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典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法律模块教学中加强道德渗透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能够结合生活情境,借助信息发展多方面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效率。道德教育是指以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的,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道德;法律模块
初中思想品德课由四个板块构成,分别为道德、法律、心理、国情。这四个板块的内容相辅相成,彼此互相渗透。道德和法律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两者同时也还是会有交叉的知识点,甚至会有矛盾和冲突,但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人们心中道德是法律,法律也是道德,因此,从事法律普及和道德教育的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初中思想品德法律模块中道德教学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区分道德与法律。
一、根据课本寻找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法律板块有很多关于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教师需要耐心寻找,正确对待。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从实际生活中的法律着手,根据课本中法律板块的内容对学生讲解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法律规定不能闯红灯,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同样的,在道德教育面前,我们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会危及到别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法律与道德都排斥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寻找切入点,正确地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消费者权益》这一章内容的讲解,教师就可以依照课本的知识,在授课的时候为学生讲解人文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达到有效的提高。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理解社会的本质和人性的美好。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人人都是平等的,需要平等对待,自由买卖。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对消费者权益的知识了解得更多,并且能够意识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明确地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渗透自由民主的道德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知识。教师不能急于讲授课本的知识点,而是要对学生正确的引领,正确的渗透,让学生拥有自己实际的理想,引领学生做最深刻的研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本的《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这一节知识点的讲授中,教师就可以讲讲自己小时候的理想,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说出自己的理想。然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根据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理想的不同,告诉学生每个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是一定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能轻易放弃,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团结互助。通过小小的理想来渗透法律的概念,同时也可以渗透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加深教师授课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根据生活的理念引领正确价值观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讲述法律是通过权利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与法律有关的案例来渗透道德教育,给学生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教师在讲案例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法律的层面,因为法律知识跟道德教育还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还是得考虑宽松、礼让等道德层面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道德教育,正确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法律板块和道德教育板块的重要性。教师还需要告诉学生,法律赋予每个人一定的私权利,并不是要每个人用自己的私权利去做任何事情,而是要做一些有道德的事情,让学生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
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法律板块这一章,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隐私与隐私权”这一节的时候,学生肯定会觉得平常父母会翻自己的书包,就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是因为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明确的“侵权”的定义,因此学生就不会明白如何“诉讼维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化解家庭矛盾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面对恶意冒犯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明白宽松是一种美德。教师能够有效地将“情理”与“法律”结合到一起,轻轻松松的化解了家庭矛盾,同时也有效的渗透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道德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让人们遵守各种行为的底线,约束着人们去向往和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行为。思品教师将道德在法律模块中渗透,可以让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帮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一个守法并且有道德的好公民。教师还需要选取对学生有利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能够弘扬社会主义的旋律,传递正能量,挖掘人性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