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批判”角度对“地方”的几点认识

2018-02-19 23:37
学习与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客居哈维哲学

强 乃 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编辑部,北京100732)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做一些探讨。受哈维思想的影响,我们愈加感受到地理、城市、空间的视角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中要落地,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前段时间由袁久红老师带着翻译了一本书——《空间、地方和性别》,再看这个书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当代的空间、地理和马克思主义批判研究中,其实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有可能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我们已经沉浸其中,我们已经不知道对其进行反思,而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刺痛。由此,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出发,我们能不能落地?

一、从多元视域反思中国现状

大约十几年前,“空间转向”进入中国,之后有很多人在围绕这个问题做研究,我觉得影响比较大,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角度。2011年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城市难题和空间转向》。现在我们已经发现需要城乡融合,希望能将三农问题放在都市社会中去研究,用以揭示辩证法的观点。对于都市马克思主义,我们还有一些可以做的研究,比如城乡关系。有人说中国城市化剧变已经结束,但是今天我听了叶超老师的发言,我觉得剧变才开始,比如说赛博空间和加速度城市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哈维、索佳尔等人的观点进入我们的视域后,我们也需要对其反思。在哲学方面,哈维和索佳尔都讲过地理历史唯物主义。但是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空间化以后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吗?所以我更倾向于认可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在空间问题进入马克思主义之后,我发现实际上其涉及人的存在问题,可以说是“异化”、也可以说是“城市的排斥”等问题。但是,当我们将其代入哲学视域中,形而上学对我们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吸引,比如我正在翻译的列斐弗尔《快乐的建筑》,它就像《否定的辩证法》;而当代马克思主义这种很纯的哲学,也像《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建构。在城市方面,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乡土社会”,但我们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就比如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国的“国”也是很发达的,中国的城市水平在很长时间不比西方差,甚至比西方更厉害,但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在社会理论方面,回到我们中国当代的城市社会,我最近写了一个小册子——《论都市社会》,梳理了哈维、索佳尔、列斐弗尔这些人对社会变迁以后的理解,我把他们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上研究,我在阅读他们的同时,认为我们还要回归中国本土做研究。因为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中国成为一个焦点,这个地方与世界如何连接起来,我们可能冲击世界,世界也有可能冲击我们,中国到底怎么办?我们可以对很多问题进行讨论。

二、当代社会中的“寄居”和“客居”

列斐弗尔和马西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启发,他们敢于去触碰“空间哲学”这块硬石头。我认为我们也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更重视后殖民地、后殖民批判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讲“地方”时,这个“地方”是谁讲的“地方”。比如“东方”“中国”,别人眼中的中国是“中国”吗?因此,我觉得回到“地方”、回到“中国”非常重要。

关于“寄居”和“客居”,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我们在一个地方,诗意的栖居,但是现在的人跑来跑去,是一种客居和寄居。我们如果要找一个地方,却发现到处都是地方,这怎么办?

在萨伊德那里,如果说东方作为一个地方在进行建构,那么他强调的就是东方的西方性。东方人接受的东方概念的话语系统里面是西方的,所以东方概念是西方体系里的。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方人?是不是有东方特色?还是只是别人眼中的东方?比如,冯友兰先生就是用英语写的中国哲学史。另外,关于地方的“非自然性”,他认为地方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不是纯客观的,这里面有权力、有斗争甚至充满血腥。比如,西方在历史上的全球殖民活动非常剧烈,这就和“帝国”联系在一起,那么帝国、东方、西方这几个概念就撕扯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就成了帝国谋划的重要方式,是对不属于他的、遥远的、属于别人占有的地方的谋划、占有和控制。这也就是所谓的东方是在帝国占有的第一个问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城市中,我们这些人凡是离开故土、在不同地方走动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客居者。在地方之间跑来跑去的中国人,标志了海外中国人客居的生存模式。

三、我们的“地方”在哪

霍米巴巴提出了“定位”概念,我认为翻译的不太准确,他讲 location更多指“位”,而不是“定”;不是不确定性问题,而是放到哪个place和地方的状态。在这个地方,主要是给文化找一块地方,然后把文化安顿下来,成为文化自身。客居者们离开故土,跑来跑去,他们所居住的地方都不属于他们;乡愁是离开乡的人的愁,乡里人是不愁的,离开乡土才有愁。所以现代人的生存模式translocal是常态,也很可能是一个解决办法。我们不要寄托于乡愁、寄托于家的支撑,那已经不存在了。

最后,回到我们中国的落地。斯宾瓦克有一个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强加给印度、中国,然后他们接受了,所以大家就有了这种固定印象,印度和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有了内在的勾连;普列汉诺夫甚至还加了一个东方专制主义,他们把中国一刀一刀地切开,中国自己却不知道。我们现在把中国作为一个地方,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怎么办?中国已经被世界建构太多。在我们的意识和概念非常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故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地方”当做一个普遍地方。比如,中国各个城市都有万达广场,在里边我们无法区别是在伦敦还是在多伦多,到处都是英文、法文,这些符号仅仅表示商品,并不能标志这是哪。因此,中国现在许多地方都变成了“伪地方”,到处都是在世界,没有自己,被同质化了。虽然哈维说中国在压抑中没有特色,但是我认为中国必然有其自身特色,我们必须要寻找自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哈维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希望能与各位探讨。

猜你喜欢
客居哈维哲学
客居听鸟鸣
打招呼
打招呼
菱的哲学
夹在书里的爱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哈维退出西班牙队
傅有田
傅有田
客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