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竞成
【关键词】 历史教学;大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97—01
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历史教学也随之发生新的变革,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历史教学的方法
近年来,大学历史课堂上出现了情景式历史教学、实践式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历史教学以及慕课式历史教学等多种教学思路,这大大促进了历史教学法的发展。
第一,多媒体技术进入历史教学的视野。传统历史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句句娓娓道来,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自从多媒体技术引进历史课堂后,学生不仅能听,而且还可以看,这就实现了听与看的完美结合,避免了历史教学呆板的现象。这种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第二,新式历史教学辅助工具出现。多媒体技术进入历史教学后,历史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仅仅是备课本或其他稿子,而是产生了新式历史教学辅助工具,也就是课件。课件的出现与多媒体技术成为历史教学的好帮手,展现了历史丰富多彩的一面。
第三,历史教学方式由单一变为多元。之前,人们脑海中对历史课的记忆多是一位老先生正对着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着个人对某段历史的认识。但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跳出了单一的对讲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回顾当时的历史事件。多媒体历史教学则能直接通过视频、图片把学生拉回到历史之中,让学生通过历史遗迹去感受那段真实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慕课式教学则可以直接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真实的上课场景录成视频,之后上传至各个专门网站,以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去了解相关的知识。
第四,历史教学理念与内容也发生了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们对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之前,人们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认知是教师在上面认真地讲,同学们在下面努力地记。但是,在多媒体技术引入之后,我们对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的认识完全发生了改变。学生不仅要能听得懂上课内容,还要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其次,上课内容发生了变化。之前,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是针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完后发现下课时间已经到了。有些没有探讨完的,只好放到下节课时继续讨论。自从多媒体引入课堂后,学生与教师之间探讨历史问题,不再完全针对冷冰冰的历史教材,大家讨论的都是很热门的话题或者教材之外的问题,多媒体让教师与学生找到了共同的关切点。
二、新时代下历史教学的理念
1. 求真探实。历史学本为求真之学,探求历史事件的真相,当为历史学人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贯彻“求真探实”的理念。西汉时期太史公曾言:“究天人之际,求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寻历史的真相,发现历史变迁的规律成为每一代中国历史学家的使命。即使当下,仍然要以“求真探实”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石。
2. 存史教化。历史教学本质就是保存与传承中华民族整体的、不间断的记忆。有了这些记忆,我们也就有了自己前進的基石。“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也从侧面展现出“存史教化”的地位与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树立“存史教化”的观念。
存史教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存民族的记忆,保存民族的历史。一部史书,凝聚了一代或几代人奋斗的回忆与积淀。没有哪个人是不死的,可是历史却让他们永远地活下去。只有了解了历史,才会明白“我们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们”。回顾当下,只有了解以前的自我,才能明确未来的走向。第二,历史具有教化世人的功能。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整部中国史,可以了解数千年来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亦能从兴衰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故历史总是教会世人吸取前人经验,处理问题时多一种借鉴。
3. 传承文化精髓,弘扬民族自信。历史学里蕴含着民族的魂魄,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发扬民族精神并传承文化精髓。文化精髓是民族自信的核心,民族自信则是民族崛起的重要基石。在课堂上传承文化的精髓,也就是积累民族的自信,也就是为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舞台和民族之林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课堂上讲授历史,也是为国家延续传统文化基因。二十四史中记载了大量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与儒家经典。在历史课堂上重温英雄人物的事迹,也就是传承与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只有民族充满自信,才能迈开大步朝前走。
〔注: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XJJG-32)的成果。〕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