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咏梅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为100例参照组与100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焦虑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引 言
消化内科主要涉及食管、肠胃、肝、胰胆等器官,疾病种类及其繁杂,治疗方法也非常复杂,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更为精细,如果不能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病情的恶化。因此,在此次研究当中,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被选为此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对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为100例参照组与100例实验组,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8.5±1.3)岁;其中女性45例,男性55例。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7.5±1.3)岁;其中女性46例,男性54例。参照组与实验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备两组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医嘱用药,给予正常生活护理和入院、出院指导以及常规的临床健康指导。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了解患者病程及个人基本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宣教计划,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①疾病情况分析和临床用药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情况,细心讲解发病原因和病程,帮助患者增加对临床恢复的信心和了解,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不良生活习惯,消除日常疾病诱发因素。将所用药物的作用原理、药效、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规范指导患者用药。②心理疏导:安排护士每日与患者定时开展针对性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情况,细心倾听患者意见,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③饮食指导: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建议患者根据消化系统的不同疾病特点,适当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选择易消化、清淡、细软的半流质饮食。纠正患者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抽烟喝酒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告诫患者避免食用粗纤维食物,尽量避免可能诱发疾病的刺激因素增加肠胃负担。④运动指导:建议急性期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运动,尽量静卧休息,以减轻内脏负担,保护消化系统。建议恢复良好的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和系统功能恢复。告诫患者控制运动幅度,以避免诱发疾病复发。⑤出院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饮食、用药、运动等综合建议,并保持随访,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价以呕吐、恶心、腹痛、胃胀、厌食、嗳气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表示显效;上述症状部分消失或得到缓解,表示有效;上述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加重,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入院前24h和出院前24h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分别代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焦虑与抑郁程度越高。使用汉化版SF-36健康情况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该调查表包括8项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评分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与消化内科疾病息息相关,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疾病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选择本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并获得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忧郁状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高聪颖,吴锦秀,周雪微,等.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2):1531-1533.
贾铃铃,郭丽霞,张小丽,等.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1):102-103.
邵文婷.探讨环节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7,4(1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