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选择及对策建议
——基于温州的分析

2018-02-15 07:40易淼清
生产力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温州集群产业链

易淼清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一、引言

1985年,我国学者姚齐源在亚当·斯密社会化分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一词,并基本构建了产业链的理论框架。芮明杰等[1]在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整合概念,认为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内的企业分工与协作进行调整以提高产业链的关联度,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链以及产业链整合理论的出现为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整合手段与整合策略则成为了其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产业链整合手段,Prahalad[2]、芮明杰[1]等国内外学者指出,产业链整合的手段主要包括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混合整合三种,Prahalad进一步指出产业链整合的动机分别有提升企业能力动机、降低交易费用动机以及获取规模经济动机,动机差异影响了整合手段的选择。对产业链整合策略,郑勇军[3]、芮明杰[4]、周绍东[5]、唐晓华[6]、李宇[7]等都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可以从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产业链整合来分别对待,注重培育和整合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具体可以采取股权并购、战略联盟和集群型产业链整合等方式。理论界就产业链整合类型及对策的研究成果为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产业链整合因受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产品属性以及区域资源等影响而会有不同的模式选择,其具体的整合策略也会呈现差异。现有研究仅仅解决了产业链整合的一般性问题,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整合还缺少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以传统制造业为支柱的区域实施产业链整合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温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已经形成了低压电气、鞋革、服装、泵阀和汽摩配等五大传统制造业集群,这五大传统制造业撑起了温州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非常明显。据2017年数据显示,温州五大传统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23.7亿元,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1%①数据来源:温州市经信委、统计局。。但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温州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增长乏力、转型困难等问题,推动传统制造业实施产业链整合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极其紧迫的任务。目前,有关温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研究非常缺乏,导致产业链整合的路径选择以及对策实施缺少来自理论上的指导,制约了产业链整合效果的显现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依据产业链整合的相关理论以及温州五大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整合现状,构建了温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的路径模型并就产业链整合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试图为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二、温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施产业链整合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绩效提升的关键。在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温州政府以及企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值得关注。

(一)产业链整合路径不清

产业链整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过程很复杂的产业组织变革系统,其中产业链整合路径的选择是产业链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温州也在不断探索产业链的整合路径,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理论支撑,产业链整合走过一些弯路。温州五大传统制造业中电气、泵阀和汽摩配属于工业品,其产业链整合依据的是技术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纵向整合特别是后向一体化整合。以金华汽摩配产业链整合为例,该市通过引进青年汽车生产基地,以整车项目为核心后向整合汽配生产企业从而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服装、鞋革则属于典型的生活消费品,其产业链整合依据的是市场需求规律,以横向整合为多。以世界三大奢侈品公司之一的瑞士历峰集团为例,该集团为谋求更大的市场势力,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构建了包括珠宝、手表、附件以及时装四大领域在内的庞大商业帝国。

2008年金融风波后,温州政府积极引导森马服饰等本土知名服装品牌将生产制造环节回流温州以完善本地服装产业链,但效果不理想。采取投资制造环节属于产业链后向整合,在社会分工日益成熟的市场中,这种方式与消费品产业链偏重于横向整合的规律不符,其效果不好是可以预料的。此后,森马服饰放弃产业链纵向整合而采取横向整合策略收购、兼并国内外服装企业,公司业绩大幅提升②2012年,森马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门研究国外高端品牌,采取代理、合资、收购等方式与外国品牌合作。2014年成功牵手德国知名品牌Marc O'Polo;2015年完成对韩国it MICHAA品牌收购;2018年3月与北美第一大全年龄段专业童装零售商THE CHILDREN'S PLACE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5月份以8.44亿元完成对法国中高端童装品牌Kidiliz的收购。。

(二)产业链整合动能不足

温州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中小企业集群,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成长为大中型企业,集群中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状态,缺乏差异化经营以及产业链纵向关联,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温州最大的电气产业集群为例,其2017年的工业产值达到1 390.57亿元,基本实现由单一的低压电器元件产品生产向输变电、配电、工业控制电器和特殊电器装备产品的转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主要产品仍集中在中游的输配电环节(见图1)。近年来,电气产业集群中以正泰、德力西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向中高压以及新能源领域发力,但大批管理方法、营销理念均较为落后的企业主流产品集中在第一、二代产品上,导致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占比达到70%。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以低价竞争成为主导的经营策略,产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龙头企业稀少,产业链整合的动能严重不足。

图1 电气产业集群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三)产业链技术生成与溢出效应弱

在产业链上,众多关联企业围绕关联技术构建了产业生成体系,某一核心技术的出现可以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推动了产业链的生成与整合。从根本上讲,没有技术的衍生和溢出就没有产业链的形成,也就没有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由技术升级引致的产业链整合,需要技术溢出企业具有技术生成能力,并要求产业链技术承接企业具有一定技术消化能力。肖兴志[8]指出,因技术创新所引发的产业升级需要借助产业链整合来实现。温州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绝大多数企业都只能从事低端、重复的产业环节,在技术生成、承接、转移能力上严重不足。由于缺乏高端要素的支持,加之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承接和消化能力弱,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高端项目纷纷外迁落户上海、杭州等地,技术的溢出效应对本地作用不大,对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知识累积效应更小。近年来,尽管温州R&D投入呈现上升势头,但2017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82%,远低于浙江省2.43%的平均水平①根据时任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2017年3月10日在全市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整理。。在五大传统制造业集群中,除了电气产业外,其他四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研发总投入均不足4亿元。研发投入低,技术外购费用少,产业链的技术生成与溢出效应很弱。

(四)龙头企业培育水平有待提升

龙头企业在引导产业链整合中作用突出,不论是纵向性的技术整合还是横向的协作性整合,龙头企业都起到了主导性作用。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大力推动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相继出台了《温州市领军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政策,对推动温州传统骨干龙头企业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温州工业龙头企业偏少,没有形成大企业群体,工业投资占比偏低,投资有效性不强。温州小微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比例约99%,大型企业仅41家,中型企业540家,分别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12%。在15.6万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 865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63家,超10亿元企业仅55家②根据时任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2017年3月10日在全市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整理。。以上数据远低于杭州、宁波同期水平,比如超百亿元以上企业,在温州纳税的只有2家,而宁波则有20多家。五大传统制造业中,泵阀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最大的电气产业中,大型企业占比也徘徊在1.5%左右,鞋革和服装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稍高,但与宁波服装产业大型企业占比达到3.8%、晋江鞋革产业大型企业占比3.5%还存在较大差距。龙头企业的缺乏导致产业链优化整合工作难以推进。

(五)产业链垂直空间分工不合理

由于缺乏完善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温州中心城区长期发育不良,与周边区域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并不明晰,创新要素和公共资源共享性较差,使得原本有限的资源要素未能实现优化配置,不仅对周边的台州、丽水以及闽北地区辐射能力有限,而且对市辖各县市的溢出效应也很微弱。目前,温州市域经济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杭州和宁波,在市域范围内的经济基本体现为镇域经济乃至村域经济,工业发展和城市发育长期停留在农村工业化和半城市化阶段,拖累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在2016年度浙江省工业强镇和强县综合评价中,温州在镇域经济层面,虽然只有5个镇入围70强,但却占据浙江省前三强,而到了县域经济层面就只有乐清市进入全省前20强,甚至有5个区县排在浙江省工业强县排名的后20%,占了浙江省的1/4。由于工业平台运行模式的先天不足,产业链未能在市域范围内实现整合优化,微观企业的生命力难以转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温州传统制造业集群产业链整合的模式选择

(一)产业链整合的模型构建

基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以及集群产业链上的知识、技术分享与价值生成机制,本文根据现有理论文献,构建出产业链整合的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集群产业链整合模型

第一种:横向整合。以企业A为整合主导者,完成对周边同业竞争对手的整合,可以消除市场无序竞争和重复投入问题,有利于构建有序的竞争环境并降低市场成本。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消费品行业。

第二种:纵向整合。以企业B为整合主导者,对紧密联系的供应链上下端实施整合,这种方式可以构建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系统,确保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实现。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重视技术研发谋求技术领先的工业品、装备制造业行业。

第三种:产业链融合。以企业C为主导,对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同行业竞争者实施综合性整合,这是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的结合,以谋求更大的市场地位和产业地位。这种方式适宜于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的企业集团,不适宜于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9]。

(二)温州产业集群产业链整合的模式选择

产业链的整合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属性、产品类型以及区域资源等因素,结合温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业链整合的一般路径,本文认为温州传统制造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产业链整合模式:

模式一:横向整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鞋革、服装产业,其特征如下:

(1)产业链的整合以横向整合为主,纵向整合为辅。即通过整合可以实现品牌控制、组织协作的范围经济。

(2)产业链整合的环节和对象不再局限于本地产业集群,跨地区乃至跨界整合成为了常态。

(3)产业链整合以品牌资产和组织协作的高效为核心追求,以形成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

模式二:纵向整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电气、泵阀、汽摩配产业,其特征如下:

(1)产业链的整合以纵向整合为主,横向整合为辅。即通过整合可以形成分工明确、价值链控制有效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2)产业链整合主要以实现本地产业集群的完善和技术强化为特征,跨区域整合相对较少。

(3)产业链整合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追求,形成对产业链中关键材料、信息和技术的控制。

表1 两种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

四、温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整合的建议

在分析了温州五大传统制造业集群产业链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合模式后,本文就其产业链整合的具体实施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

当前,温州传统制造业集群迫切需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展,以形成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合理布局,培育全产业链掌控能力。为此,政府要高度重视技术因素在产业链整合优化中的作用,通过政策创新构建公共研发平台,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力度。首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技改等费用的投入,政府可以直接以税收或者奖励的方式激励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其次,政府要引导行业协会等中介来组织企业重大共享技术研发平台的建立,集中资源对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进行重大攻关,为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在现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对象,深化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对接机制,集中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解决企业急需重点攻关的问题。

(二)以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链整合主体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间的密切协作,彻底转变目前产业集群“低、小、散”的局面,形成龙头骨干企业主导关键产品装配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中小企业聚焦零部件加工生产的区域产业生态链垂直分工协作体系。第一,科学选择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以骨干龙头企业、优质高成长企业、后备企业等三个层次的培育梯队,加快推进“凤凰工程”,壮大龙头企业队伍。第二,根据产业导向设立专项基金,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围绕拉长产业链条强化平台载体建设,谋划一批与现有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第四,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土地储备机制,为产业集群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提高土地的使用科学化水平,合理统筹以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三)以跨区域整合优化产业链配套体系

充分利用要素优势在地理上的分布,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机制,推动本地产业链的整合优化。第一,推进跨区域产业价值链专业化分工,以温州鞋革产业为例,引导企业集团把总部设在温州,借用中西部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域幅员辽阔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对接产业总部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外包基地,主要承接生产制造任务以及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把研发机构、品牌及销售网络控制在本土①浙江彦林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温州的专业鞋类综合服务商。25年来,该公司出口了10亿多双中高档鞋子,并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了从贸易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目前已经在孟加拉、印度以及非洲相关国家设立采购与生产基地,以自身掌握的大数据驱动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建设。。第二,建立跨区域产业价值链整合共享平台,加速科技信息交流和产业成果转化,促成中介服务机构积极申报具有产业前景的科研项目。通过成立合资合作的现代服务公司,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做好引路工作,尽快形成产业优势。第三,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跨区域协同服务园,加速原创产业设计中心、信息情报服务中心、产业资源交流中心、专业认证中心的跨区域集聚,满足跨区域产业总部对高端服务业的客观需求。

(四)以嵌入外包商研发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升级

驱动产业集群向技术、知识含量较高方向发展是温州电气、泵阀和汽摩配三大产业集群产业链整合的必然选择。当前条件下,温州企业实施独立自主研发的难度较大,需要积极创新技术升级路径。邵云飞、庞博等[10]指出,通过嵌入第三方研发网络能快速实现复杂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吸收以及再造,有效降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中的风险。以技术主导产业链变革的机电装备类产业集群为例,可以采取全球化分工、区域性协作实施研发体系的嵌入。在嵌入方式选择上,温州机电类产业可以效仿台湾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通过发展与全球机电装备企业的生产外包业务,加大与发包方的协作逐渐进入全球电子产业集群价值链各环节,不断提升自身产业链治理能力来实现产业链的全球整合。在制造商与全球采购商的合作中,采购方会通过稳定、合理的订单及利润率要求制造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以确保中间产品在技术和工艺质量上的先进性与稳定性,实现提升其资产专用性的目的。随着制造商在全球供应体系中地位的提高,会适时采取产业链反向控制并逐渐扩大产品品类,形成对全球其他采购商提供服务的能力,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延展和优化。

(五)以加大海外并购力度补齐产业链短板

海外并购是快速实现产业链整合的有效途径。Pradhan[11]研究了日本制造业的海外并购后指出,针对欧美国家的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获取产业链先进技术和知识进而增强核心竞争力,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并购则可以获取产品销售市场和低成本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温州正泰集团、森马集团等通过海外并购不断优化产业链,均取得了不错成绩,但相对于周边宁波、绍兴等城市,温州在海外并购方面明显落后。为此,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实施产业链的整合。首先,出台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激励措施,在原《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4〕5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海外并购的激励对象和奖励细则,特别是要加强对海外技术和海外品牌收购的激励,以引导温州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快速提升产业链水平。其次,充分发挥全球温商资源,构建温州民营企业海外收购协助中心做好收购标的搜寻与分析,做好并购过程的协助等。再次,创设高效的海外并购融资平台,比如设立海外并购引导基金推动温州雄厚的民间资本介入海外并购,整合在温州的金融机构成立银团开展海外并购贷款等。

猜你喜欢
温州集群产业链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难忘九二温州行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