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学如何响应这一号召?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心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扩展社会心理学传统的学科边界,以社会心理学整合心理学的学科资源,来为社会治理服务。
第一,扩展社会心理学传统学科边界。
从“生态”到“心态”是指费孝通(2003)先生在晚年提出的要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主张,费孝通认为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是融为一体、互相包容的,社会学也要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意识能力”的“人的精神世界”。他认为虽然社会学自身无法完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但这种探索对于社会学理解人、人的生活、人的思想、人的感受,從而进一步理解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对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费孝通晚年对于与“心态”相关的两个概念的追问表明,中国社会学学科边界的扩展包含着向社会心态的扩展。
社会心理学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社会心理学要扩展的学科边界是要面对更为宏观的社会现实。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2009)把社会现实分为三个水平,第一个是微观水平的社会现实,主要指面对面的人际互动;第二个是中观水平的社会现实,包括两种基本结构类型的社会组织——社团单元和范畴单元;第三个是宏观水平的社会现实,由体制领域、分层系统、国家以及国家系统构成。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杜瓦斯(2011)把传统社会心理学分为四种分析水平,第一种分析水平是个体内水平,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评价,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不涉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第二种分析水平是人际和情境水平,关注发生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过程,而不考虑特定情境之外的社会位置;第三种分析水平是社会位置水平(群体内水平),不同的社会位置对特定情境产生影响;第四种分析水平是意识形态水平(群际水平),关注社会成员的信念、表征体系、价值观和规范。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要肩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社会心理学应该像社会学一样关注宏观的现实社会,把分析水平扩展到和社会学相同的宏观水平。
扩展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边界,不仅包括传统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要关注更为宏观的社会和群体,而且要把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实践。
第二,整合心理学的学科资源。
国内心理学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目前的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为个体服务,在逐渐扩展到为一定的组织和群体的服务,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目前的应用心理学分为几大块:一是健康心理类,包括: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康复心理学等,二是发展和教育类,包括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第三大类是法律心理类,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罪犯矫正心理学等;
第四类是商业、工业和管理类,消费心理学、管理(组织)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工业(工程)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等;第五类是行业应用类,包括军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还有一些新兴的心理学类型,包括社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这些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和类型要应用于社会治理,就需要一个核心的学科来整合,充当这一角色的不是普通心理学这个学科基础,而是与社会最为密切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要起到整合心理学各应用学科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导向和实践的角度把已有的学科内容纳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来引导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第三,服务社会治理。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出这一论述的语境是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与“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一起,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五个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等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心理学应用体系服务于社会治理,是心理学应用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双向契合,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桥梁和中介。社会心理学要为社会治理各领域服务,社会治理要面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人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对于人和社会的研究和理解应该为社会治理所用。社会心理学学科长期积累的知识、理念和技术需要系统化地融入社会治理工作,社会心理学应该为推动人的发展,推动健康社会的形成、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40(3),5-16.
乔纳森·特纳(2009).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文军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威廉·杜瓦斯(2011).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赵蜜,刘保中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