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前进,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互动、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初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能够很好的加深师生情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課堂教学中,加强情感的投入是疏导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并没有被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所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及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5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 情感教育在课堂前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应该从课前准备开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应该考虑课程知识点如何传授,更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反复梳理课程知识点,提前考虑好哪些知识点可以引入情感教育,这些知识点应该用哪些生活情境和情感案例在课堂中引出,以什么形式的情感教育引出才能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成长的节拍》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中学生活的感受,这样,不同性格和经历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一名学生,也可能会有多种情感交杂,教师就应该在上课前预想好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绪和情感,对于正面情绪,教师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这也会成为这些学生以后学习的动力;对于负面情绪,教师应该先了解清楚负面情绪的来源和原因,再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这样的情感教育,可以全面关注到所有学生,让心理敏感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后续开展也是有利的。
2. 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阶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段,该阶段不仅是前期备课工作的直接体现,更是课外阶段情感教育能否继续开展的重要步骤,课堂阶段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最终效果。要想将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应该在上课时避免滔滔不绝,缺乏情感的单方面教条式讲授,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德行分离”。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案例和知识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运用生动的课堂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应多设置启发性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例如,在 “珍视生命的韧性”这一小节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司马光砸缸”这一众所周知的小故事来引入,这则小故事所传授的人生经验即为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处理突发事件,教师可以将这一遇事态度与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差、遇事消沉的状态形成对比,告知学生在困难面前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积极面对、有效解决。教师也可以延伸知识,向学生讲述司马光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成就,与他的心理性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他目光长远,心系国家,这样的知识扩展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情感教育在课堂后的实施策略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要想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课后实践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后活动中,可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自身独特才艺才能展示的平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处理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谦虚的面对荣誉和掌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发挥出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
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氛围融洽、主题新颖有趣的班会、座谈会、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释放学生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教育。例如,在 “改革与创新”这一章节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关于“我国的创新力竞争力”这一主题的讨论会,让学生去查阅有关资料,寻找可以体现我国创新竞争力的事件,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品德,这就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将情感教育进行渗透。长期以来,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状一直存在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该门课程又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以上现状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该门课程缺乏情感教育,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一个人的情感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发展中逐渐产生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这门课程的生命力,教师还能通过情感的传递充分展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展示出这门课程在个人生活和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对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着想,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爱国情怀,通过情感渗透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让初中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潘 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J].情感读本,2017(12).
[2] 李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4).
作者简介:张金梅(1972.11-),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本科,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贺昌中学 0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