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楠,刘瑞强,余咪咪
(西安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国际化大都市,也称作世界城市或国际城市,虽然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是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国际化大都市通常应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国际化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广泛的开放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特征[1-2]。
2009年6月25日,在国务院批复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确定为继北京、上海后我国第三个在国家层面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被定位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这是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西安区别于北京的政治中心、上海的经济中心,而形成的具有西安特色的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这是对西安所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底蕴的认可,也是对西安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的引导。
近年来,西安在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如经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作为内陆型城市,加快对外开放程度、促进对外交流和联系,是扩大西安对外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西安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充分利用西安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优质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促进西安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西安的涉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同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和入境旅游发达的城市相比较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快的发展。
在《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中将西安旅游发展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世界东方文化旅游之都、华夏文化旅游圣城。在2013—2016年间,要实现国内旅游者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约15%,海外旅游者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约1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16%,这为西安的旅游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西安市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有以秦岭为依托的优美自然风光,这些都为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先天优势。然而,目前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出其丰富旅游资源的优势,其2017年旅游总收入(1 633.30亿元)与国内同类旅游城市重庆(3 300亿元)、杭州(3 041.34亿元)、武汉(2 812.82亿元)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2016年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为14%,也未实现发展目标。
相对于在国内旅游市场中较高的知名度和游客接待量,西安的入境游客数和入境旅游收入相对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说就显得有些不相匹配了。如表1所示,2016年西安市入境过夜游客数为121万人次,与世界前十位旅游目的地城市中的第一位城市曼谷(1 941万人次)相差16倍之多,与第十位城市伊斯坦布尔(916万人次)相差也将近8倍。如图1所示,在入境游总收入方面西安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收入最高的迪拜将近是西安的48倍,排名第十的伊斯坦布尔也将近是西安的10倍。
表1 西安与世界前十位旅游目的地城市入境过夜游客数统计表
西安不但与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就与国内的主要旅游城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如表2、图2所示。
表2 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入境过夜游客数统计表
图2 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入境游总收入对比图
这些差距的存在,反映了西安当前在入境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入境游客数量少、停留时间短、平均消费额少、涉外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与西安市国家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我国的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的众多历史遗址,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西安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的重要原因。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得西安的旅游开发长期停滞在文化观光旅游层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成了西安旅游的一个真实写照。缺少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更多的是停留在初级旅游阶段,各类休闲游、体验游产品开发较少,游客无法真正感受到本地生活的特色,参与度较低。同时,旅游产业与其他如会展产业、体育产业等产业的融合度较低,产业间缺乏联动,对城市整体的经济贡献率不高。另外,在“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融合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安在入境游方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创新的力度还不够,缺少特色精品线路和产品。
对于入境游游客来说,方便的交通设施、住宿接待条件、餐饮服务、网络订购服务等等都是其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因素。西安作为内陆城市,航空运输对入境游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7年底,西安咸阳机场开通了国际航线43条,但同北京首都机场(165条)、上海浦东机场(140条)、广州白云机场(99条)和成都双流机场(73条)都存在着较大差距[3],同时市内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还不够完善,2017年全国地铁运营里程排行中,西安排在了第16位,只相当于上海运营里程的14%,北京的15%,广州的25%,差距明显。再加之西安目前国际化程度较低,针对入境游客的外文标识、服务设施、小语种导游等都相对较少,市民与入境游客的交流能力有限,这些都影响到了入境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停留时间,降低了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西安旅游的名气一直以来在国内外都是相对较大的,但是却主要集中在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古城墙等几处历史文化遗址上。虽然近些年来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改变游客对西安所形成的只有历史文化古迹类景点的刻板印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目前的城市旅游宣传体系中,还缺乏从整体上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城市整体旅游形象较为单一;宣传途径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的直接介绍上,缺少通过影视作品、节庆活动、文化产品等间接的宣传方式;面向国外游客的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介绍不足,未形成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这些都影响到了西安旅游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在对入境游游客的吸引方面。
1.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一直以来西安都以其悠久的古都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也是吸引入境游客的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文化的感知和了解,而要通过各种内容和产品的开发使游客从不同层次上理解西安的文化特色。首先,文化旅游不能局限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还可以从民俗文化旅游、美食文化旅游、特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进行。其次,文化旅游不能只局限在简单的感官感知层面,还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体验项目和生活交流来亲自体验、感受多样文化的魅力。再次,由于入境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需求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欧美国家游客更多是泛游,而亚洲游客,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的游客由于相互间的文化具有更多的关联性,所以其深度游的需求更明显。因此,需要打造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专属文化旅游产品,如针对日本游客的“遣唐文化游”。
2.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注重生态游、休闲游和体验游的开发。虽然文化旅游是西安旅游最为著名的旅游特色,也是入境游客最为关注的重点。但同时西安也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秀丽的山川河流和诱人的美食佳肴。因此,在继续完善历史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为主的生态游;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农庄、文化街区为主的休闲游;以及以影视基地、工业遗址公园、特色运动场为主的体验游。这样可以丰富游客的游玩内容,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游客的“回头率”。
3.拓展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特色旅游。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和教育旅游等旅游形式是扩大入境游规模的重要途径。举行大型会议、展览、体育赛事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访客的前来,并附带产生大量的旅游需求,因此如“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西商大会”、“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等展会、赛事都是需要继续加强和延续的;商务旅游和教育旅游则是通过旅游的形式来实现商务需求和教育目的。这些旅游形式和单一的以游玩为目的的出游方式不同,具有附带的特性,因此,促进会展产业、金融贸易和教育产业的发展,都会对入境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拓展周边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关联度。虽然西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但是要使西安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形成关联度较强的整体旅游品牌和线路,从而扩大游客接待量,提升入境旅游收入。
对外,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机遇,利用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通过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发丝路主题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项目,一方面提升西安在中亚、欧洲地区的知名度,宣传西安旅游特色,拓展新的国际旅游市场;另一方面,提升丝路旅游品牌,吸引中亚、欧洲国家游客前来旅游,使西安成为沿线国家游客来中国旅游的重要旅游集散地[4]。
对内,利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条件,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区域,形成核心旅游范围,同时加强关天经济区内的旅游线路的打造,并与北京、上海、成都等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进行旅游经济合作,形成旅游联盟,借此提升西安的综合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到西安旅游。
5.创新旅游新模式。高铁目前是我国一种非常高效的交通工具,其出行具有快速、准点和便捷的特点。利用高铁这一优势,培育西安与其他城市之间的高铁旅游产品合作体系[4],特别是完善西安向西的高铁网络,建立中国与中亚的高铁联通体系,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游的发展。
6.注重提升旅游品质。要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旅游收益,提升旅游品质是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加速旅游产品的高品质转型、旅游商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促进精品旅游活动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5],以此提升西安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促进涉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完善的旅游宣传体系。在进行城市旅游宣传过程中,要建立由政府、企业和市民所构成的宣传体系。其中,政府和企业发挥主要作用,而个人则是附带作用。政府的宣传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政府间的、官方的渠道组织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企业这里包括各类旅游集团、旅行社和景区等,它们在宣传体系中是最核心的部分,负责景点核心内容特色的打造,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游客清楚的了解旅游内容的特点。而市民宣传作用的体现,则是体现在其通过自身对于西安旅游景区、文化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所传递出去的旅游信息,这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宣传过程。在这个宣传体系中,政府和企业将作为主体进行宣传推介,而市民的宣传则会成为一个有益的补充。
2.实现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宣传。塑造旅游城市形象、推介旅游产品,这是需要从国家、城市、景区三个不同层面共同展开的一件事情。不同层次的宣传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游玩需求和不同结构类型的游客进行深浅不一、针对性更强和更具特色的介绍,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宣传目的。同时在宣传时可以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直接宣传,以及影视作品、节庆活动、文化产品的间接宣传达到使游客能够有发自内心的、目标明确的旅游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旅游群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宣传,将大大提高宣传效率,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3.提升旅游从业者整体素质,形成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提升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要从人才培养和准入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西安应利用高校众多的优势,大力培养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旅游宣传以及导游人才,特别是涉外旅游方面的人才培养,包括比较紧缺的小语种导游,这是提升入境游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要求持证上岗,实施优胜劣汰,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大力引进旅游相关人才,以此带来更多的先进经验和资源。除了提升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外,形成热情好客的城市整体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通过进行城市文明大力宣传,组织各类旅游文明市民的评选活动,以此提高市民对于城市旅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投身于好客西安的城市氛围的营造中去。
1.健全城市交通体系。进一步强化西安作为我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发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西北地区空中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增设联系主要国外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和航班,减少国外游客入境的中间换乘环节,实现一站式到达;同时进一步建设西安与周边城市的高铁网,发挥其在全国高铁网中重要节点的作用,不断加强向西与中亚甚至是欧洲地区的高铁网联系,在实现陆路对外快速交通联系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入境游客在国内各城市间转换的需求。
在加强对外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完善市内各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要求,特别是地铁的建设,要在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景区之间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并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2.大力发展智慧旅游。针对国外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产品服务订购、文化交流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智慧旅游。一方面建立大型旅游信息数据网络服务平台,可以为政府、企业、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信息,使国外游客在出游前能够通过各类旅游服务网站获得出游所需的各类信息,制定好详细的出游计划,并使政府和企业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得国外游客的旅游特征,从而提供更符合需求和更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手机APP提供西安旅游智慧服务,包括语言交流、交通出行、景区信息和休闲购物等多方面的定制服务,实现国外游客的无障碍旅游。
3.提高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接待水平。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酒店、餐饮集团投资建设,提高西安整体国际化组织、接待能力和水平,满足国外游客的不同层次和特点的要求,并结合国内特色民宿、地方美食等为外国游客提供多样的特色化选择。开发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娱乐中心,提升休闲度假游的服务质量,并设立免税购物区,提供西安特色产品的销售。
1.提高涉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政府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清涉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作用,组织制定涉外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充分发挥涉外旅游产业发展对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成立专门的发展部门进行专门的涉外旅游营销、宣传、管理和协调工作。同时,根据专项工作在实施时遇到的具体需要,建立专项工作机制[5],如“丝绸之路旅游联盟联席会议”等。除此之外,还需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各类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支持西安各高校、研究机构对涉外旅游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培养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提升全民对涉外旅游发展的重视度。
2.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政府应多加强与国内入境旅游发展成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之间建立不同形式的联动合作机制,如已建立的“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机制”,通过此类合作机制可以进行入境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共同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共同建设世界级入境旅游目的地,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区域联合、协同发展的共同目标。同时,应加大与各类国际性旅游组织如“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理事会”等的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推进旅游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强与入境游主要客源地国家旅游组织的对接,制定有针对性的入境旅游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