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敏
(1. 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72;2. 贵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全方位服务化状态,服务成为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与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1]。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2]。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个专业都在致力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加强。其中,由于各领域国际间交往的增多,各个学科人才的外语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关注焦点。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本文所探讨的“外语社会服务”,是指行为主体以外语文字或内容为主体来满足社会需求或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行为或活动,包括为物质生产提供的服务,如信息传递、科技咨询、劳动力培训等,也包括社会性服务,指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行与协调发展提供的服务,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
搜狐教育针对2015年六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农林类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趋多元化,除了农林牧渔业对口专业外,也有较多学生选择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公共管理等行业[3]。行业选择的多元化、英语的广泛应用以及通过服务社会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要求共同决定了英语对于很多农林类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传统的农林院校英语教学基本上仍遵循通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农林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学科差异,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特色,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就业需求,不利于农林类毕业生入职后用英语服务社会。因此,本文选取农林类毕业生作为调查研究的主体对象,分析讨论农林类毕业生入职后使用外语进行社会服务的情况,并据此反观大学期间农林类学生的外语教学,为改进外语教学,提高农林类学生外语社会服务意识及能力提供参考。
自2016年6月开始,对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6所高校的农林类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属不同专业的历届毕业生,工作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岗位各不相同,地理范围覆盖河南、江苏、甘肃、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工具为自行设计的问卷表, 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毕业时间、最高学历)和 16道选择题(部分可多选)以及5道开放性问题。内容包括工作岗位、单位属性、所获得的英语证书、英语面试情况、工作单位对员工的英语要求、薪资和英语水平的关系、使用英语频率、工作中英语使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最需要加强的外语能力、英语水平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
调查问卷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先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在受试者反馈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反复修改, 以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效度及信度。本次调查通过问卷网发放和回收问卷,之后又对一些参加调查的受试进行了电话访谈,访谈属于个案研究阶段,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受试的真实想法并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相互补充印证,使调查的结论更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本次共发放问卷表450份,回收416份,在404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63%,女性占47%,本科学历的占59%,硕士学历的占24%,博士学历的占17%。农林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分以下几种:继续深造8.8%(读研读博);高校17.5%(例如河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大学等);企业27.4%(农资企业、种子公司、双汇集团等);外企10%(例如陶氏益农、麦肯公司、孟山都公司等);事业单位12.3%(各地农委、农科院、进出口检疫局等),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比如农村电商2.8%。除此之外,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毕业生(31.2%)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进入互联网、法律、财经、管理、党政机关等行业,总的说来,农林类毕业生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就业趋势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
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四年大学熏陶,很多同学都有较深的农业情结,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愿意安心搞学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解民生之多艰。农业、林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水平总的说来偏低,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和容纳量有限,这是造成相当多一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以外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数据显示,70.59%的受访者获得了CET四级证书,35.29%的受访者获得了CET六级证书。单位对员工入职时外语水平要求的数据如下:没有要求(46.47%),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31.26%),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22.27%)。求职面试时,有33.53%的受访者参加过有英语交流环节的面试,66.47%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57.59%的受访者表示,单位的薪金和英语水平没有直接关系,32.46%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的联系,9.9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单位薪金与英语水平关系紧密。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性质和岗位的需求。另外,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英语水平较高(通过CET4、6 级)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外企,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占一定的比重,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单位对英语重视程度及英语在这些单位的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掌握外语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体现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随后的访谈中,一些毕业生表示,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制约了他们进入外企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他们最终选择了民营企业。
工作中使用英语情况如下:完全不使用11.76%,很少使用52.94%,有时使用17.65%,经常使用11.76%,几乎每天都使用5.88%。在工作环境中,英语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口语交际43.72%、英语书信、电子邮件交流18.47%、英语书籍杂志阅读13.63%、资料翻译24.18%。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岗位对英语技能有不同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总的说来,与行业相关的听说和阅读能力比较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较高重视。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英语要求是讲究“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学有所用”和“术有专攻”[4]。调查结果与《大学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全面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相一致。数据还表明,有多达35.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收益很少,主要得益于工作实践,这从侧面印证了王银泉的观点,即很多优秀的人才的外语能力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目的明确的自我补课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磨练提高的[5]。因此,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数据进一步显示,有64.71%的受访者认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最为重要。英语使用方面最大的困难或最薄弱的环节,65.37%的受访者认为是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可否认,英语始终是用来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听说作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两大部分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工作环境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技能是口语。蔡基刚[6]认为,当前英语教学最突出而又常被忽略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7]英语使用与否主要取决于单位性质和工作需要,虽然不同行业对员工的英语水平有不同要求,但显然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加强英语基础和听说技能是不变的法则。
在职业发展方面,94.71%的受访者认为,英语水平的提高能够帮助他们获益,具体获益体现在以下方面:工作质量或效果的改善(38.36%),工作业绩提升(21.51%),获得进修机会(26.04%),获得晋升机会(14.09%)。调查发现,英语对薪资收入、职位升迁、未来发展影响很大,说明英语水平对职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与国际接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和国际业务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外语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因此,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求职、就业、加薪和晋职必备条件和重要助力。
随后的访谈中发现,即便是在对英语没什么要求、薪金同英语水平没有多大关系的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同样认为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其职业发展。有受访者明确表示,听力和口语表达这两部分的短板使他错失了一些机会,影响了其毕业后的工作发展。分析其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定程度上各行各业都需要精通外语的人才,即使不是当前急需,外语仍然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储备。因此,即使是暂时在工作中不需要使用英语或使用英语机会较少的受访者也意识到,在合适的时机下,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帮助凸显职业竞争优势,更容易获得晋升、进修的机会。这些充分体现了英语重要的隐性功能。
受访者根据就业后具体工作需要和实践情况,反观在校期间的学习,对学校开设的各种英语课程及相关安排的满意度的数据如下;比较满意(41.18%),不满意(47.06%)),非常不满意(11.76%)。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与实践和实际应用脱轨;口语锻炼的机会太少。
受访者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应加强口语和听力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学英语课结束后,应继续开设拓展类英语课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有英语演讲、影视欣赏、英美社会文化、学术英语、专业英语等;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努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实践活动,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服务,提高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
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长期以来,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对象,大都采用传统、被动式的大众化英语教学,不考虑实用性,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目标,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农林院校而言,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兴趣不高等问题,而且由于“农业”定位的影响,农林院校英语教学经常处于边缘化地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因此外语教学应以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核心,因材施教,主动开发学生个人的英语学生潜能,“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虽然农业、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但农业、林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为了推动农业、林业向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农林院校应当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高级农林科技人才。
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他们希望大学英语学习进入一个比较高的学习阶段,即提高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日常交际能力和学术交际能力。因此,农林行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不宜再搞“一刀切”,即不能对不同学科或专业实行统一的标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打破原有的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单一目标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目标和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除在基础学习阶段统一设置课程外,在后续学习阶段应开设更多的语言技能、语言运用和文化类选修课程以及各专业( 学科) 的英语文献阅读、写作和翻译课程。在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应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原则,以完善适合各校自身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应提倡多元化外语教育模式,农林类各高校应结合自有优势,发挥农林类特色,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基于个人兴趣爱好、为将来适应某些工作和岗位的一种主动性选择。
本次调查发现,农林类毕业生广泛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实际工作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最为重要;英语使用方面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听力和口语;虽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对员工的英语有较高要
求,但英语已成为求职、就业、加薪和晋职的重要助力,英语的隐性功能不容小觑;农林类毕业生使用外语服务社会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此外,各农林院校也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现状,学校、学院管理者、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明确学生的需求和农业发展的需求,调整外语课程设置,与实践和实际应用接轨,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明确自身的定位,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确立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增强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与职责。
[1] 孙希有.服务型社会的来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 张阳,罗承选. 大学第四功能之辩[J].高教探索,2009(1):14-17.
[3] 搜狐教育.2015六大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哪儿?[DB/OL].[2016-07-18].http://learning.sohu.com/20160115/n434678788.shtml.
[4] 刘国生.从高职毕业生英语使用情况调查看英语教学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155-157.
[5] 王银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外语,2013(2):15-24.
[6] 蔡基刚. 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33-40.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