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卉
(云南省德宏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 德宏 678400)
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需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种类、生长繁殖的条件、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及无菌操作的有关知识等[1]。而标准菌株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作为对照菌株、检验培养基的性能、检验试剂的质控菌株以及检控仪器设备性能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2],正确有效地使用标准菌株是做好微生物检验的根本,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基层实验室对于标准菌株的正确有效使用还存在一定问题。
国内标准菌株的较详细背景资料包括标准菌株培养图像资料都已汇编为《培养基质控与图解》一书,给鉴定工作者提供了准确、详实、直观的标准菌株的培养特性。标准菌株的培养特性就是指标准菌株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的表现出的特殊的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3]。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培养基得到了应用,相对应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一步更新,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可能得不到及时学习,本文对本实验室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标准菌株的培养特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以便为后续企业培训及单位新进人员培训提供帮助。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均需进行定期检定和功能核查。各仪器基本信息如下:①电子天平,型号为PL4002-IC,生产厂家为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②净化工作台,型号为SW-CJ-1FD,生产厂家为苏州净化设备厂。③生物安全柜,型号为BSC-1000ⅡA/B3,生产厂家为吴江市华兆净化设备有限公司。④高温消毒灭菌器(接种环灭菌器),型号为HKM-9802A,生产厂家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⑤高压灭菌器,型号为VX-100,生产厂家为德国SYSTEC公司。
标准菌株是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微生物检测冻干质控菌种,将其作为0代菌株,按照说明书及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对标准菌株进行了复苏、验证、保存、传代,将传代至3代的工作菌株制备工作菌悬液备用。各标准菌株的基本信息如下:①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149002,其他中心编号为ATCC25922,批号为B0067B。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15009,其他中心编号为CMCC(B)50071,批号为B0052B。③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num),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15013,其他中心编号为ATCC14028,批号为D0032B。④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19005,其他中心编号为CMCC(B)51572,批号为B0085B。⑤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23004,其他中心编号为ATCC6538,批号为B0061B。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23001,其他中心编号为ATCC25923,批号为D0026B。⑦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23011,其他中心编号为CMCC(B)26069,批号为B0056B。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β),菌株标准编号为FSCC225016,其他中心编号为ATCC21059,批号为B0081B。
整个实验过程所使用的各商品化培养基均从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均按照标准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进行了验证。培养基信息如下:伊红美蓝琼脂(EMB),生产批号为170707;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生产批号为170603;亚硫酸铋琼脂(BS),生产批号为170309;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生产批号为170221;HE琼脂,生产批号为170315;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生产批号为170714;麦康凯琼脂(MAC),生产批号为170417;血琼脂平板,生产批号为180308;Baird-Parker琼脂(BP),生产批号为170323;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生产批号为180412;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180416。
按照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标准,培养条件均为(36±1)℃培养24~48 h(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厌氧培养),8种标准菌株革兰氏染色结果、8种标准菌株在11种商业化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及生长指数G(半定量测试)结果如下。
(1)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菌。①EMB:圆形紫黑色菌落,带有明显绿色金属光泽,G=14。②VRBA:圆形紫红色菌落,周围有明显的红色胆盐沉淀环,G=13。③BS:圆形棕色菌落,部分抑制,G=1。④XLD:圆形黄色菌落,部分抑制,G=3。⑤HE:圆形桔黄色菌落,周围有胆盐沉淀,部分抑制,G=4。⑥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圆形蓝绿色菌落,G=9。⑦MAC:圆形粉红色菌落,周围有胆盐沉淀环,G=16。⑧血琼脂平板:圆形乳黄色菌落,G=16。⑨BP平板:圆形黑色菌落,部分抑制,G=1。⑩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被抑制,G=0。⑪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淡黄色菌落,G=16。
(2)伤寒沙门氏菌CMCC(B)50071,革兰氏阴性短杆菌。①EMB: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2。②VRBA: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2。③BS:圆形黑色菌落,带金属光泽,周围培养基呈黑色,G=15。④XLD:圆形粉红色菌落,带黑色中心,G=16。⑤HE:圆形蓝绿色菌落,黑色中心,G=16。⑥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圆形紫红色菌落,G=14。⑦MAC:圆形浅粉红色至无色菌落,G=10。⑧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⑨BP平板:被抑制,G=0。⑩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被抑制,G=0。⑪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3。
(3)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革兰氏阴性短杆菌。①EMB: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4。②VRBA: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1。③BS:圆形黑色菌落,带金属光泽,周围培养基呈黑色,G=16。④XLD:圆形粉红色菌落,带黑色中心,G=15。⑤HE:圆形蓝绿色菌落,带黑色中心,G=16。⑥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圆形紫红色菌落,G=16。⑦MAC:圆形浅粉红色至无色菌落,G=11。⑧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⑨BP平板:被抑制,G=0。⑩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被抑制,G=0。⑪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
(4)福氏志贺氏菌CMCC(B)51572,革兰氏阴性杆菌。①EMB: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2。②VRBA: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9。③BS:圆形棕色菌落,部分抑制,G=3。④XLD:圆形粉红色至无色菌落,G=10。⑤HE:圆形绿色菌落,G=10。⑥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圆形无色菌落,G=13。⑦MAC:圆形无色至浅粉红色菌落,G=16。⑧血琼脂平板:圆形乳白色菌落,G=16。⑨BP平板:被抑制,G=0。⑩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被抑制,G=0。⑪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2。
(5)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①EMB、VRBA、BS、XLD、HE、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MAC:均被抑制,G=0。②血琼脂平板:圆形金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③BP平板:圆形黑色菌落,有混浊带和透明圈,G=16。④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圆形金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⑤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金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
(6)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①EMB、VRBA、BS、XLD、HE、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MAC:均被抑制,G=0。②血琼脂平板:圆形金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③BP平板:圆形黑色菌落,有混浊带和透明圈,G=16。④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圆形乳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⑤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淡黄色菌落,β-溶血环,G=16。
(7)表皮葡萄球菌CMCC(B)26069,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①EMB、VRBA、BS、XLD、HE、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MAC:均被抑制,G=0。②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③BP平板:圆形黑色菌落,偶有混浊带和透明圈,G=14。④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⑤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白色菌落,G=16。
(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TCC21059,革兰氏阳性球菌,短链状排列。①EMB、VRBA、BS、XLD、HE、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MAC、BP平板:均被抑制,G=0。②血琼脂平板上为圆形灰白色菌落,β-溶血环,G=9。③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圆形灰白色菌落,β-溶血环,G=14。④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圆形灰白色菌落,β-溶血环,G=13。
不同培养基由不同的成分配比而成,不同的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的维持培养基渗透压,有的维持缓冲体系,有的是凝固剂,有的提供特殊的生长因子,有的观察特殊现象(透明圈、沉淀环、溶血反应),有的作为抑菌剂和pH指示剂,有的产生硫化氢,有的成分(指示剂)抑制其他不同类细菌生长等。这些鉴别培养基根据不同的细菌与各种成分的反应现象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培养特性,菌落形态特征就是直观的表现。包括细菌是否发酵分解乳糖、木糖、蔗糖等糖类,是否产酸,是否与指示剂结合形成特殊性状或变色,是否产硫化氢,能否利用赖氨酸等。
实际检验工作中,注意事项如下:①以上菌落形态特征是已验证标准菌株的典型特征,如果实际样品检验做到平板分离培养这一步,形态特征只是初筛,一旦有可疑或典型菌落必须要作后续各种鉴定实验才能最终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该种细菌。②按照标准,实际样品分别做各种细菌检验时并不需要所有平板都涉及,本文将所有菌株在所有平板上都培养,旨在进一步了解各种可能性。③本文中对培养基进行半定量测试时获得的生长指数G仅代表当批标准菌株及当批培养基的特征。
综上所述,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标准更替,检验技术不断更新,商品化培养基的生产使用日趋成熟,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也逐步标准化、规范化,检验人员对相应标准菌株的培养特性的掌握程度对判断结果及是否进行后续其余鉴定实验至关重要,通过对标准菌株的培养特性的直观准确的了解,结合实际样品检验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验人员要正确有效的使用好标准菌株,将食品微生物检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