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芳芳,孙喜琢,曾舒怡,林锦春,张绍芳,唐家俊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广东省深圳市518001)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中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结束。计生工作者作为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宣传者和执行者,其工作职责也应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而转变,“二孩政策”实施前,计生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掌握育龄群众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动态情况,按时发放避孕药具;做好查环查孕的组织工作;办理独生子女优待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1]。政策调整后,根据《建议》,计生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责转变为“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其工作模式也将由“偏重于管理”转向“偏重于服务”。以再生育审批制度的执行为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取消了二孩审批制度,转而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即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只需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即可,计生工作者在执行再生育审批制度方面的工作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计生工作者的工作职责有所调整,工作量有所减少、工作不饱和,这为增加其健康促进的工作职责提供了可行性。
2015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打造“健康中国”,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促进的发展关系到“健康中国”的建设,其目的都是希望联合所有要素,为促进健康而努力。WHO对健康促进的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了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2];广义的健康促进是从社会发展层面( 经济、生产力、文化等) 和社会医学的高度将健康促进视为改变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增进健康的总体战略,它由国家和政府主导,顶层设计与策划,调动、协调各方,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全面推进[3]。由此可见,健康促进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这些工作目前主要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因为承担着辖区百姓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工作繁忙,容易忽视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加之,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限,我国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计生工作者和卫生工作者同是我国医疗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力军,两者在工作中的联系比较密切,工作内容相关性强,尤其是2013年3月,国家实施大部制改革,整合了原卫生部的职责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职责,正式组建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4],这一资源整合,使计生工作和卫生工作者同属一个行政部门管理,更利于其资源流动、工作职责调整。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计生工作者工作量减少的背景下,将计生工作队伍转型为居民健康促进员(以下简称“健促员”),增加其健康促进的工作职责,从顶层设计和制度落地的角度来看阻力较小,更加具备可行性。
计生队伍(包括网格员和计生专干)转型涉及到多部门管理、新增职责考核、补助经费等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要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租赁管理局、区编办等部门负责将健康促进纳入网格员和计生专干的工作职责中并进行考核;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辖区网格员、计生专干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工作;市能教中心和罗湖医院集团负责提供健促员专业培训;罗湖医院集团负责制订健促员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负责校准健康促进员收集资料,参与街道办事处对健康促进员的考核等。政府引导,多部门协作,确保计生队伍顺利转型。
根据WHO关于健康促进的定义,将健促员概括为:依托行政、社会、组织的力量,广泛地进行组织、协调城市街区、社区、家庭、个人及其他相关机构与部门,履行健康责任,实现群体健康,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专业工作技术人员。由计生工作者转型成功的健康促进员被纳入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健促员的工作职责归纳总结为:(1)医疗卫生政策宣传与健康知识普及,及时向辖区居民宣传周围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熟练掌握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协助开展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宣传活动;(2)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协助辖区居民填写《健康账单》,了解辖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和医疗需求,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基本情况,掌握社区家庭人口结构、重点人群卫生需求并提供针对性健康促进服务,掌握儿童计划免疫查漏补种相关信息等;(3)做好社区、家庭、个人与健康服务提供的联络者,积极组织居民接受健康教育,完成简单的健康咨询与初步健康指导,包括家庭健康环境的初步评估,如防跌倒初步筛选和协助安装;(4)协助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5)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与常识,如心肺复苏;(6)接受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定期培训和指导等。
健促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计生工作者必须参加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者方能获取证书,成为真正的健促员,为百姓提供健康促进服务。健促员培训实行理论授课、技能操作、考察实习相结合,由深圳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在全市选拔师资进行授课和训练,授课内容包括罗湖医改介绍、社康中心业务及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快乐沟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健康机能、基础急救与实操、社区常见病健康知识等,以此确保转型后的健促员的服务质量。全部课程结束后,计生工作者要经过笔试和技能考试,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成为真正的居民健康促进员,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罗湖区共有166名计生专干和1 135名网格员,2016年,医院集团以莲塘街道为试点开展健促员培训,同年7月,第一期健康促进员培训班正式开班,莲塘街道各社区网格员和部分计生专干共100多人参加了第一期培训,共115名通过考试取得健康促进员证书,这也是全国首批居民健康促进员,这些健促员现已编入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健康促进服务。2017年,翠竹、莲塘、东门、桂园和东湖五个街道全面推广计生队伍转型健促员。
计生专干和网格员薪酬待遇较低,日常工作比较繁琐,为鼓励其主动进行转型,罗湖医院集团建立经济激励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健促员的收入,例如,健促员每完成一份合格的《罗湖居民健康账单》奖励5元。在职业前景方面,现有的计生专干和网格员的职业体系不完善,缺少晋升途径,转型为健促员后职业前景更加广阔:计生工作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培训,在初级健康促进员的基础上获取中级、高级健促员的资质,等级越高的健促员从事的工作内容和享受的待遇水平越高。在获取健促员资质的同时,计生工作者掌握了部分医疗、健康知识和技能,为其选择医疗卫生行业其他岗位提供了可能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与医疗卫生行业融合,申报国家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相应级别考试,个人前景和职业生涯更加广阔。
健促员的考核工作由罗湖医院集团牵头组织实施,考核方式实行“百分制”,分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分值之和为年度总考核得分。考核内容包括《罗湖家庭健康账单》完成率、账单数据真实完整性和真实性、健康知识普及率、社区居民评价等部分组成,同时,考核办法鼓励健促员进行积极、主动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给予居民个性化健康指导、利用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排除居民健康安全隐患等人员,在考核中给予加分,并且加分幅度不封顶。
2015年,罗湖区推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改革的重点是做实、做强社康中心,转变居民对社康中心的认识,实现由不相信到相信、再到信赖和依赖的转变,进而实现分级诊疗水到渠成。但在改革的实践中,发现居民认识和态度的转变非常困难,传统的扫楼式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导致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抵触和反感,不利于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居民健康促进员的诞生正如架起一道桥梁,打通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计生工作者长期在一线、在居民身边工作,其工作职责决定了经常要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模式已深受居民认可,对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也更加了解,具备了这些优势,计生工作者转型健促员后,无形之中拉近了居民与基层医务工作者之间的距离,有了健促员做“润滑剂”,居民更容易接受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系列健康服务。一方面,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接受度提高,社康中心诊疗量显著上升,2017年上半年全区社康中心诊疗量为173.95万人次,较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4.92%;其中,集团举办社康中心诊疗量为89.75万人次,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3.68%。集团举办社康中心2017年上半年诊疗量占医院集团总诊疗量的42.59%,较2016年上半年上升5.72%。另一方面,助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地,健促员的桥梁作用,加之信息化带来的多渠道、便捷化签约形式,截至2017年6月底,罗湖区共有53.17万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促进,从微观层面上看,是公民个体的健康管理问题;从宏观层面上看,是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实践证明,如果健康促进做得好,可以控制75%以上的健康影响因素,大大提高居民寿命[5]。健康促进员的诞生,大大充实了健康促进工作力量,在此基础上,罗湖区政府出台了《深圳市罗湖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行动计划(2016—2020年)》,建立起“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和健促员,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掌握率,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降低传染病、慢性病、新生儿缺陷、晚期肿瘤等疾病发病率。这完全符合《2030 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简称《上海宣言》)提出的健康促进优先领域——健康共治,是指中央及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工作方式引导社会、企业和公众为了健康和福祉而共同采取的行动[6],符合新时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2016年,在健促员的协助下,社康中心通过讲座、义诊、宣传栏、上门宣教、遵医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及工厂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共开展各类健康活动356场次、健康讲座307场次、更换宣传栏268期、免费预防接种114 271人次、老人免费健康体检18 816人、产后访视11 404人次等,辖区居民的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降低,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癌症的早期发现率提高。居民对社康中心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2016年社康中心的患者满意度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