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达
(辽宁朝阳市喀左县十二德堡镇蔬菜管理服务站,辽宁 喀左 122300)
黄秋葵又名洋角豆、秋葵,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用,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人们青睐。长期食用黄秋葵,有护肤、健胃、保肝、强肾等功效。
在露地内,按1.2 m宽做畦,步道沟30 cm,一定要整平耙细。
黄秋葵种壳坚硬,播种前应先用55℃水浸种30 min,泡12 h,然后放在 25~30℃下催芽,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约500 g。
在苗床内播种,播后覆盖1 cm苗床土,再覆盖地膜提温保湿。
黄秋葵种苗有60%出土时,去掉地膜,在用72.2%的霜霉威盐酸盐700倍液喷雾。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如出现旱象,可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当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选健壮苗即可带土移植。
每畦栽植两行,行距75 cm,株距为40 cm,先挖穴,把苗放入穴中,不宜过深,定植后用土封严定植孔,用软管微喷浇足水。
栽植后要及时查田,出现死苗的,要及时补栽。
黄秋葵是耐湿性植物,但又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旱时随时浇水,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植株高大,也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更应保持水分供应。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当苗高 15 cm 时,每 667m2施用 N∶P∶K=15∶15∶15 的复合肥15 kg;苗高30 cm进入结果期时,重施追肥,每667m2施用 N∶P∶K=15∶15∶15 复合肥 25 kg, 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以促丰产,一般施肥6次。
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可以采取扭叶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害蔓延;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在日光温室内由于有棚膜覆盖,没有昆虫传粉,要搞好人工授粉。在开花后,定期每人手拿一根细木棍,从北或从南,沿步道沟,用细木棍平行从黄秋葵顶部稍下位置走过,由于黄秋葵植株受到震动,而使花粉散落,完成授粉。
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要逐渐加大发放量,特别是出现高温时,防风要从前面底风和上风一起放,当外界气温适宜时去掉棚膜,按露地栽培管理。
黄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一般花谢后7~8 d,嫩果长到8~10 cm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宜在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
害虫有菜青虫、红蜘蛛、蚜虫、菜螟虫和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毒土防地下害虫,毒土制作方法,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200 g,加水50 kg,均匀拌50 kg细土制成。菜青虫、红蜘蛛、蚜虫、菜螟虫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的绿安1000~1500倍液防治。黄秋葵病毒病发生在5~9月,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幼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造成植株矮小,结果少或不结果。首先控制传媒介质蚜虫,发病初期可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3氮唑核苷(32%核苷溴吗啉胍)水剂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 l50~25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等杀菌剂农药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