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燕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护理在中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暑患者,共40例。对于患者均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体温恢复33例(82.50%),意识清醒24例(60.00%)。患者护理后的PACHII评分、GCS评分跟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中暑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昏迷,改善健康评分。
【关键词】中暑;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中暑是指机体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其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产热量多于散热量,热能积聚于体内引起高热,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无汗等[1]。中暑包括先兆、轻症、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重症中暑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本院对于中暑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探讨其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暑患者,共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5~66岁,平均(40.20±1.49)岁。病程1~3d,平均(2.06±0.13)d。纳入标准:符合中暑的诊断标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转院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干预,①物理降温: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0~24℃,湿度50%~60%,或是在患者床边放置电风扇,可使空气对流增加,以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必要时可采取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处理,将冰毯的温度、目标降温分别设置为4~10℃、36~37℃,注意保护肾区、枕部、耳廓等部位;或是采取温水擦浴,但注意保暖措施;放置冰袋于患者的头、颈部、腹股沟、腋窝,并使用干毛巾包裹,避免冻伤患者。②药物降温:对于高热患者,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可采用吲哚美辛栓、复方氨林巴比妥等药物降温,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并监测体温。③合理氧疗:畅通呼吸道,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减轻脑水肿。对于昏迷患者,可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④饮食:对于耐受性好者可采取肠内营养支持,逐渐增加营养液的量,对于中暑严重者应该采取肠内营养支持。⑤控制血糖:因中暑后的应激反应,患者的血糖调节机制失衡,可能发生高血糖,易昏迷、危及生命。护士应2h监测一次血糖,控制血糖<11.1mmol/L,但注意预防低血糖。⑥保护重要脏器:护士加强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神志等,对脑功能进行评估,并遵医嘱留取尿标本,记录24h出入量,积极预防并发症等。⑦健康教育:患者可出现情绪变化,护士应该及时疏导患者,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在夏天高温时注意控制作业、训练时间等,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体温恢复、意识清醒的例数,比较患者在入院时,和经过护理后的PACHII评分、GC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以SPSS23.0版本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以表示,若组间对比P<0.05,则为差异显著,此次研究成立。
2 结果
40例患者中,体温恢复33例(82.50%),意识清醒24例(60.00%)。患者护理后的PACHII评分、GCS评分跟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夏季室外温度高,对于在室外的工作者,其活动中产热大于散热,易中暑。对于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等,在经过常规的基础护理后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不过对于伴有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重症中暑,患者可合并循环衰竭等,采取基础护理措施效果不理想。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其突出表现为体温极高,当机体长期的处在高温状态时,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合理的降温应作为护理的首要任务[2]。早期降温,及时的补液、复苏治疗,等治疗措施,对于重症中暑患者而言,可缩短其就诊时间,为患者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降温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和药物降温,可采取亚低温治疗仪,操作简单,可安全有效的降温,减少继发性损害,保护脑组织等,而传统的冰袋降温也可获取满意效果,但物理降温无效时,及时采取药物降温,紧急退热。予以同时应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扩充血容量、飲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育等,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40例患者中,体温恢复33例(82.50%),意识清醒24例(60.00%)。患者护理后的PACHII评分、GCS评分跟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中暑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昏迷,改善健康评分。
参考文献
曹巍,罗雅丹,李金玲,等. 浅谈健康教育与护理在中暑中的应用探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8-8,10
朱文婷. 冰毯机在重度中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0(12):47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