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迪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这些问题,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數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数学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氛围不够好、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教师重视起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
一、构建高效课堂,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基础,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也就能够全身心地、带有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自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带动课堂学习氛围的提升;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氛围中放松神经,缓解学习中的压力,从而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氛围中,提升自己学习的激情。总而言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做题冠军”活动,来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具体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成员轮流在黑板上做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例题,并对最终的答题结果进行汇总,哪一组答题最多、正确率最高,哪一组就是本次小竞赛的胜利者,会有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浓厚,学习效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和学生沟通、交流,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合理诉求,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因为理解和尊重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课堂状态和生活点滴,真诚为学生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从而在课堂上愿意学习、有兴趣学习;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诙谐、幽默的话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度,让他们在参与中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就和所在班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每次备课时都会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探寻其喜欢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选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教学“轴对称”章节知识时,在课堂为学生穿插讲了对联、中国的对称建筑等有趣的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构建高效课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生动形象的展示效果和循环可重复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容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制作成概念图,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启发他们学习的思维,使他们条理清晰地进行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口授难以讲解的知识,进行图形再现或者动画播放,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形象的展示中,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复习,提升复习的效果。总之,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提升课堂的形象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章节相关知识时,笔者曾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具体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一次函数的图象画出来,为学生循环播放一次函数运动的轨迹,引导学生根据准确的图象展示,分析一次函数的图形特点和运动规律,使他们对一次函数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初中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发现新的学法和教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高质量地学习,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5,26.
[2]蒋红波.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