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校园下的信息化教育

2018-02-16 17:27:55任振宇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网师生校园

任振宇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1 引言

随着大家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意识逐渐加强,与对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渐渐的深入,大众对信息化校园的期望也随之提高,信息化教育也从过去的“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型,在过去“数字校园”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成效不显著的状态[1]。在此背景下需要“智慧校园”的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智慧校园”逐步开始取代“数字校园”也成了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大潮流。

2 智慧校园的发展建设现状

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建成了智慧校园,也有部分高校仍然处于规划立项或者建设施工阶段。由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比较庞杂、牵涉相关部门又比较多,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各地各方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以致于对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此同时,各高校对“智慧校园”建设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导致总体工程处于缓慢推进的态势,但各高校的基本建设都覆盖了网络环境建设。

然而,对于“智慧校园”这个主题在2009年以前过少的被提及,包括它的关注度和相对应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直到2010年后对于它的关注才呈上升态势。

各高校的“智慧校园”系统都是基于本校的校园网,在现有的校园网与基础设施上进行延伸跟拓展,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与现有的校园网连接,将过去只有通过人为操作的繁琐步骤精简,集成到智能终端上,实现校内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信息管理。

3 基于智慧校园的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智慧校园”是为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服务需求而诞生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旨在实现教育环境、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校内的大小事务均可通过网络解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我们描绘了我国教育未来十年的宏伟蓝图,《纲要》里面将六项保障措施之一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了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上的重要地位与非凡意义。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全新形态,一方面它给师生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服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在,对师生而言,校园则是一个微缩的社会, 教育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师生们是校园的主体,便捷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了师生们对知识智慧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学习生活与之的融合,充分体现出高校管理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来,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的一个新阶段。以慕课为例,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加入慕课的教育模式中来,它颠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过去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问题、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过去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协同进步的模式,在这种“智慧校园”的环境下,学生不灾被动的接受教育,自身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智慧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智慧环境,将校园建设成为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深度交融的教学环境,向师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校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虽然对教育发展又极大的影响,但是它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处于新的阶段,“智慧校园”仍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对全国高校而言,它还没实现广泛的普及,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4.1 缺乏理论指导

由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所涉及的系统模块内容比较多、服务校内的服务门户又比较广泛,对于“智慧校园”的理论研究有比较少,与之相关的技术支持参差不齐,以致于对“智慧校园”的建设没有理论与技术支出,各方对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4.2 只停留在基础建设层面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在校园网的基础上来实现的,部分的硬件设施是在过去“数字校园”层面上的延伸,对于搭配不上“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有些高校的做法则是对其实施更换,换上了智能化的硬件,表面上看似高端智能化,但实际华而不实。只在表面进行了智能化升级,但并没有实现深层次的系统整合,模块还是单一的存在,无法在整合的智能端实现统一操作,与以往相比,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因此大幅度的给师生提供简便的服务,反而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没有提供管理上的便利,也没体现个性化的标签。

4.3 偏离服务师生的理念

“智慧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智慧环境,为师生的教育、科研、生活提供便利,赋予教育新的内涵,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系统,“智慧校园”的打造就是向师生提供服务的,但是现实的实践中,有些高校已经偏离了服务师生的理念。建设信息化教育的初衷就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学习中来,让师生们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智慧校园”提供一个安全、方便、智慧的环境中来,体现“以人为本”,以解决师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灵活、便利的智能校园。

但是很多高校的建设是为建设而建设,忽略了服务师生的理念,操作过于繁琐,缺乏人性化,功能欠缺,效率低下。

5 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在未来将会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展望“智慧校园”的未来,信息化教育将会不断的取得新的成果,给师生们提供更便利,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校园网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54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6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开心校园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