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进入高中以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自觉的思维僵化,单纯以成绩为准绳来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已经由知识记忆逐步走向对学生独立学习、分析、探究、综合等能力的考查。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做一名创新型、实践型、研究型教师,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创新;实践;研究;学习
2018年5月,“清华名师教学讲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彭刚说,“写作与沟通”课程定位为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以期通过训练,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消息一出,网络上叫好声一片,不仅学生非常支持,很多参加工作的对此更是深有感悟。语文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改变人、完善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潮流,语文教师自身也需要积极做好角色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深度揣摩教学,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老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可以给学生多一点,于是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堂PPT做得精彩纷呈,课后也给学生安排了非常多的训练项目,但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仅没有更加深入,还有学生发出了“我是不是上了一堂假课?”的疑问,教师自己也变得很泄气。
我们学校今年引进了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教授的“中国好课堂”,冯老的见解直指当前课堂的弊端,提出了“聚焦教学设计,释放生命潜能”的授课观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不一定要去冥思苦想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可以选择一些小的例子,启迪学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譬如逆向思维训练: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句歇后语老少皆知,意思是:捉耗子本是猫的天职,狗拿耗子纯粹是管了不该管的闲事。几千年说下来,很多人觉得这个“道理”是天经地义的,但仔细想一想,果真如此吗?
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不仅更容易抓住学生兴趣点,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语文教学不在于给学生安排了多少训练,而在于精巧构思每堂课,以帮助学生实现新的跨越。
二、精准控制合适,做一名实践型教师
到了复习后期,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学生自己很闹心,教师在旁边非常焦急,于是也不断地反复说教,如此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更重,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很多学生甚至会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学习。借助冯老的“分层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深入分析,并找准适合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享受“伸出手来够不到,跳起来能够得着”的学习乐趣。
譬如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授课环节,读写指导定位于:“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但是这里触动心灵的标准不是由教师来定,也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准备那些素材,而是提前布置下去这项任务,让学生把日常出走拍摄到的、浏览网页过程中观看到的、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听到的、还可以是自己出行过程中随手录制的一些视频、声音等拿来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对着自己熟悉的这些片段,为我们講述一下他们背后的故事和风景。我们语文学科的很多校本课程:“网络直播”“中国酒文化”“蓝天同梦——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从情感层面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他们的眼界与表达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师有智慧的放手,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热情。
三、加强引导小组合作,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最有效的教学并不是课堂上我们能够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学会多少本领。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为更好地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衔接,语文学科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经过了“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目标立意”的发展过程,当前对学生考查的重点已经转变为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分析、探究、综合等能力的考查,出题的角度更为新颖,凸显出语文与时代相结合的特征。相应的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更不能再拘于一隅。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先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高考更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貌发展。
互联网时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身处其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不能单打独斗,而要深入研究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让学生勤思、多问,大胆质疑,借助集体的智慧,一起解决问题,有效学习。而教师则需要发挥好指导作用,指导的重点不在于标准答案是什么,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教师与学生深入讨论交流,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
更强。
总之,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可以提供给学生受益一生的知识与财富。语文教学不能要以帮助学生通过高考为目标,高考不是学习的终点,语文能力更不能止步于卷面分,要做一名创新型、实践型、研究型教师,揣摩学生心理,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吴爽,周彩丽,周少凯.冯恩洪:构筑中国好课堂[J].教育家,2018(5).
[2]杜鸣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J].课外语文,2017(5):91-91.
[3]高玲.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6(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