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香莲
(卓资县农牧业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内蒙古 卓资 012300)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农业经济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三农”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要部分。若想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保证,应积极实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应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情况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管理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表现如下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来看,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满足个人需求提高积极性,并且让社会受益,为社会增加福利。由此得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方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业经济管理确立了农村经济发展地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为了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获得良好效果,应根据市场经济状况,明确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确定农村经济发展地位,对经济政策和发展手段有促进作用;农村经济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发展方向,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部分,不仅确立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地位,同时指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农村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让农村经济可以在发展中得到有效指引,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效果得到提升,发展质量符合实际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中采用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经济管理,有利于规范农村经济行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效果。其次,传统型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运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后,不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而且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最后,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有效解决权益、利益矛盾等,保证群众利益不会受到损害,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如图1展示了农村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研究2012年—2016年的数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从2012到2016均呈上升趋势,代表着农民经济收入在逐渐增加。
图1 2012—2016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资源问题、环保问题、土地问题以及资金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想要稳定发展,应正确分析经济发展走向,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合理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使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合理规划农村发展方案,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方案的科学性、规划性和合理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案有效实施,为农村发展提供保证,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高。其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问题与资源问题,想要农村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应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实施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利于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有效解决此矛盾,合理运用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成为必然趋势,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发展和环境间的问题,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1-2]。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运用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指导,让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保证,同时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制约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高效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