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鑫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僅重视学生的成绩,而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跟文化课堂具有一样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重点研究初中田径课堂的现状,提出分层次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分层次教育;初中田径体育;有效运用
学生的成绩是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同时,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点。在学校课程中设有体育课程,其使学生劳逸结合,缓解了学习压力,增强了身体素质。但同时,由于初中部分体育老师存在水平不高、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没有注重个体的差异等问题,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分层教育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充分地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一、初中田径课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体育课程是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不重视体育课程的情况,时常用文化课替代体育课,不利于学生锻炼身体,放松身心。首先,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过于注重成绩的提高,认为体育课堂上的田径活动属于不务正业,使学生精力分散无法专心学习;其次,在初中阶段,课程教育都过于注重成绩,田径等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是教师通常用成绩来判断课程的效果,如规定时间的八百米跑、一千米跑等等,使学生对田径课产生抵触心理,影响课堂效果;再次,很多学校的运动器材匮乏,田径设施不完善,在使用过程中不尽如人意,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最后,我国教育体系中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科学的田径教学计划,不利于初中体育课堂的发展。
二、田径体育课堂分层次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对班级同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分层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自身水平进行合理的分层,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进行田径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首先,体育课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体质进行分类;其次,应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有的学生喜爱田径运动,但是有的学生对它兴趣泛泛;最后,可以适当地考虑学生的性格因素等,合理地进行分层。如将身体素质好的、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入一班,身体素质一般的,对于田径运动积极性一般的分入二班;身体素质低的及对田径技能知识基本没有了解的学生分入三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承担主要的管理和帮助职责,对于有学生不适合班级等级或体育成绩明显上升的学生,应及时地进行调班,保证学生的能力与班级的水平相符。
(二)对教学方案进行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样的,进行整体的统一的教学,会忽视个体的差异,不能顾及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应根据分层之后的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科学方案。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案,对课外知识进行扩充,使学生除了教学大纲所列出的田径知识内容之外,对田径的意义、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并适当地掌握教学力度,如一班学生身体素质好,热爱运动,有一定的田径知识基础,因此可以加大训练力度,提高身体素质;三班的学生身体素质较一班的差,对体育热爱程度不够,知识了解得不足,因此教师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不宜加大运动强度,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趣味运动的方法,提升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热情,增加运动自觉性。
(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成绩不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完成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使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学都能达到老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老师应根据教案等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如身体素质高的学生和身体素质相对一般的学生,不能要求他们都能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跑完1500米才算合格,这样没有考虑到身体素质较一般的学生的实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目标适当地进行调整,对每周运动的增加量进行详细的标注,使田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除了传道授业,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更应加强体育田径教育,采取分层教育的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促进其智力和体力的双向提高。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他们成长的乐园,我们应研究更完善、更优秀的教学方案,解决施教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闫超志.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2]皮镐镫.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农村初中体育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7(6).
[3]张建军.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J].新课程(中),2017(12).
[4]金和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