是这样论述的;‘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③,如今,自然界“报复”的这番见解在生态脆弱的高原、沙漠地带仿佛预言一样被证实,愈渐频发的恶劣自然灾害、逐渐销声匿迹的珍惜物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人类自己的不当行为所引发。据此,习近平总书记逐渐提炼出底线思维这一重要方法,他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④
生态红线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⑤。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尽管“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各类环境污染依然不容小觑。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正是怀着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责任担当正确运用了底线思维,具有深厚的辩证法底蕴。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⑥,一旦超出这个度,事物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生态红线是“关节点”、“临界点”,一旦越过这个点,就会产生不可控的可怕风险,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敢于作为、有所作为,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全力打造并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能扭转,也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底线首先指的是一条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决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即“生态红线”。“生态红线”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⑧
党和国家不仅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划定目标红线,还为保证目标红线的实现划定责任红线。⑨在划定和恪守生态红线的同时,针对治理环境问题的领导干部,其责任的划分和考核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生态红线考量的是客观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而生态治理责任红线则是评判主观人为业绩的刚性底线。把生态环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在考核地方部门政绩时必须重点考察生态环境的指标,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于“不作为”、“不敢作为”的领导干部严格监管,严肃追究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领导干部的责任。生态治理不是一人一家之事,而是全国、全世界人类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对于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他们肩上的责任更为重大,划分生态治理责任红线,加强党内的自我警醒和自我督促,是底线思维的又一创造性运用。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地方、有些领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积累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各个地区因为原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呈现较大的地区差异,这样更加剧了治理的难度。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成功摸索出了运用底线思维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怎样处理好这对矛盾是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他的答案。2013年9月7日,他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⑩这里,习近平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形象生动地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类比,表明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已进入成熟的阶段。
生态红线、生态治理责任红线的划定都是在正确考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后作出的科学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运用底线思维之时也不例外,而底线思维的科学运用恰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生态红线、生态治理责任红线的划定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仅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不再能完全满足改革大局的需要,这时,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在此之后,习近平多次强调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等战略布局的提出,无不显示出两者结合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因此,从整体上布局谋划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也同样不可或缺。底线思维的运用也是如此,从辩证意义上,底线思维是 “底”与 “顶”对立统一的有机结合。在恪守生态红线、生态治理责任红线时,要继续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摸索,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黎民百姓,上下一体迈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刚性约束即用制度、法治的“铁腕”手段。生态文明的建设涉及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的全方位深刻性变革,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现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将刚性约束落到实处,才能保障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柔性熏陶即用宣传、教育的“怀柔”方式。生态环境保护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若个人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欠缺,在行动方面就缺乏自觉性。倘若整个国家、民族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薄弱,恐会重蹈工业文明无底线的向大自然索取而导致沉重生态危机的覆辙。增强全民的自然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绿色意识等至关重要,必须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保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准则,把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态价值观贯穿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新媒体传播的方方面面。
法律能在看得见的地方强制约束人,只能让人“不敢”破坏环境,也往往会让人钻了漏洞。而道德教育的枝条能触摸到人的内心,这种无形的熏陶和教化,能让人“不愿”、“不想”破坏环境,视为法律必不可少的补充。生态红线、生态治理责任红线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刚性的规范,对于它们的保护、恪守关键也在于严厉的刚性约束以及全面的柔性熏陶,即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以及最广泛的宣传教育。
注释:
②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③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44页。
⑧李干杰:《“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J],《求是》,2014年第2期,第44页。
⑨刘建伟:《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蕴含的四大思维》[J],《求实》,2015年第4期,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