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江,汤 希
(1.玉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1978年以来我国逐步探索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先后成功实施了其第一步分战略——“温饱”战略、第二步分战略——“总体小康”战略和第三步分战略的第一阶段——“全面小康”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小康”即将收官、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即将开启的新形势下,以“三步走”战略为视角,系统回顾和总结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利弊得失,对在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的环境中顺利实现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轨,进而如期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从中央领导的讲话、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以及战略实施的过程与效果中,可以归纳、总结和提炼出这三个战略的基本内容。
1978年后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战略,标志着“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分战略已初步形成。此后,他在检验20世纪内实现温饱、小康是否可能的同时,又开始构思第三步分战略。伴随着通过“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构想趋于成熟,“温饱”战略的名称和目标也终于在党的十三大前夕被明确。
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使“温饱”战略呈现出下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十一点内容:(1)在战略目标上,被确定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在理论依据上,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并在经济工作中开始发挥指导作用。(3)在主导产业上,轻工、纺织、食品等逐渐成为主导产业。(4)在发展方式上,总体延续了外延、粗放型的方式。(5)在战略模式上,除去调整的几年外,基本延续了增长优先的模式。(6)在战略路径上,按“两个大局”中第一个大局的要求,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加快发展。(7)在区域发展上,实行了非均衡发展的政策。(8)在体制安排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使资源配置出现“双轨制”格局。(9)在战略层面上,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兼顾社会的发展。(10)在对外开放上,开始走上有限范围和领域的政策性开放之路。(11)在配套战略上,开始推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
首先,先期实施阶段——国民经济的再次调整(1979~1981年)。作为“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后的“第一场战役”,1979~1981年的再次调整实际上是“温饱”战略的先期实施阶段。这是因为:其一,这次调整是为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调整。其二,这次调整肩负着探索新时期经济发展道路的重任。其三,这次调整开始切实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温饱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为配合调整,这一时期我国一方面开始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另一方面开启了市场化改革的大门,此外还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大幕,使“两个大局”中第一个大局的构想和非均衡发展的思路开始实践。
其次,初步形成后的稳步推进阶段(1982~1984年)。在经历了先期实施后,于党的十二大上初步形成的“温饱”战略,需要进一步把后续调整作为促进战略建设全面高涨的缓冲和过渡。这一时期我国一方面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另一方面扩展了市场化改革的范围,同时还增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非均衡发展的力度。在这些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下,“温饱”战略获得了稳步推进。
再次,在快速推进中提前完成阶段(1985~1987年)。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试图通过全面改革来开创战略建设的高潮。然而,改革的复杂性和中央对这一工作的过度乐观性,不可避免地使宏观经济走向过热。这一时期轻工、纺织和食品等日渐成为主导产业,“双轨制”运行特征也越发显著,同时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非均衡发展的力度。正因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温饱”战略才得以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提前完成。
除前述内容外,这一战略还有如下需注意的几个特点。
第一,虽然解决温饱问题是实现一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基础,但因它属于前现代化阶段和范畴,所以这是人们论及现代化问题时往往从小康算起的主要原因。温饱问题的解决是通往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但它并非现代化的阶段和范畴。正因如此,当邓小平等构思和论及新时期现代化问题时,往往越过温饱而直接从小康这一现代化的起始层次和起始目标算起。如邓小平于1982年8月就指出:中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1](P416)显而易见,虽然邓小平是从我国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现实出发来构思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但其重点却在我国现代化的层次、目标、标准等问题上,因而在论及现代化问题时往往越过温饱而直接从小康谈起。
第二,特定历史阶段所负有的特殊历史使命,使这一战略具有一定的服务性、从属性,这是“温饱”战略被较少关注的重要原因。特定历史阶段使“温饱”战略肩负着一些特殊的历史使命,也就是除需贯彻“新八字方针”外,还要努力创造经济发展高涨的条件。这种“预热”和“助跑”性质的任务与使命,不可避免地使“温饱”战略具有服务性和从属性的特征。正因如此,邓小平在构思“三步走”战略时曾一度略过这一重要阶段。如他于1985年4月就曾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就要“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2](P117)
第三,“温饱”战略具有实践先行、名称后定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面改革的推动下国民经济翻番的任务接近完成,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蓝图也日渐明朗。在此背景下,为使经济发展战略更加完整、科学、规范,邓小平对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一步分战略的核心和实质,进行了归纳和提炼。逻辑连贯性和客观现实性,都使“温饱”这一名词成为第一步分战略的简明概括和不二选择。如1987年8月,他第一次公开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即“达到温饱和小康”。[2](P251)由于温饱问题此时已基本解决,这一名称也就具有追认的性质了。需要指出的是,小康目标的提出和“两步走”战略的形成,其实意味着以人民生活水平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新战略已初步确立。因此,于党的十二大上初步形成的第一步分战略,实际上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从“新八字方针”实施时短期、临时的自发性先期实施阶段,进入到此后长期、固定的自觉性实施阶段。所以,伴随着贯彻“新八字方针”而掀起的国民经济再次调整,“温饱”战略的实践已早于其形成,而先行一步了。
第四,“温饱”战略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任务的艰巨性,引致出探索和实施的同步性,这就使“温饱”战略不可避免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如“温饱”战略在党的十二大上初步形成时的任务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而在“七五”计划建议中则变为:“使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或者更多一些”。[3](P800)此后,邓小平又于1987年4月指出:第一步分战略要“以1980年为基数”,“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2](P226)显然,这就在总量翻番的基础上又赋予其人均翻番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前夕中央最终明确了其解决温饱的任务和目标。
第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这是“温饱”战略顺利推进和提前完成的深层原因。根据经济学上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劳动力资源丰裕而资本资源稀缺,就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之则反是。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因此,1978年以来“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和“温饱”战略的实施,就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和资本资源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如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调整的十二条措施,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方针。事实上,在“温饱”战略实施的几个阶段中,我国不仅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还要求重工业更多地为轻工、纺织和食品等产业服务。正是由于顺应了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温饱”战略也由此得到顺利推进并提前完成。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在确认“温饱”战略“已经基本实现”的同时,指出从现在开始,“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显然,这就意味着“三步走”战略由此转入其第二步分战略——“总体小康”战略的实施了。
与“温饱”战略类似,这一战略也具有相互联系的十一点内容:(1)在战略目标上,被确定为“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在理论依据上,邓小平理论日臻成熟和完善,成为最有力的理论指导工具。(3)在主导产业上,建材、电子和新一代家电等逐渐成为主导产业。(4)在发展方式上,开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5)在战略模式上,日益强调要将增长和发展统一起来。(6)在战略路径上,继续按第一个大局的要求,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7)在区域发展上,继续实行非均衡发展的政策。(8)在体制安排上,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范围不断扩大。(9)在战略层面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继续强调要兼顾社会的发展。(10)在对外开放上,大幅扩大了开放的范围和领域。(11)在配套战略上,又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走出去”和扩大内需等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首先,起步阶段(1988年)。虽然1987年前后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四过一乱”的问题,*即过旺的社会需求、过快的工业发展速度、过多的信贷和货币投放、过高的物价涨幅和经济秩序混乱。但主持工作的中央领导还是不恰当地将加快改革与发展的速度置于1988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价格“闯关”。*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可参见任志江等。[4]然而,“闯关”的失败使国民经济面临着严峻形势。即便如此,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依然在深入,对外开放的范围仍然在扩大,非均衡发展的力度也依旧在增大。正因如此,这一战略在起步之年还是得到了较快推进。
其次,特殊实施阶段——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1989~1991年)。作为应急性调整的治理整顿,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但仍从属于“总体小康”战略。这是因为:一方面,治理整顿是在实现这一战略的推进中发生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给这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特别强调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对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实现了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在实践中,虽然这一时期改革出现局部滞缓,但还是在粮油统销价格改革和开放浦东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使改革开放呈现出前进中的徘徊和徘徊中的前进相统一的局面。
再次,快速推进阶段(1992~1997年)。在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带动下,改革和发展的大潮再起。鉴于宏观经济出现过热,从1994年开始中央重点进行了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使宏观调控体系框架于1997年前后初步形成,从而确保了“软着陆”的成功。与此同时,中央不仅使相关的战略路径和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得到深化,还通过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来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工作服务。正是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到1997年正式告别了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从整体上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总体小康”战略的实施也由此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最后,在平稳推进中如期完成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央一方面继续强调要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则强调通过扩大内需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措施来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此,我国在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上进行了重大突破,并由此使国企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获得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及其在党内的指导地位被最终确立,建材、电子、新一代家电等逐渐成为新一代主导产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使“两个利用”的政策也初步形成。在如上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这一时期我们不仅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还使“总体小康”战略在平稳推进中如期完成。
除上述内容外,这一战略还具有如下需了解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一战略是以一种生活水平状态,来形象地表达现代化众多层次中的最低层次和起始阶段。“小康”一词出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有劳有逸的安稳日子。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低级的社会形态称为“小康”。在此基础上,“小康”逐渐演化为温饱有余、家境宽裕、尚不富足的生活状态。1978年以来,邓小平将传统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价值相结合,借用“小康”一词来形象地表达现代化众多层次中的最低层次和起始阶段。如1979年12月,他在首次谈及对我国现代化构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我只能说”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P237)
第二,这一战略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其一,对“小康”的理解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谈及他理解的“小康”,“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时,中央对此做了较明确的解释,即“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在明确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第一次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5](P14~15)显然,从“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充分体现了对“小康”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其二,统计指标愈益科学。以往经济发展战略多用几种主要工业品产量或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等来衡量测算。而邓小平从提出“小康”时起,就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量化指标。此后,我国又逐步用国内生产总值替代了国民生产总值,使统计测算更为科学、准确。其三,及时调整战略任务。对“总体小康”的具体目标,邓小平刚开始的要求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随后在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影响后,他很快便将其修正为“人均800美元”。但鉴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后来他多用“人均800到1000美元”的说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根据战略推进情况,又适时提出“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将“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第三,这一战略具有速度与效益、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相统一的特点。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中央一直希望能有个较快的速度。正因如此,即便经历了治理整顿与亚洲金融危机,但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仍达9.5%。值得强调的是,这一速度是同对效益的强调相结合的。如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就指出:“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此,中央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今后工作中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6](P1462~1463)另一方面,努力将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相统一。这一战略延续了“温饱”战略将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相统一的特点。如在构思新时期战略目标时,邓小平就提出了一条贯穿于“温饱”战略和“总体小康”战略始终的工作思路,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难看出,这一思路既体现了战略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事实上,除价格“闯关”和治理整顿的几年外,中央都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这一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四,“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既说明了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原则性、严肃性,也体现了战略实施的求实性、灵活性、创新性。在制定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时,中央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牢牢立足于基本国情,这使“总体小康”战略具有与生俱来的科学性。这一战略的如期完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这一战略还具有鲜明的原则性与严肃性。如针对治理整顿中战略推进的低迷状况,邓小平就曾严肃指出“经济能不能避免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2](P355~356)实际上,“总体小康”的如期完成,既是这一战略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其原则性与严肃性的自然结果和逻辑归宿。然而,我国所达到的“小康”毕竟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为了既如实体现已实现了小康目标这一基本事实,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中央在对第三步分战略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小康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层次进行了深入剖析,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这两种代表不同发展程度的“小康”标准和类型,充分体现了求实性、灵活性与创新性。
第五,在一定程度上继续遵循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使这一优势出现部分升级,这是这一战略顺利推进和如期完成的深层原因。“总体小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遵循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如1988年开始实施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即是如此,对此无须赘述。值得指出的是,一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产业时,其比较优势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这样静态比较优势就会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这方面情况,可参见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16页。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和城乡居民生活向小康迈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不少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升级过渡。如这一时期一些地区对轻工、纺织、食品和其他一般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接近饱和,而建材、电子、新一代家电和与之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高度化产业,则因经济结构滞后而发展不足。与此相伴随的是,到1997年时,国内人民币存款余额达82392.8亿元,贷款余额为74914.1亿元,[7](P81)且存贷款利率还在持续降低。这其中固然有经济处于紧缩阶段的因素,但其实也反映出我国资本需求和供给间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转变。实际上,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遵循和其出现的部分升级,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总体小康”战略的顺利推进和如期完成。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三步走”战略第三步分战略的实施阶段。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对这一分战略头十年的任务进行了初步安排。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又将其分解为“第一个十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的“小三步走”格局。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一方面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另一方面也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也就是说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8](P1369)在此基础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目标,正式启动“全面小康”战略的建设任务。此后,分别于2007和2012年召开的十七大与十八大,又先后对这一战略进行了一定的充实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不仅将“三步走”战略第三步分战略划分为“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三个阶段,还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全面小康”战略决胜期的建设做出新的要求。
与前两个战略相似,这一战略也具有高度关联的十一点内容:(1)在战略目标上,被确定为“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小康生活更加殷实美好。(2)在理论依据上,试图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来统帅各方面发展。(3)在主导产业上,汽车、房地产、信息技术产业等逐渐成为主导产业。(4)在发展方式上,在将经济增长方式修正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加大了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紧迫性。(5)在战略模式上,日益强调发展优先于增长。(6)在战略路径上,按第二个大局的要求不仅开始重视中西部等地区的发展,还提出在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带一路”倡议。(7)在区域发展上,开始推行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8)在体制安排上,对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完善。(9)在战略层面上,开始重视经济与社会、人和生态的和谐发展。(10)在对外开放上,随着加入WTO,走上了全方位制度性开放的道路。(11)在配套战略上,又相继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
这一战略的实施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
首先,快速推进阶段(2003~2007年)。为有效应对21世纪以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处于“矛盾凸显期”的战略任务,这一时期我们迎来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伴随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主导产业也逐渐向汽车、房地产和信息技术产业等过渡;另一方面,为更好地落实第二个大局的要求和促进协调发展,中央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此外,随着加入WTO,我国进入全方面的制度性开放阶段。然而,这一时期再次出现的关于改革方向的争论,不可避免地使改革在取得一些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迟滞。即便如此,在重化工业浪潮的带动下,加之“入世”后外需的强劲拉动,这一战略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推进。
其次,稳步推进阶段(2008~2012年)。为有效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时期中央一方面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内需、保增长;另一方面则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有效推进这一转变,中央还相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此外,为迅速、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这一时期部分部门和地方恢复了一些用行政干预手段来解决本该通过市场机制或深化改革来化解的问题,从而使改革出现一定程度的滞缓。但总体来看,在上述诸多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再次,奋力收官阶段(2013~2020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持续不断的战略建设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新时代,与之相随的是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历史使命的完善、指导思想的创新、战略安排的明晰、各项要求的提升。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复杂严峻的问题,这一时期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努力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确保“全面小康”战略的奋力收官和圆满完成。
除上述内容外,这一战略还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第一,作为“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性阶段,“全面小康”战略既具有显著的独立性,也体现出鲜明的从属性。如前所述,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的安排,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全面小康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显著的独立性。然而,“全面小康”战略是为实现从温饱、总体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变的过渡性阶段,从属于“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分战略,与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这两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第二,这一战略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这主要体现在这一战略的统计指标和战略任务上。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GNP比2000年翻一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指出:实现“十五”计划可以“为到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不言而喻,这就将这一战略的衡量指标由GNP更改为GDP。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指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显然,这是又将这一战略的衡量指标由GDP进一步修正为人均GDP。继而,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现人均GDP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到2020年时要“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又增加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一指标,战略任务进一步调高。党的十九大虽然没有提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但这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试图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来实现全面小康,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第三,这一战略开始把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两大建设纳入到奋斗目标中来,从而拓展了我国对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小康的目标之一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首次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完整地提出。此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此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的完善和发展。此外,21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党的十六大就强调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此后,在党的十八大系统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十九大又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不难看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意味着全面小康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包括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拓展了对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
第四,伴随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出现以汽车、房地产、信息技术产业等为龙头的平稳较快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升级呈现出加速的态势。如,2000年时我国外汇储备为1655.74亿美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23804.4亿元,贷款余额为99371.1亿元;而到2005年,外汇储备已增加为8188.72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存款余额增加为287163.0亿元,贷款余额则仅为194690.4亿元,[9](P65、P81、P85)且存款利率虽然实际为负值,但还在不断走低。到2012年时,外汇储备达33116亿美元,存款余额达91.8万亿元,贷款余额为63.0万亿元。到2016年时,外汇储备仍高达30105亿美元,存款余额达150.6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06.6万亿元。*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统计公报。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以来我国资本供给已超过资本需求。实际上,这是导致20世纪以来很多地区出现有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的直接原因。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用工荒”的出现和蔓延。在劳动力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丰裕和廉价,而资本也不再稀缺和昂贵的条件下,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升级过渡,也就不难理解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上,这一道路是根据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演进规律,顺应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趋势,而提出的一条既符合一般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又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工业化新路。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处在“龙头”位置的是汽车、房地产和信息技术产业等。事实上,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全面小康”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主要指标的提前完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以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的相关政体改革长期不到位的负面效应,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日益暴露,这是这一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方式、调结构等问题未能有效深入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建设中“矛盾凸显期的”的到来,我国相关政体改革滞后的负面效应开始随着这一战略的推行而集中暴露。如各级政府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在21世纪以来呈现出加剧的态势。从这些年来暴露的各种腐败案件中不难看到,各级官员掌握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所造成的“设租”和“寻租”环境,已经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相关政体改革滞后也是这一时期各方面改革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这一改革的滞后使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并未触动有关权力的架构,反而给权力与资本结合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其结果就是缺乏制衡的权力与唯利是图的资本相结合,并由此生成了一种特殊和畸形的经济形态与诸多的利益集团。而现阶段的改革已不是“帕累托改进”,这些将会使既有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的新改革,必然会使有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显然,对现有体制下的利益集团来说,最优的政策选择就是维持现状。正因如此,这些年来诸多改革都步履维艰。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高压反腐、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等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无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还未构建起科学完善、卓有成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实际上,这正是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方式、调结构等问题始终未能有效深入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诸多结论和启示。
第一,“温饱”战略、“总体小康”战略和“全面小康”战略都贯穿着一个深层次的共同取向,即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不难看出,无论对“解决温饱问题”的强调,还是对“达到小康水平”的强调,抑或是对“更加殷实美好的小康生活”的强调,都是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历史阶段上对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诉求。可以预见,无论今后第三步分战略中的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三个阶段的构成和特点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取向和主题则是不会变的。
第二,这三个战略呈现出历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特征。这三个战略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形成并实施的,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此外,它们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这既体现在每一战略的特点中,也体现在它们依次交替的演变更迭上,对此不再赘述。需指出的是,这种历史性和发展性还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如“温饱”战略的实施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脱节,“总体小康”战略实施期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又产生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全面小康”战略实施时则试图解决这一新的问题。事实上,“三步走”战略中各个阶段的演变更替,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目标,同经济发展规律、社会进步方向与人类共同价值逐渐契合的趋向,深深地体现着历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特征。
第三,这三个战略在内涵和特征的演变上,与国际上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走向一致。一方面,“温饱”战略、“总体小康”战略和“全面小康”战略从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经济发展,再到强调经济、社会、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国际上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这三个战略的内涵和特征都或多或少受到发达国家先进经济理论和发展思想的影响。如“温饱”战略就受到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总体小康”战略受到西方社会经济理论的影响,“全面小康”战略则受到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何借鉴国际上相关经济发展战略中先进、合理的成分,将是“三步走”战略今后顺利推进和最终实现的重要条件。
第四,经济发展战略与体制改革,具有息息相关的历史互动性。一方面,战略的性质和特点,规定着改革的方向与力度。如治理整顿时期,当改革受到质疑并影响到“总体小康”战略的推进时,邓小平就多次表达了对这一战略能否按期实现的忧虑。为打开局面,1992年年初他发表了南方谈话,预示着改革将再次成为推进这一战略的引擎和动力。另一方面,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决定着战略的效果与进程。如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掀起的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总体小康”战略得到迅速推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改革因步伐过大而超出经济社会的承受范围,或因各种原因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时,则会对经济发展和战略建设造成负面影响。1988年的经济波动和治理整顿时期发展低迷,就是这两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第五,理论创新成果只有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作保障,才可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纵观1978年以来“三步走”战略几个阶段的实施情况,不难发现每一次理论创新成果贯彻落实的好坏和对实践指导的效果,都跟其后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的情况直接相关。21世纪以来,中央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虽然这些成果的提出,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对一些固有和新生的问题与矛盾却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其实,这并不是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本身的问题,而恰恰在于我国缺少与这些成果相配套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所以只能使不少理论创新成果流于形式。因此,今后中央应积极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全力推进相关体制的改革,努力营造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些理论成果。
第六,在牢牢把握“三步走”战略富民强国特点的基础上,今后应全力将战略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推进到民生发展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相比,“三步走”战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仅注重强国,还强调富民。不论温饱、小康,还是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都以富民强国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在持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局部脱节。具体来说就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民生保障体系如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领域的原有保障被破除,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建成。这种因破旧与立新脱节而造成的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给我国带来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出现上访频发、群体事件燃点下降等现象,以致一些人称之为“世纪危象”。历史经验证明,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要特别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生事业的发展,并且这种问题的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全面推进到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民生发展时代。其实,民生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的高级形态,只有经历民生发展时代,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有鉴于此,今后我国要在牢牢把握“三步走”战略富民强国特点的基础上,全力将战略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推进到民生发展时代。
第七,能否发挥我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不仅是1978年前后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截然相反的深层原因,也直接关系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能否真正如期实现。实践证明,能否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1978年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和此后“温饱”战略、“总体小康”战略与“全面小康”战略成功实施的深层原因。*关于1978年前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可参见苏少之、任志江:《1949~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06年第3期。事实上,能否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的演变特点,充分发挥每个阶段的比较优势,也直接关系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能否如期实现。
第八,通过“顶层设计”,切实推进以权力监督制约等为核心的相关政体改革,是化解当前经济社会中诸多难题和顺利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关键。如前所述,21世纪以来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性特点,使因相关政体改革长期滞后而本已困难重重的诸多改革和发展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事实上,破解这一改革的难题,切实推进相关改革,已成为化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和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关键。多年来的实践已证明,由于未来改革的高度关联性和配套性,中央需要高屋建瓴地制定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这一改革涉及更大利益和更深层次的调整,如果不能“顶层设计”,则必然会因缺少推进改革的勇气与决心和冲破相关利益集团抵制阻挠的权威与力量,而使这一改革陷于缓滞状态。希望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能够在十九大之后进一步推进这一改革,为如期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创造基本的条件和环境。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的思考与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中国统计摘要: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