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娟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战略手段,而中国文学的输出是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国翻译界人士及文学界人士共同奋斗的目标。
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翻译是受到译者或目的语当权者的意识形态、文学系统的诗学及赞助者的操控,他认为译者在选材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作品的内在价值,而是译者翻译该作品时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及诗学。[1]文章试图从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者对翻译的操纵来分析余华八部作品在美国走红的原因。他在美国出版的大部分作品符合美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获得了以美国译者及出版社为代表的赞助人的支持,最终在美国翻译并出版,并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及较高的销量,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期待;然而余华的作品并没能完全展现中国当代人的生活及精神面貌,反之,他从先锋派作家转型成现实主义作家后的作品更多地片面强调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译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到底好不好是值得我们思索与商榷的。
书名出版时间译者出版社亚马逊评分评论人数亚马逊畅销书排名《往事与刑法》1996.5Andrew F. JonesUniversity of Hawaii51159504《活着》2003.8Michael BerryAnchor4.479323988《许三观卖血记》2004.11Andrew F. JonesAnchor3.821604309《在细雨中呼喊》2007.10Allan Hepburn BarrAnchor3.191870942《兄弟》2010.1Eileen Cheng-yin Chow& Carlos RojasAnchor4.1581068448《十个词汇里的中国》2012.8Allan Hepburn BarrVintage4.610223075《黄昏中的男孩》2014.10Allan Hepburn BarrAnchor3.838960994《第七天》2016.1Allan Hepburn BarrAnchor4.239282843
此表中的数据来源于亚马逊的北美网站(数据截止于2018年4月29日)
余华是中国当今在国际文坛声誉最高的作家之一,他在国际上的声誉甚至已经超过国内,更是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根据上表,余华在美国自199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往事与刑法》后,从2003年至2016年短短十几年间一共出版了七部作品,主要是余华从先锋派作家转型成现实主义作家后的作品。
根据勒弗维尔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意识形态被分为主流意识(社会意识)以及个人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概念信仰体系,并通过其对周围事物以及自身存在进行观察,它能影响以及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活动。[1]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历史上西方对东方的描述,“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2]这一认识是西方社会群体一直以来对东方国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即主流意识形态。如今,一方面,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崛起,开始让西方侧目,他们想更多的了解中国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西方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还是有排斥的心理,上面的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们在翻译选材时的倾向。
余华生于1960年,他的青少年时期正逢中国文化大革命,余华的大部分作品都反映了他所出生及生活的这一背景。余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时,被标注为了先锋派作家,然而从九十年代开始余华开始了转型,从先锋派作家变成了现实主义作家,他用简单的语言描写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可以说,他的作品更多描绘了中国的社会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疾苦,这更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取向,满足了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国家优于社会主义国家,而余华真正在美国的走红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余华在美国译介的八部作品大都创作于90年代转型以后,有五部的背景与内容都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设定。
《活着》描写了主人公出身富贵的福贵先后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失去众多亲人的一个又一个悲剧,最终与一头老黄牛相依为伴的悲惨的一生。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许三观在大跃进、饥荒、文化大革命的经历虽然一笔带过,但还是从这一家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许三观卖血的无奈与底层人生活的心酸。
《兄弟》上部通过主人公李光头在厕所偷看等,对性进行了描写;还有文化大革命中私刑、酷刑的滥用和人性的磨灭等残酷的社会现状;下部则描写了敢犯错误、胆大的人才能发财致富、官场上的不正之风、女性的唯利是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并未在大陆公开发行,作者用十个词汇: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草根、差距、革命、山寨描写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通过“ 山寨”“忽悠”等词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伦理道德的缺失。这本书在写作前,余华就和译者白亚仁(Allan Hepburn Barr)商定好要译成英文,因此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脑海里就有西方读者的影子。
《第七天》通过一个感人的养父与养子间的故事描绘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墓地昂贵,死不起,打工者为给女友买墓地,甘愿在黑市卖肾换钱,自己亦伤重死去;笑贫不笑娼;暴力拆迁等等。李淼(中科院研究员)曾发表《专门为老外写作》一文,指出:这是一本老外一定会喜欢的书,因为余华写的尽管曾经在西方发生过、但对多数中青年西方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现象,这些现象近年来不断在中国上演。[3]
其中,《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特别受到了英美读者的追捧,在亚马逊一度登上畅销榜单,很多西方读者认为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上面提到的五部作品或是描写了文化大革命的“非理性”“ 幼稚”,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堕落”“不正常”,恰好迎合了西方国家对东方的描述,符合他们的主流意识。
诗学是“决定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主导观念。诗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文学手法,题材,原型,背影和象征的总和;另一个是认为文学在整个社会中扮演,或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一种观念。如果有译者想让自己的作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就需要选择符合当时诗学的文本。[1]
首先,余华的作品在文学手法上符合美国读者的口味。白亚仁翻译了余华的四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黄昏里的男孩》《第七天》。他在2014年举办的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曾这样发言:“在语言和形式方面,余华的写作风格恐怕比较符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这应该是他的著作被翻译成那么多外语的一个原因。余华的作品比较精炼,也大多比较含蓄,这都是西方读者容易欣赏的特点。”[4]《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转型时期的一部作品,这一转型首先就是从语言的变革开始的。《许三观卖血记》的语言一改作者过去夸张奇崛的风格而变为平白质朴。为了接近人民的口语,作品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不用繁复华采的词汇。余华非常关注西方著名作家与作品,他也曾翻译过不少西方小说,所以他在创作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品味西方语言的味道并发现西方文学的影子。[5]
其次,从题材上看,余华的作品涉及的政治、性、暴力血腥等也和美国读者喜爱的题材不谋而合。葛浩文先生指出:美国人所喜欢的小说通常涉及性描写与政治内容。[6]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系担任副教授的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谈到为什么选中余华的作品进行翻译,琼斯教授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我最初对他写小说之前所写的短篇故事感兴趣。我认为他的小说同别的中国作家的小说非常不同,非常有挑衅力,极端的暴力,气势宏大,经常违背写作的传统。”琼斯教授说他本人非常喜欢音乐,并且对音乐和声音都很敏感。“这是我发现余华的小说很有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他的文字流畅、很有音乐性”,琼斯说余华的文字和他个人的翻译风格非常契合。“我在翻译他的作品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我尽力追求捕捉他文字中的韵律,让英文读者感受他中文直接流畅的风格”。[7]
最后,翻译余华八部作品的译者无一例外是美国高校的教授。翻译《往事与刑法》与《许三观卖血记》的译者Andrew F. Jones和翻译《活着》的Michael Berry都是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教授,翻译《在细雨中呼喊》《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黄昏中的男孩》及《第七天》四部作品的Allan Hepburn Barr是波莫纳学院的教授,《兄弟》的翻译则是由哈佛大学教授Eileen Cheng-yin Chow与杜克大学教授 Carlos Rojas共同完成的。他们的大学教授身份能够决定美国“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反映了美国文学的主流诗学。
余华简洁质朴的文字叙事风格,题材上的暴力血腥与残酷的社会现实,恰好符合了能够决定并影响美国文学的大学教授的文学价值取向,符合了译入语主流诗学的追求与主张,从而为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所接受。
如果说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赞助者则是意识形态的代表,也决定着翻译文本的选择、作品的出版。赞助者会积极宣扬那些符合他们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的作品,排斥那些会威胁到他们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背道而驰的作品。[1]
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两者的意识形态一直是相互斗争和冲突的,西方不自觉地选择了解中国这一社会主义国家不好的一面,以彰显其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此外,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看不起其他国家的文化,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韦努蒂曾指出,每年英国与美国的出版商都会到法兰克福书市或美国畅销书市,他们会卖出很多英文书籍的版权,包括全球的一些畅销书,但是他们却很少买其他国家图书的版权在他们国家出版。当他们买东方国家的图书版权时,比如中国,这些西方国家是非常挑剔的。通常他们会选择符合他们想象中的中国的这样一些图书,在这种背景下,文学评论者认为中国是充满冲突,人与人之间是邪恶的,并且贫穷落后。[8]以余华的《活着》为例,《活着》虽然由中国作家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并在1994由张艺谋导演拍成了电影,但是该电影在大陆被禁,引起了西方人的好奇,在美国受到著名的Anchor Books出版社的赞助,在美国成功译介。《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更是至今没有在中国出版,但在美国却由vintage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并成了很多美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必读书。
反观《黄昏里的男孩》一书,该书由中国新世界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发行。书里收录了余华的12篇作品,这也是白亚仁翻译的第一本余华的小说,他提到了当时翻译这本书的原因: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尝试翻译中国小说时,之所以看中了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一书,一个原因是当时西方读者所接触的中国当代小说往往有很浓厚的政治味道,突出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差异,而《黄昏里的男孩》与中国政治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内容不外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感情问题、婚姻危机、代沟等。[4]正是因为这本书只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白亚仁翻译这本书后一直没能受到作为主要赞助人的出版社的支持并出版。后来,因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在美国的走红,在该书翻译了十几年后,《黄昏里的男孩》才由Pantheon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可见这本书因为不符合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诗学与意识形态,因而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以出版社为代表的赞助者的支持。
西方读者宣称,他们反感中国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文学作品,然而西方以出版社为代表的赞助者本身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其实就有其政治目的。赞助者更希望西方读者看到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黑暗的一面,以彰显西方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因此符合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的中国文学作品更能得到西方赞助者的支持,在西方出版,为西方读者接受,然而这样的文学作品并不能完全反映并展现中国当代人的生活及精神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强力支撑。在现阶段,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发展同样重要,但是硬实力是软实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外译文学作品数量的最大化。只有在提升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的情况下,综合国力强盛了,才能让西方读者对我们的文化感兴趣,让真正反映中国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走进西方读者的世界,在西方读者面前展现一个全面、真实、强大、欣欣向荣的中国,让中国文学的输出成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