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婷
【摘 要】目的:探讨健脾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53)以及对照组(n=53)。对照组采取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脾消痞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83.02%)更高(P<0.05)。结论:健脾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效果较优,可缓解患者相关症状。
【关键词】健脾消痞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胀痛或痞闷、纳呆、便溏、疲乏、嗳气等症状,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及工作状态。为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接受治疗的5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患者采取了健脾消痞方治疗,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所选入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中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相关诊断标准。主症为胃脘胀痛或痞闷、纳呆,次症为便溏、疲乏、嗳气,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存在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者。
对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接受治疗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53)以及对照组(n=53)。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年龄为(43.11±7.86)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44±1.23)年;研究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43.39±8.03)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52±1.32)年。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照组采取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20090158,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饭前口服,5mg/次,3次/d,连续用药2周。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健脾消痞方治疗,药方如下:炒麦芽15g、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2g、陈皮12g、木香10g、香附10g、姜半夏10g、大腹皮10g、藿香8g、郁金8g、砂仁6g、炙甘草6g。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用药2周。
1.3 疗效判定 患者各项症状(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分别计为0~6分,分数愈高说明患者症状愈严重。痊愈: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90%;显效: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为60%~89%;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为30%~59%;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者[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以SPPS17.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进行t检验,P<0.05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83.02%)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由于外邪侵袭、饮食内伤、情志不调所致,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气虚为本、气滞为标,主要由于脾胃转枢失其常度,造成患者脾胃升降而致病。因此中医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主张健脾和胃、理气消痞[3]。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健脾消痞方治疗,从结果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4]。健脾消痞方由多味药材构成,其中炒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炒白术、茯苓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香附可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姜半夏可降逆止呕;大腹皮可行气宽中,行水消肿;藿香可化湿醒脾,辟秽和中;郁金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砂仁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炙甘草可调和诸药。上述诸药相互配合,可共奏健脾益气、理气消滞之功,兼以和胃渗湿,升降有制,既可健运脾胃,又能调理气机,标本兼顾。莫沙必利则是一种择性5-HT4受体激动药,可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可改善胃肠动力,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症状。两者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获得更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健脾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优。
参考文献
胡晓春,李学军.健脾消痞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07):1320-1323.
張声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6):2595-2598.
乔广.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9):157-158.
李建平,蔡翠珠,刘德喜.健脾调中消痞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05):81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