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的基本逻辑*

2018-02-19 23:53
学海 2018年1期
关键词:特色制度发展

陈 朋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对制度的思考一直是一个未曾停歇的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趋向,虽然会促使不同的国家做出不同的制度选择,但是有一点却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需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制度。特别是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是现代国家成长和发展的必备要素。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时代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担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使命,完成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历史和实践表明,坚定的制度自信,一方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所蕴含的系统性设计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大感召力,另一方面则源自其改革创新的鲜明特质及因此而来的强大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为切入口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发展逻辑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现实议题。

制度建设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制度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实际上,在古代人们就有对制度的思考。我国古籍《易经》云:“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礼记》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制度在最开始就被看作是约束人们行为、调节交往关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规范。到了近现代社会,这种“规则”意蕴依然没有发生变化。人们依然把它当作一种行为规范,只不过其内涵有了拓展:既包含成文的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如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①诺思则更直白地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戏规则。或更正式地说是人类设计的、构建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它们由正式规则(成文法、普通法、规章)、非正式规则(习俗、行为准则和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以及两者执行的特征组成。”②显然,如果从流派划分的话,这就是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一种分析范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把“理性的个人”作为分析起点,认为个人行为及其导致的集合结果都可以从制度安排这个变量中寻求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的功能就在于界定和约束人们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所采用的策略。因此,在个人与制度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一方面,制度通过约束规制人们的行为影响政策结果,从而构成个人行动的“策略背景”;另一方面,个人也不是被动的适应制度,而是带有主观能动性地去塑造制度。但是,在现代社会,制度之所以产生并不完全是出于促进实现个体利益的考虑,而内涵着个体对自身有限理性的现实考量和意识形态动机的浸润及规制。这就是新制度主义在借鉴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时做出的拓展和改进。

新制度主义固然对制度的理解作了拓展,但是它固守的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阙如。与此不同,马克思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则是另外一种富有见地的视角。在他看来,个体利益的实现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行动,而要受制于整体社会结构。因为“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③由此看来,马克思是以整体视角来分析制度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制度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构框架中进行一体化分析,并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④制度则属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无论属于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制度都要与其相适应。所以,马克思“将制度的形成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并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的确立过程。”⑤这样,制度就可以更加科学地被看作是与既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并努力维护这种关系结构的规则规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与其相关联的制度同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制度的一般规律。历史和实践表明,任何制度的创设、建立、完善和成熟,都是一个不断调整、演进的过程,从来就不存在一个完美无缺、一朝定式的制度。制度处于不断演进的逻辑过程。这说明,在制度建构过程中,不能把制度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以动态的视角来对待制度的成长与发展。

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与发展

从动态的角度看,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但是,从其内在规定性看,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性质、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制度创设主体的价值取向等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

在近代中国的制度建构历程中,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个分水岭。这场屈辱的战争使封建制度的不堪一击暴露无遗。于是,如何选择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便成为人们共同的目标追求。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此时的制度创设须当考虑两点:其一,建立的新制度应当具备强大的凝聚力,能够迅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抵御外侮,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其二,这种制度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革新性、包容性,既能革除旧制度的弊端,又能吸收传统制度的精髓和西方国家制度的优良因子,从而保证制度的有序运行。客观而言,围绕这一制度创设目标,各阶级和阶层均进行过不同层面的探索,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正当中国人民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俄国爆发了改变当时世界历史进程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无产阶级和贫苦大众的历史命运,实现了俄国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⑥对于中国而言,它则犹如黑夜中的一束耀眼的光芒,点燃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⑧同时,也使在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如何进行有效的制度探索有了充分可能和广阔空间。

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展开了探索和设计。他当时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⑨在这两步走战略中,“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摆上日程,此时,中国人民面临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选择。最终,由革命党成长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凭借强大的感召力和日益壮大的国家政权,使社会主义因素逐渐成长为主导因素,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并不断壮大起来。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制度建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唯有保持不断创新的生存特质,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汲取成长发展所需的不竭动能。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如何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则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回答的现实问题。对此,毛泽东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有质的区别,也有着旧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互矛盾的。”不可避免地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发挥出来。更何况,“新的社会制度还刚刚建立,还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间。不能认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完全巩固了,那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步地巩固。”因此,必须对其革新和完善。邓小平也继承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完善的观点,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论断。特别是在南方谈话时提出,“恐怕再过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随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提出,要保持制度创新的活力,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这一创新性探索伴随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而开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在经济建设上,正视和回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不以“计划”还是“市场”来区分姓“社”还是姓“资”,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真正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目标,同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政治发展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社会建设上,从提出社会管理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再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文化建设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强大的制度力量为保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创新性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秉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其形成与发展既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决裂,而是结合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的制度创新。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秉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造福于全体中国人民、增强综合国力的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创新的典范。

在制度建设问题上,人们一般都认为主要有制度替代和制度创新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新制度全面彻底地替代旧制度,整个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性、颠覆性的改变,其表现形态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后者则意味着,在各种诱发因素的推动下,传统制度的合理成分得到不断改造和传承,制度建设主体在革新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制度。这是制度建设的一般通则。据此观察,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替代,它是按照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种体制进行变革和调整。而制度创新又分为两种形式:从制度创新的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和社会(市场)主导型制度创新。前者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建构性地推动制度创新,后者则是在社会(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下实现制度的自我革新。从制度创新的演进形态看,主要有渐进性制度创新和激进性制度创新,前者意味着制度创新是缓慢的、演进方式是持续累积的,后者又称为制度创新的“休克疗法”,速度迅猛、一步到位是其典型特征。基于此,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做出研判——它属于政府主导型渐进式的制度创新。

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的秉承这一原初出发点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这一目标指向,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主导权和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执政党手上,据此来决定制度创新的内容和取向。比如,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时始终强调,改革创新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东西,必须坚持。”这不仅摆正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坚持的关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姓“社”的根本原因。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制度改革创新的复杂性,从深层次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只能走先易后难、先改增量后改存量、先局部后整体的渐进式发展道路,特别是要注重运用试错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试错的策略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各环节和各领域。它“一般先在某些地区或部门进行制度试验,通过不断地‘试错’、修正和调适,使制度趋于完善,然后推向全国。以制度试点作为制度变迁的重要环节,能够规避整体性制度变迁所面临的全面制度失败的风险,使制度变迁过程具有可控性和稳定性,也可以节约制度创新和实施的成本。”总而言之,这一制度创新模式既符合制度演进的一般规律,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而且也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发展的基本方略。

制度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一个能够与时俱进地保持创新性的制度,不仅善于着眼现实、回应现实,从现实中寻找创新的动力,而且也是一个保有自信品格的制度。它有强大的自信定力从容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及由此衍生的各种要求,进而推动自身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是如此,它不仅具有创新性特质,而且展示出强大的自信面向。正如习近平同志坚定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正是基于这种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不断使其稳健前行、成熟定型。因此,当明晰创新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萌发成长之后,则需要进一步思考另一个重要议题:什么原因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梳理其历史和实践可以清晰看出,对自身保持充分自信是其重要原因。

自信,简而言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心理学大辞典》把自信看作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品格和力量的肯定评价而产生的信任自己的情感。”作为主客观共同建构的产物,制度同样有自信,这种自信就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受众对象都对制度体系、实施过程及其未来预期持以积极肯定、充分认可的态度和正向评价。制度建设的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制度自信与制度成长成正相关系。高度的制度自信会为制度成长激发出更大更强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长并日益走向成熟定型,制度自信是一个重要支撑因素。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有强大自信,自觉抗拒外在干扰进而促进自身不断走向成熟定型?

其一,制度结构的科学性。制度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布局等内在因素对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层次规制作用。只有富含科学性的制度体系,才能让社会成员有理由坚信它有美好的发展预期,进而形成推动其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力量。一个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凝聚起人们对它的自信,也不可能汇集起推动其走向成熟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等在论述制度生命力的时候曾提出,“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是世界历史性的错误,而不是个人的错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旧制度为何面临灭亡的悲剧?个中缘由固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体系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是不容回避的。这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警醒作用。所以,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继而形成了以根本政治制度为基础、基本制度为框架、各项具体制度为依托的制度体系。在其框架下,“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是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由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维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制度体系。就宏观层面而言,它主要是指在制度系统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规定国家政权性质和意识形态表征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为其他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奠定了基础。就中观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在坚持根本制度基础上形成规范国家和社会基本质态的基本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规范党际关系和执政方式的政党制度、调适民族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主政治基础的群众自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都属于这一范畴。就微观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建立基于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基础之上、能直接操作应用的体制机制。比如,在经济体制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始终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把人民民主看作社会主义的生命;在社会治理上,建立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文化建设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兴国之魂,同时鼓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实践证明,正是体系设计和框架结构上的科学性,奠定了制度自信,进而使其成长发展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其二,制度建构的自主性。中国从传统迈入现代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整合旧制度失效后的社会秩序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所以,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总是蕴含着制度建设这一主题。但是,这种制度建构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体现出制度主体和受众对象一定程度的自主期待和目标追求。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简单模仿和格式化的借鉴,而是把自身的需求与中国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目标期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充分的自主性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严重失误以后,面对如何拨乱反正、要不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制度建设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为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所干扰和迷惑。考察这段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是简单模仿而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人民经历一次次试错性探索不断摸索出来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制度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而且不受制于外界各种因素的牵制。如果说现代西方国家制度建构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破解高度分散的难题进而实现有机整合,那么当代中国制度建构的主要任务则是如何使传统的一统国家延续为一体化的现代国家,同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才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激发创造活力、锻造诸多发展奇迹的现代制度,进而形成强大的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人民自主选择了适合自身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内在质的规定性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不仅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这种自主选择及其展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充足效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目标期待和理念构想有着本质差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震惊”甚至诘难。所以,自制度建构伊始,中国人民就不得不以高度自信来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在应对挑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坚守三条底线: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管是面对“资本社会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抑或是“新官僚资本主义”的疑问和诘难,我们丝毫改变不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二是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中流砥柱;三是一如既往地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视作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之所以有这份坚守,从深层次上讲,就是源于中国人民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有不为外界干涉的自主性,能以自身的意志来建构并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其三,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一个制度能汲取人们对它的信任和遵循,并不仅仅在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还同其自身所展现出来的成就密不可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制度之所以能获得社会成员的信任,首要之处就在于这个制度是有效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提高综合国力。否则,根本就不可能获得社会成员的信任和支持,谈制度自信也是枉然。对此,邓小平早就有着清醒的判断。他在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提出,“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用。”在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也逐渐认识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持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就是制度绩效。制度绩效,通俗地讲就是制度的实施效果,即制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也有人认为,“所谓制度的绩效指的就是制度履行其功能、实现设计初衷和制度目标的能力。”总而言之,制度绩效是在理解制度建设时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现实问题。实践表明,作为制度自信的重要支撑,制度绩效是制度自信的现实依据和前提基础,对制度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绩效越高,制度自信就越强。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富含高效率的制度。对此,习近平同志用有效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有效调节关系增强凝聚力、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有效维护民族利益的“四个有效”做出经典概括。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弗拉迪米尔·波波夫则说得更通俗:“中国良好的转型绩效恰恰是因为在国家的制度能力方面,即国家制度现代化的程度。与中国相反,曾以强国闻名的俄罗斯,在转型进程中却沦落到国家衰败,能力薄弱的地步,自然导致俄罗斯陷入秩序崩溃和衰退的边缘。”这就是中国制度的有效性。显然,建立在这种有效性基础上的制度必然凝聚人们的信赖和支持。事实上,实践已经证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努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完善其所坚持的制度,并努力将这种改革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所有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既能保障合理的价值追求,但同时更关注如何从创造发展的角度来完善和提升相应的制度,追求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效能,从而逐渐走出一条以不断提升制度的有效性来增强制度的合法性的制度建设和发展道路。”当一个制度能够激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时,它便具备了获得人们信赖的深厚根基,继而也就能够汲取推动自身走向更加成熟的不竭动力。

结 语

检视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明晰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生活其中的制度是否自信,是这个国家成长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政治基础,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水平和效度,甚至是国家的兴衰成败。就当代中国发展而言,如何凝聚全体社会成员对中国制度建设的信心,进而推动中国社会整体进步,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议题。正如此,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把打造制度自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性作用,而且从不为外界因素所影响,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会得到进一步彰显。但是,自信不是迷信,也不是自恋,更不是盲目崇尚。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因此,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而且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一再证明,只有保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制度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赢得更多的比较优势,进而凝聚起更强有力的自信。这说明,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把制度创新看作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制度自信则是制度创新的保障和推动力,从而形成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二元耦合、互促互进的制度成长发展形态。在制度自信的建构过程中,有一种情况是非常显见的:“社会成员往往会通过制度的纵横比较来认识和衡量制度的优劣,进而对社会制度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态度。”在经过对历史传统的纵向比较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横向对比以后,当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是充足的。这构成了中国制度成长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相比之下,制度创新的步伐则要缓慢许多。其间,既有创新动力不足的制约,也有创新能力有限、执行力不强的突出障碍。更何况,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缺乏创新性的制度终究也是难以汲取人们对它的信心。因此,如果说当下要抓住中国制度成长发展的关键命脉,那么如何推动制度创新则是当务之急、紧要之举。

①R.科斯、A.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53页。

②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⑤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⑥杨荣刚、俞良早:《十月革命蕴含的辩证逻辑及其现实启示》,《理论探索》2017年第3期。

⑦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13页。

⑨⑩《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6、651-652页。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