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分析研究

2018-02-13 01:26程晓军李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微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

程晓军 李由

摘要:“微时代”是对当下媒体传播形态的客观描述,在这一环境下,高校的话语权逐渐旁落,其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也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同时根据当前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话语权构建的思路与渠道。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098-03

引言

在十九大期间,习近平主席做出了重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指示,并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建理论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支点。当前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话语权的旁落是阻碍思想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构建内部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高校应当利用更为有效的手段,加强话语权建设,从而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转变。

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与特征

高校的教学工作往往会围绕某一思想体系开展。在当代的西方高校中,“存在主义”成为了组织教学的基础理论,并使学生将该理论视为“普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汉代就组建了类似现代高校的“太学”,并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学的核心理念。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导了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并逐渐将社会主义等“左翼”思想融入到高校的理论建设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更加统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逐渐丢失,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偏离。大学生群体将成长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将会对其成长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而在“微时代”重构高校的话语权,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先决条件[1]。

二、高校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建构的现状

1.话语权的转换

当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已经发生转变。在网络媒体尚未普及前,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高校管理层的手中。这一时期,学生通常会通过高校的思政课堂或图书馆等渠道获取信息。同时,这一时期的媒体报道较为严谨,主流媒体的报道视角与高校的信息输出保持了较高的统一性。由于有效地掌握了话语权,高校的思政部门保持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宣传信息高度统一,学生的意识形态保持了较强的先进性。但隨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这一情况逐渐发生了改变。

在“微时代”,媒体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小规模、“云结构”成为了新时期媒体的主要特征[2]。在这一背景下,媒体信息的审核工作更加宽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越发模糊。同时,新媒体的报道内容获得了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每日浏览手机媒体发布的信息,也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日常习惯。另外,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形式更加丰富,立体化、多视角的报道方式对于青年群体更具吸引力。因此,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的新媒体已逐渐掌握了高校信息宣传工作的话语权。

2.新媒体的意识形态

互联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推进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流群体,是刚刚脱离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左翼青年”。因此,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就被融入了反体制、浮夸、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这部分意识形态也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得以体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普及,众多由跨国资本投资的网络媒体逐渐掌握了网络平台的话语权。加之苏联刚刚解体,西方的意识形态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宣传的“普世价值”,这一问题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新媒体获得了我国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网络媒体不同,新媒体并不关注报道内容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具体的工作中,其通常会将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并在现实社会或其他媒体中寻找“爆点”。通过这样的运营方式,新媒体往往可以获得快速的发展与更多的关注。在这一运营方式的影响下,新媒体常常会主动挑起社会的敏感话题,并将零碎的传统观念与西方理念混入其中。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水平普遍不高,在看到具有煽动情绪的报道后,其往往会失去客观的分析能力,意识形态也将随之转变。

3.话题引领的现状

在构建话语权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关注点,并将思想类的话题融入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校中,教师常常会邀请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方面的话题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各抒己见,并为我国的思想建设提出建议。在进入到90年代后,多数高校将意识形态作为禁忌话题,并将某些模糊的价值观认定为标准答案。意识形态或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避而不谈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一环境下,大学生逐渐将互联网作为此类问题的讨论平台,并与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渐脱轨。

在当下的高校中,意识形态教育得到了更高的关注,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不够明显。首先,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轨。例如,在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革命先辈的事迹缺乏足够的了解,并难以对此类教育产生共鸣。其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不及时。思想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当下的现实问题相连接,但由于部分高校组织工作的效率不高,其思想教育往往滞后于实际环境的变化。再有,部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不够频繁,以至学生的思想难以得到触动。

4.回避困难问题

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部分高校存在回避困难问题的情况。近年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部分问题会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给在校学生,不解答这部分问题,学生的意识形态难以得到转变。但在具体的工作中,部分思政教师并不具备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以至学生的意识形态无法得到发展。同时,部分教师对于此类问题存在畏惧感,并误认为无法准确传输相关答案,可能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因此,为了避免麻烦,部分教师刻意回避网络中的负面报道,以至其更加猖獗,学生的主观判断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引领。

三、“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思路

1.将意识形态管制转变为意见引领

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将管治作为主要手段。我国社会人口众多且地域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的教育理念会将“以管促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网络技术普及前,教学信息的输出渠道较为单一,传统模式的管理效果也较为明显。但在新时期,媒体渠道极为复杂,传统的教学理念也被逐渐淘汰,因此我国高校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治学模式,并将意见引领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方式。例如,高校可减少意识形态类别的考试,并积极组织思想教育研讨会,从而使意识形态教育获得新型平台。

同时,高校可将庞大的思想体系拆解提炼,并以“微输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微输出”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为学生施加细微且不间断的影响[3]。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意识形态教育将被包含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稳步转变。例如,高校可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文科教育中,从而使该思想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其知识的输出量也将得到增长。同时,部分高校也可将社会主义实践融入到高校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重构高校意识形态

我国当下社会的意识形态较为混乱,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多次做出了重构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指示,并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建理论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支点。我国高校应当牢牢把握新时期思想建设的总脉络,并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要以科学的手段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即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并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我国高校应当认真学习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在十九大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作为构筑民族文化自信的主要工具,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可被提炼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君子的品格,这一要求可被转化为大学生的人格建设。其二是格物致知的终极追求,这部分内容可用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其三是与自然相结合的审美视角。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国大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环保理念都将得到发展。其四是大一统观念的影响,通过转换这部分理念,学生的文化认同将得到加强[4]。

3.有效引领思政话题

在当下的高校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思政话题的引领者,其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动情绪以及给出答案的模式,将负面的意识形态引入到校园中。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话题引领机制,以改善高校的舆论环境。例如,高校可通过网络媒体寻找时下的热点话题,并将该话题引入到高校的媒体平台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关注点将得以聚焦,高校也将与社会媒体建立话题对接。之后,高校可邀请学生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供评论稿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學生将与高校的媒体平台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最后高校可通过该平台推广正确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转变。

再有高校可将新媒体密集炒作的话题进行提炼,并将其转换为学校的热点话题。同时,高校可组织思政教师对该问题的脉络、结论以及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结论。具备条件的高校也可利用网络平台与社会知名自媒体进行辩论,从而使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社会中的负面现象。社会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为居民提供某一项福利的同时,其必然会失去其他层面的利益。但我国的自媒体往往不愿利用这一视角客观看待问题,并片面强调损失部分的重要价值。这样的报道视角将无法经历时间的考验。

4.积极解答困难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刻意回避困难问题,以致学生的意识形态难以得到转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采用更为积极的方法,并为思政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培训平台。例如,高校可邀请该地区党校对本校的思政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该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得到加强,并掌握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视角。同时,高校也可在本校举办意识形态问题的研讨会,并邀请知名学者与本地区高校教师共同参加。在这一过程中,该校的教学水平将得到提高,经过长期的积累,其也会成长为本地区的理论研究中心。

在解答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考理论,并帮助学生将这部分理论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例如,在解答有关“强拆”等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所有权限制”这一司法理论引入到教学中。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极为复杂,公共服务越发重要,因此在保护公共利益的过程中,私权利必将得到限制。以该理论为基础,帮助学生重新审视“强拆”等社会问题,可使其寻找到更为合理的答案。

四、“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渠道

1.建立高校的“微媒体”平台

在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深刻把握“微时代”的发展特征,并邀请学生共同打造“微媒体”平台。高校的“微媒体”应具备网络时代的媒体特征,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为该项工作编列预算,并设立独立的部门。该部门可依托高校提供的配套设施,建立校园网站、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以及不同类别的微信交流群。在具体的应用中,校园网站应作为该校的主流媒体发布“官方意见”与重要文件。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管理者可利用其信息形式多样的优势,发布校园的生活信息并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在手机APP的使用中,管理者可将其打造成远程学习软件,并在学习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管理人员可建立不同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或交流群,并将其打造成聚集小众群体的交流平台。

2.创建具有“微时代”特征的学生社团

在构建高校话语权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开展工作的主体,并邀请学生组建具有“微时代”特征的学生社团。例如,高校的思政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组建“红色教育”社团。在具体的工作中,该社团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宣传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同时,针对素材积累较为成熟的社团,高校可为其提供红色事迹展览等活动,从而使该社团的工作得到支持。再有高校教师应当给予该社团足够的理论支持,并帮助其在“微平台”中发布更具新意的信息,从而使其吸引到更多的关注。通过学生社团的工作,高校的宣传渠道将得到拓展。

结束语

在“微时代”,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因此,高校应当积极邀请学生共同建造“微媒体”平台,并在该平台中逐渐积极引入社会热点话题与校园生活话题,从而使学生的关注点得以聚焦。同时,高校应当与地方党校建立工作对接,并邀请党校教师对本校的思政工作进行指导,从而使相关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徐海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6):21—27.

[2]刘佳,陈培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微信建设现状与思考——以湖北省7所高校共青团微信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7—23.

[3]冯曦鹏,何云峰,王静,杨雅斯.基于高校场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16(2):25—28.

[4]朱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创新——基于消费主义视角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6):83—88.

猜你喜欢
微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