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卓,周爱民
(1.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18;2.同济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92)
第一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8年7月26日—2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该论坛由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国外社会科学》《求是学刊》《黑龙江社会科学》等3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景洋教授主持开幕式。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孙先民教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研究员,以及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分别致辞。孙先民书记首先对各位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承办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朱宇院长高度概括和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强调,在面对我国改革与发展一系列艰巨任务时,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继续推进分析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优秀成果,继续以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王凤才教授首先以论坛发起人身份代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对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及哈尔滨商业大学表示诚挚感谢。随后,他分别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和阐释路径、马克思主义学术魅力、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如何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等问题进行了阐释。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该论坛办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之一,能够对国内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对世界马克思主义事业,对中国社会发展,对世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围绕着“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设立了四场主题报告和四场分论坛报告。
主题报告分别由《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张磊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张静副主编、复旦大学张岩冰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于景洋教授主持,共有15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既有对“大问题”的反思,也有对“小问题”的剖析。在“大问题”反思方面,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基本格局、阐释路径、研究主题、基本特征,应当怎样发展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与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在“小问题”剖析方面,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中国问题、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思想的发展情况、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等。
武汉大学何萍教授指出,从研究方法层面来看,可以区分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可能路向:一种是把它看作时间概念,另一种则是把它视作时代概念。何萍教授从后一种路向论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她认为20世纪初与21世纪初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发生结构性危机并波及其他国家的时代。不同的是,前者是产业资本的内部危机,危机的结果是金融资本的兴起;后者是金融资本危机。这场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结果。于是,批判新自由主义就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题,并且是其发展的起点和基本格局。因此,要研究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了解它的时代内容,就必须充分重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要研究批判的特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有课题的新研究,以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变化。
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首先设问,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基础,是营造美好的规范理想诉求,还是对现实的批判反思?他认为,反思危机问题应当占据首要地位,而在资本主义的诸多危机中生态危机又凸显其重要性。借助尼尔·史密斯《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本与空间的生产》中的观点,他强调,要解决生态危机,仅从生态学角度营造生态文明是不够的,因为在当今社会生态问题已经变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变成资本所统治和扩充利润的空间。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金融帝国主义转移危机的隐蔽方式,而生态危机则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外围表现。因此,必须要回到卢森堡问题,即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幸存?该问题仍然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苏州大学车玉玲教授从反思当代资本主义困境的角度,展望了21世纪可能的新文明形态。她认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危机进行反思非常有必要,因为资本主义解决危机的潜能似乎已经捉襟见肘了。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新文明形态是否在生活中已经有萌芽的问题。她从否定性角度回答了为何必须创造新文明。第一,当今社会是静态社会,表现为金融滞涨、社会阶层固化、资本收益率超过实际劳动收益率等。第二,生态灾难。因此,必须要创造新的文明形态。该形态不能以资本为核心,而应以使用价值为目的。最后,她表达了乐观态度,认为新文明是可能的。例如,普通百姓已经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萌发了不满,生态保护运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指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是21世纪的时代课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这一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理论框架内,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矛盾和主要问题进行新的研究。面向人类未来发展进行理论阐释做出原则性规定,其实质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关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的“中国方案”,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理论支点和重要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刘卓红教授则指出,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关注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进程中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她主张,该理论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点,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为世界各国在交往中打破区域局限、全面认识世界发展新格局、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为世界无产阶级认识国际斗争形势,加强团结,展望社会主义发展未来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为深入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中国方案;为正处在全球化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互动交往,如何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有益启示方面,提供现实语境和有效路径。
复旦大学马拥军教授首先指出,在过剩经济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哲学批判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在生活资料需要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经济需要之上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需要等就凸显出来。新社会运动就是这种需要的体现。其次,他认为,脱离对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就失去了根基,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不管多么光彩夺目,都只有幻觉的美学意义,而不能成为马克思本来所希冀的那种实践力量。最后,他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生机和活力,就必须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以此为基础完成马克思未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把“新社会运动”改造为“‘建立新社会’的运动”。
中国人民大学罗骞教授首先指出,可以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和日渐巩固来概括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在总体上,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可被称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革命到建构性的转变是其发展的必然逻辑。主要原因是:革命成功后及其后的历史时代,应该将革命的主体性精神转化为社会和平建设时期的内在动力。随后,他从哲学的基础、反映的时代意识、置身当代实践的语境、可能具有的地位四大方面阐述了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与基本特征。例如,在哲学基础方面,建构不是构造思辨的哲学体系,同时研究原则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论及所反映的时代意识方面,罗骞教授凝练出可能性意识、创造性意识、主体性意识、过程性意识。
南京大学张亮教授回顾了国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四十年历程。他认为这四十年恰好能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划分出四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出台时期,研究特点具有政策舆情性质,主要服务于对外交往需要。第二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研究处于勃兴时期。研究特点表现为借助西马的思想观点,表达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研究范围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扩展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三个时期是新世纪的头十年。伴随马学科的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多中心、多焦点的特征。第四个时期是极其繁荣的十年,国外学者不断被大量发现,研究紧跟国外热点。最后,张亮教授强调,国外马克思研究不能失去对中国的关怀,对于国外学者也要进行甄别,并主张未来的研究要回到中国,走向对西方的批判性对话。
黑龙江大学隽鸿飞教授则强调无论是从国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研究来说,还是从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来说,中国问题都是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可绕过的问题。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带来的世界历史性变化,使中国问题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21世纪世界性人类问题的解决,需要以中国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同样,中国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建立在世界性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因此,无论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研究,还是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必须将中国问题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其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伯军教授主要运用解释学方法探讨了为什么用西方字母写成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却在使用汉字的东方中国产生最大的历史效果。解释学提出理解的历史前提问题,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构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历史前提。解释学提出理解的现实基础问题,语言性的中国国情构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现实基础。解释学提出理解的未来筹划问题,共产主义理想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未来筹划。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理解毕竟是语言层面的,只有回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意义的问题才能得到客观的理解和解释。
南方医科大学任映红教授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所做的新思考。(1)新理念:将公平正义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公平公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新战略:把分配正义作为最大的社会福利。包括物质上的共同富裕、精神上的愉悦满足、道德人格上的完善圆满、社会环境上的公正有序、公民权利的平等享有等内涵。(3)新方式:让公平正义贯穿改革的整体设计。政治领域,惩治腐败,推进司法公正;经济领域,扶贫攻坚,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文化领域,补齐文化短板,重点解决教育公平;社会领域,聚焦民生,惠民政策密集出台;生态领域,改进公共空间治理。
复旦大学吴猛副教授认为,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视野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问题的分析是其阶级理论的基础,而这一分析是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描述,并且带有历史主义目的论特征。但事实上,从《资本论》的叙述过程来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是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历史性情境。马克思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把握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趋势。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劳动者所内在包含的无限性维度,在资本主义的危机机制的形成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将在资本主义的替代机制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指出,以霍耐特的弟子耶吉和罗萨,以及南希·弗雷泽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批判理论家重新将资本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核心主题,认为在哈贝马斯在20世纪80年代的交往理性之后,批判理论逐渐丧失了批判的力度。而在今天,批判理论如果需要重新获得批判的锐利,就必须重新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例如,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批判理论所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现象。在数字资本主义之下,数字资本成为凌驾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上的新统治性力量。基于大数据的数字资本实际上是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生产出来的,现在却被少数数字资本家所占有。因此破除数字时代的新启蒙神话,成为当代批判理论重新崛起的支点。
西南大学黄其洪教授批判性地介绍了当代法国哲学家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拉吕埃勒认为,以往的哲学家们进行新的哲学思考总是受到由内在性和超越性分裂而形成的结构的制约,他将这种结构称为“哲学决定”,它直接导致哲学对元一或实在的独断和遮蔽。“非哲学”主张存在与元一不可混淆,元一先于存在,是彻底的内在性,因此不能把元一简化为存在。“非哲学”不是元哲学而是“第一科学”,因为它是对元一的科学认识。此外,不仅原有的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哲学与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的地位也是平等的,都是对元一的局部、片面和不科学的解释,唯有“非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浙江师范大学林子赛副教授勾勒了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他指出,非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非洲传播、发展的必然产物。非洲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是:不能忽视非洲独特的文化传统,必须与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结合起来,必须与非洲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等。然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运动总体上未取得成功,主要教训有:重独立,轻建设,许多国家在独立后没有优先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阶级意识的缺乏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根基不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要领导人过于急躁,高估了工业化的能力;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腐败问题;部分领导人把“泛非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等。
分论坛报告分别由《学习与探索》朱磊副编审、哈尔滨师范大学郝文斌教授、《求是学刊》付洪泉副编审、哈尔滨商业大学丁东宇教授主持,数十位学者作了分论坛报告。分论坛报告更多地聚焦于具体问题,主要有:对个别国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反思、对某个理论流派和某个特定专题的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潘西华副研究员首先总结了21世纪亚非拉国家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五点共识:(1)肯定了马克思本人及其思想对人类的贡献;(2)从本国实际出发,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3)肯定中国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4)要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5)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她随后又概括了研究21世纪亚非拉国家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三个视角:结合各国或地区的发展史,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黑龙江大学李昕桐副教授主要论述了马克思的现实观。通过考察马克思1858年以前文本中对现实的使用,指出马克思没有给现实一个规范性概念,现实在他的论著中仅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出现。她认为从语义学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因为我们对马克思的文本研究并不够深入,只有阅读原文文本才能真正与马克思对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方珏副教授剖析了伊格尔顿的伦理思想。通过对伊氏借用拉康心理分析的语境与框架以想象域、象征域与实在域这三个基本范畴重新审视西方伦理学的演变进行厘清,揭示出其伦理学研究实质表达的是对晚近资本主义的伦理—政治批判,由此回应当下“后”时代“左派如何思考”这一严峻问题。复旦大学张寅讲师探讨了政治纯净主义的基本内容及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他首先介绍了政治纯净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政治纯净主义理论中将政治作为独立部分的理论特色,论证了政治行动中革命主体的成熟以及危机的问题,指出不断的革命既是政治纯净主义的必然出路,也是政治纯净主义的不足。
同济大学周爱民助理教授从方法论层面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认为,内在批判是该传统的主要方法,试图论证从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到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再到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都遵循并不断完善内在批判方法。南方医科大学李丽讲师考察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伦理诊疗问题。她首先剖析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指出其理论是一种既影射、又高于经济问题的社会分析视角,它为进一步对正义问题的延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希指出,近年来西方社会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两大思潮一并兴起,如何弥合社会割裂成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精英文化”经常被视为解决该难题的希望。但阿多尔诺的文化批判理论表明,文化自身需要先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才能完成社会解放的任务。
温州大学吴琼讲师指出,奢侈品消费必定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关注点和必不可少的部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认识在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中奢侈消费在资本逻辑扩张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视角,为我们在生产关系层面上摆脱因奢侈消费而引发的一系列衍生问题提供了根本解决路径。
山西医科大学尹俊芳副教授指出,马克思理论的着眼点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的。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的新人观,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应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她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新时代新人:历史轨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培养路径。
广西师范大学廖和平副教授总结了学界对共享发展的研究: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意义、实现的阻碍和实践路径,在具体的视角下研究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是解决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的最佳策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要求。
北京工业大学邢荣副教授分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境遇与问题。她认为虽然资本主义实现了“政治解放”,但一直没能解决资本的贪婪问题。因此,21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面对的仍然是如何战胜资本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境遇要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复杂得多,其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战胜封建残余,另一方面仍然是如何战胜资本主义。哈尔滨商业大学许洋毓讲师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的拓展。其主要表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经济公正观的核心内容,以人民的利益价值实现作为追寻经济公正观的价值目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领导一切,加强廉政建设和教育。
在大会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报告之后的互动环节,与会代表就各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激烈的争论,展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深化了大会主题。张磊主编主持论坛闭幕式。在论坛总结中,王凤才教授首先指出,本届论坛很成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论题集中、视野广阔、讨论深入、观点新颖。其次,他强调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关注十大问题:(1)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之科学性与批判性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科学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5)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与作为学术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之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关系;(7)马克思主义之学术话语、体制话语、大众话语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之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9)马克思主义之单数性与复数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10)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最后,他强调,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之教条主义、虚无主义、实用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以完整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