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飞,朱 斌,王高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010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执业兽医考试制度,并从2011年开始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兽医全科类和水生动物类,预示着我国的执业兽医制度向前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该制度的实施不仅对规范我国兽医从业制度,加强动物性疫病的防控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将缩小我国兽医管理制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2]。如何适应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以及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水产养殖学以及水产动物医学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应变能力,为培养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对水产相关专业课程的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鱼类药理学是研究渔药与水产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原理和规律的一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基本理论。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发展以及继续深造学习。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4版)中,将鱼类药理学单独开课,目的不仅是为了有利于培养水产养殖专业拔尖创新性和复合型应用人才,也是为了适应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目的和要求。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基础、预防、临床和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包括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10门课程。其中鱼类药理学作为水产药物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考试的重要科目。就考察内容来看,鱼类药理学所涉及的考点占到整个考试近10%,覆盖了该门课程的大部分章节,知识点众多;且考题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除考察考生的基本知识点,还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由此可见,该门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教学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技能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能否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以往鱼类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且难以记忆,学生学习枯燥、兴趣不高;同时,课程实验和实习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临床实践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改革鱼类药理学的课程体系非常有必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掌握和理解该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满足未来工作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需要。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素材[3]。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鱼类药理学(杨先乐主编)是当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指定教材,该教材全面吸收了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来鱼类药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详实、系统、新颖,几乎囊括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水产药物学相关的所有考点。但知识面广、考点众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笔者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了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同步调整,重点讲授考试中易出现、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概念,同时侧重重点和难点教学。围绕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3个层次的划分,即“掌握”、“熟悉”、“了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鱼类药理学总论为例,第1章鱼类药效学、第2章鱼类药动学和第5章影响渔药作用的因素和合理用药属于第一个层次,这部分内容为讲授核心部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全方位掌握所学内容;第3章鱼类毒理学属于第二层次,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要求学生对部分内容理解并记忆;第4章渔药耐药性的产生与控制以及第6章鱼类药理学实验方法属于第三层次,这部分内容往往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不体现,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以引导为主,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加强对知识点的了解,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由于鱼类药理学知识点众多且相对零散、枯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感到索然无味,影响教学效果;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察考生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2.1 利用多元化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最活跃的学习动机[4]。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引入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教师从纯粹的主导者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初步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5]。课堂教学利用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图文并茂真实生动地将枯燥难懂的鱼类药理学知识点展现出来。例如,鱼类药理学第4章的内容涉及渔药耐药性的产生与控制,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展示渔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以外,还在教学平台上引入了BBC纪录片-战胜超级细菌(defeating the superbugs),让学生理解耐药性产生的危害以及未来控制耐药性的方法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起来省时省力,易于理解,印象深刻,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希望充分利用时间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但过多的讲授导致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过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平台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也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最新状况。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中很多难以消化吸收的内容,并能随时和教师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根据需要查阅相关的教学材料,从而使学生“自由、个性化”的学习。
2.2.2 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为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利用实际生产中的临床案例开展讨论式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或历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试题选择案例进行讲解,并提出关键性问题,引入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线上或线下讨论,提出各自选用的药物及理由;同时,设计一些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延伸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检索中英文文献,从中收获知识并提高自学能力[6]。例如,在讲授鱼类药理学第8章抗寄生虫渔药的内容时,通常先展示临床案例,通过病例的症状、病因等分析如何合理选用药。案例式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鱼类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综合设计型实验。此外,充分利用课题组的科研优势,对鱼类药理学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例如,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基于水产动物病害预防与控制课题组的疾病模型(鱼类单殖吸虫、多子小瓜虫传代模型以及病原菌感染模型)开设的。首先将实验模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防治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现有治疗方案的改进等过程进行实验,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科研思维、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总结、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要参考[3]。鱼类药理学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程作业、课程讨论以及实验成绩, 而终结性考核以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创建学生电子档案,记录在线学习过程(如学习时间、学习资源点击率等),学生在讨论区的发言和在线自测等情况形成系统评价,将系统评价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鱼类药理
学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水产养殖专业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应变能力。然而,由于鱼类药理学开课时间短,加上课程所含的知识点众多、零散,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综合要求高等特点,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1] 刘志宏,王海波,李华,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5-8.
[2] 左伟勇,孟婷,刘莉,等.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导下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畜牧与兽医,2012,44(6):88-90.
[3] 董学兴,吕林兰,黄金田,等. 水产药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1(23):152-152.
[4] 慈薇,李艺华,李琳. 基于自主学习的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J]. 药学教育,2017,33(4):20-24.
[5] 杨文婷,何伏刚. 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 基础教育,2008(6):63-66.
[6] 廖晓萍,孙坚,刘雅红. 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兽医杂志,2016,52(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