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认同的学理分析

2018-02-20 03:56袁富民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袁富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术界理论界自觉掀起了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价值取向、精神实质与核心内容等方面都有深入讨论。然而,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研究目前很少涉及。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深入剖析新思想的认同对于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无疑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重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内在逻辑与其指导实践的现实路径。

一、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认同的逻辑前提

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的内在要求是充分认识到其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里程碑式成就,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积极方面相结合的成果。意识是一种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并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一再表明,只有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又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分析并发挥科学引导作用。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合力论所阐释的历史为无数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思想意识内在于社会存在,也就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历史表现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结构性变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意识作为社会性意识,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而不是凭空想象。“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为的直接产物。”②这里并非把国家、社会作为外在于个体之外的实体性存在,把社会的理想独立于个人的理想;个人并非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存在,相反是作为社会化的个人存在,是一定社会现实的条件下的个人。因此,在洞悉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科学性。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把握并勇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智慧结晶。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伊始,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伊始,马克思主义走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从1917年“十月革命”伊始,社会主义运动不仅仅是科学理论,更成为科学现实。与此同时,共产党获得执政地位并不断探索总结执政规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真理并勇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党执政的新规律。当今时代放眼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资本主义升级换代,社会主义也经历了波折与复兴。反观自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科学回答了如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更好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奠定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而科学谋划,为其获得大众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还体现为鲜明的问题意识与清晰的理论旨归。正是由于对时代课题的追问与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现为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完美结合。卢卡奇曾指出,阶级意识“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体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③作为共享性社会意识“不会从大众对其集体身份的朦胧意识中自动地、必然地生发出来,而只能是有人自觉地对后者予以加工和提升的结果。承担此一加工提升工作的人,大都是该人群内的精英或准精英分子。”④因此,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存在,必将作用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二、社会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认同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⑤。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必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需要紧密相关。

第一,思想意识是人的思想意识,不存在脱离人的思想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动力的。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的时候非常强调人的需要首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⑦历史呈现出需要与需要的满足交相作用,新需要的产生推动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过程也会带来新的需要。社会联系的建立则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⑧社会意识本身“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⑨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紧密相关的。破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根本旨趣。

第二,需要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动力、目的,激励着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在满足需要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与体现。关于马克思社会革命动力机制问题,传统的理解强调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根本动力。这种解释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就是历史成了没有主体人的历史,仅仅表现为历史自身的自我运动。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批判了以阶级利益、阶级冲突为历史发展动力的解释视角。她认为,马克思并没有使用利益这一概念作为社会革命的主要动力,而是利用需要概念,尤其是激进需要概念。赫勒通过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梳理,认为激进需要才是革命的动力。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并不一定能够在既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得到满足,得不到满足那部分需要就成为对现存社会经济结构的否定力量,一种批判与超越的力量。“根据这个理论,工人阶级(集合体)的革命斗争,凭借其激进需要和革命实践才能保证转变和创造一个未来的新社会。”⑩马克思激进需要概念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目的性,那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马克思曾经深刻的指出过“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社会发展源于人本身的发展,毋宁说是需要的丰富性展开。人类的繁衍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是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甚至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过程也是随着满足需要的手段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变的。进而言之,人的需要生成并非是一个发生学的问题,即并非新的需要产生于旧的需要结束,这样继起式的。“新需要的产生是随着满足需要手段的一同发展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这就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累积保存,也使得人类文明得到不断提升。”莱博维奇在阐释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时就曾经专门指出“依据这种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替代理论(即需要的首要性),当现行的社会结构无法满足在这个社会中形成的人类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变革;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发生符合确定人类个体特殊需求的社会变革。”

第四,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生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在21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的时代;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世界瞩目成果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然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根本动力。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既是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根本动力又是其现实化的根本要求。

三、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认同的现实建构

思想内嵌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并且思想本身就是生产生活实践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圭臬是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现实路径。

第一,坚持需要的首要性,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破除阻碍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着眼于顶层设计的制度建设。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革命无非是要“诉诸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来‘改变世界’、从而为‘现实的个人’的能动解放找到了科学的实现途径。”因此,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就要不断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改革那些制约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关系,完善并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如此,既能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性存在又能实现社会改革良性运行。不能否认的是不同生产方式下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如果让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无序的竞争将会出现“人与人是狼的关系”。因此,必须有效的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这样就能够使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护并是社会发展能够有序进行。社会不同个体之间的需要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需要都必须在人民群众根本需要的统领下进行有效有序地满足。

第二,区分根本需要与虚假需要,对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本身进行反思与总体性把握。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过程,当然不能回避人的需要是否是人的真正需要,而不是社会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马尔库塞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的理论。他认为,“我们可以把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加以区别。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而真实的需要符合这样的标准:最充分地利用人类现有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使个人和所有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借助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这对概念,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资本的力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世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上最大发展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存在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问题。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存在资本对人们生活世界的侵蚀。如此,只有对社会生产活动的总体性把握,亦即对社会性真实需要的反思与自觉,自我才能获得美好生活。

第三,引导人们的文化需要,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文化基础。“正如社会实践的多样性、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社会性意识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性。社会性意识之间甚至会存在激烈竞争。”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还存在话语权竞争的维度。对于中国发展道路一直都存在“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噪音与杂音。在国内社会发展方向上也存在“走回头路”、“走歪路”等各怀鬼胎的拥趸者。因此,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还需要与其他社会性思潮相碰撞相交锋。一方面,面对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相背离的个别社会阶层所形成的社会意识,比如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等,我们必须揭示其错误根源。因为它们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绝大多数民众不因其他思想理论观念的影响而改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

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是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实化与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也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有生命力、解释力的思想体系。当然,思想的力量体现在认同之后的社会制度化,也体现在能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不仅仅是把个人奋斗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更是个人自觉意识到自我的历史方位,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

②⑤⑥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24页,第12页,第533页,第533页,第534页,第525页。

③[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6~127页。

④葛剑雄等:《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176~177页。

⑩Agnes Heller. 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76,p.80.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