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洋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对肺动脉高压(PH)右心室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断为PH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分组,即对照组和PH组,分析其各个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三尖瓣环组织位移参数TMAD1、TMAD2、TMADm以及TMADm%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TAPSE、RIMP、FAC以及s,方面差异性明显,P<0.05,而两组间a,、e,以及e,/a,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TMADm%对右心功能减低时症状具有良好的预测,其中FAC的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82.5%,TAPSE的特异度为73.6%、灵敏度为85.9%,RIMP的特异度为70.5%、灵敏度为85.5%,s,的特异度为100.0%,灵敏度为72.5%。结论:PH患者有心功能的降低可通过三尖瓣环组织位移参数进行有效预测,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三尖瓣环位移;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58-01
肺动脉高压(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性右心衰竭。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功能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1],目前最新的一种方法是瓣环组织位移(TMAD)基于斑点追踪技术,可对心室功能进行评价。本次主要对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检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诊断为PH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分组,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42例,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10.4)岁,按照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对照组(36mmHg≤PASP<50mmHg)和PH组(≥50mmHg),排除标准:急慢性器质性疾病、心内膜显示不清晰以及妊娠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 仪器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设置为1-5MHz,取患者平卧位、左侧位,并对Ⅱ导联心电图进行同步记录。以患者右室为中心取心尖四腔观M对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进行测量,对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以及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进行测量,对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进行计算,采用多普勒TDI模式对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三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以及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并对右心做功指数(RIMP)以及e,/a,进行计算。记录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三尖瓣环右心室游離壁收缩期峰值位移(TMAD1)、三尖瓣环室间隔收缩期峰值位移(TMAD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峰值位移(TMADm)、右心室纵向缩短分数(TMADm%)。
1.3 统计学分析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和(x±s)表示,进行t或者x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在三尖瓣环组织位移参数TMAD1、TMAD2、TMADm以及TMADm%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TAPSE、RIMP、FAC以及s,方面差异性明显,P<0.05,而两组间a,、e,以及e,/a,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测情况 TMADm%对右心功能减低时症状具有良好的预测,其中FAC的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82.5%,TAPSE的特异度为73.6%、灵敏度为85.9%,RIMP的特异度为70.5%、灵敏度为85.5%,s,的特异度为100.0%,灵敏度为72.5%。
3 讨论
PH患者引起的右心衰竭较难预测,其中部分患者存活时间较长,但是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右心衰竭,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PH患者心肌组织质量以及厚度显著性升高,对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增加效果。临床上目前对TAPSE采用超声心动图以及右心导管进行诊断,并对右心衰竭进行预测,进而评价其治疗效果[2]。三尖瓣环位移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对右室壁运动时心肌界定以及心内膜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三尖瓣环组织位移参数TMAD1、TMAD2、TMADm以及TMADm%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右心功能参数TAPSE、RIMP、FAC以及s,方面差异性明显,P<0.05,TMADm%对右心功能减低时症状具有良好的预测,其中FAC的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82.5%,TAPSE的特异度为73.6%、灵敏度为85.9%,RIMP的特异度为70.5%、灵敏度为85.5%,s,的特异度为100.0%,灵敏度为72.5%。
综上所述,PH患者有心功能的降低可通过三尖瓣环组织位移参数进行有效预测,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长轴应变[D].温州医科大学,2017,6(11):105-106.
[2] 张拓伟,李成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17):281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