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奕,杨 波,杨 艳,李蕴伟,王 攀,谭 艳
军队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简称“总医院”)是军队区域医疗、科研、教学中心,是区域卫生人才的培育中心。为贯彻军地融合式发展策略,总医院均与医学院校建立有教学合作关系,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培养医学人才。总医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非直管附属医院,在面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深化医教协同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内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如何持续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所有军队医院教学管理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本研究简要阐述新形势下总医院开展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并初步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举措。
1.1 外部环境
1.1.1 面对军队联勤保障体制改革的全面调整 现在军队改革正在进行,重新划分战区和改革联勤保障体制。总医院作为军队单位,同样面临军队改革的新形势,包括停止对外有偿服务、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加大卫勤能力建设和卫勤保障体制改革等。随着军队医院任务的综合性不断增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不断增加,对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总医院的卫勤保障任务将更多,从而导致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会更少,举步维艰的教学工作将更加难以开展。
1.1.2 面对地方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 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教研[2014]2号《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总体目标:到 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毕业后教育得到普及,继续教育实现全覆盖[2]。现代医学教育全面深化和推进,医学院校面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规范的标准。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和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总医院也面临着建设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教学制度、专业的师资队伍、规范的教学活动等严峻挑战。
1.2 内部环境
1.2.1 医疗卫勤任务多 一方面,医院临床教师始终是把医疗工作放在第一位,存在“重医疗、轻教学”倾向[3]。临床教师作为医生承担大量的临床医疗任务,住院总、值班等医疗工作占用教师大多数时间。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军队规模和体制编制有了很大的调整[4],军人干部将承担更多的卫勤保障任务。这样使得军人临床教师难以两头兼顾,面临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更规范化的诊疗程序、更严格的军事任务,他们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医疗工作和卫勤任务上,导致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减少。
1.2.2 教师队伍不稳定 面对军队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形势还不明朗、改革方案不确定等局面,临床教师面临多种选择问题。由于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对教学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而临床教师大多未受过专业培训,很难抽出时间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时深感力不从心。由此,导致医院临床教师数量有所减少。
成都军区总医院现阶段与10所医学院校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承担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在面临以上问题时,通过教学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学员能力提升3个方面采取的多种措施,解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教学制度建设
2.1.1 教学制度汇编 各医学院校对学员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对教学医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此,医院根据各院校的培养方案,结合医院实际,完善了涵盖多层次的教学制度,装订成册印发科室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结合院校最新要求,每年对教学制度进行修订,并征求教师意见。在按照学校教学要求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考虑临床教师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1.2 教学激励体制 学校对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一定的教学课时费,医院为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积极采取有关配套措施。一是给予教学课时费补助,在充分了解国家政策,结合军地兄弟单位发放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医院办公会充分讨论,对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教师,依据院校教学课时费发放标准给予1∶1补助。二是将教学工作数质量纳入职称晋级考评,根据晋职晋级考评标准,将教学工作数质量纳入其中,总分500分,其中80分用于考评教师教学工作数质量。2015年,教学数质量考评标准为11项。运行1年后,将考评标准修订为教学公共部分、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等5款26项52小项。三是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和科室,通过日常教学督导、学员满意度调查、院校课程成绩反馈,评选教学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在年度教学表彰大会上进行奖励通报。
2.2 师资队伍培养
2.2.1 青年教师培育 医院自2008年开始制定,青年教师培育管理办法,每年下达青年教师培育指标,对新分配和新入院的医生进行系统性培训,邀请专家进行师德师风、思想政治和教学基本方法的培训,从中遴选40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1年的专项培训,由科室优秀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科室教学任务。通过几年的培育,全院共培育青年教师200余人,现已开始承担一线教学任务。
2.2.2 骨干教师培训 医院着重对专业能力强、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将骨干教师派送参加院校师资培训、国家医学教育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技巧,回院后组织医院教师培训,将教学方法技巧传授给全院教师。近年来,每年均组织50余人次参加各院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选派1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学习PBL、CBL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2.2.3 教学能力竞赛 为检验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医院组织开展教学能力竞赛,采用理论授课进行评比打分,邀请医院和学校专家担任评委,对每位参赛教师进行点评。参赛教师在和本院教师交流的同时,通过专家点评学习教学方法和技巧。医院自2016年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全院共计100余名教师参加,20余名教师进入全院决赛,两名教师代表医院参加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2.2.4 教学课题研究 为加强医院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医院设立院级教学研究课题,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每年立项教学研究课题5~10项,医院对立项的教学课题匹配2~5万元经费用于研究,并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良好的,推荐纳入医学院校教学研究课题。
2.3 学员能力提升
2.3.1 职业素养 医学职业人文素养在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5],由于各医学院校培养方案的不同,来院学习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为提升学员职业素养,医院对来院学员组织岗前培训,宣讲医院学员管理规章制度,培养学员医德医风等职业道德。作为军队医院,还对学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组织准军事化训练,通过队列训练、内务整理等,提升学员素质能力。
2.3.2 专业水平 刚入院学员专业知识仅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医院组织实习生参加手写大病历展评,抽选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手写大病历,由教师进行评选,将优秀和缺陷手写大病历通过展板形式向全院学员展评。同时重点强调带教教师对学员“放手不放眼”,让学员有更多的动手能力。
2.3.3 操作能力 医学专业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临床技能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点[6]。医院2015年改建临床教学中心,每年投入200余万元购买训练模型,基本建成涵盖内科、外科、妇产、儿科、急诊等临床技能培训室。医院拟制全院临床科室培训计划,组织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学员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和模拟考核,邀请临床骨干教师对学员进行临床技能专项培训,临床教学中心面向全院临床科室和学员开放,医务人员和学员均可到教学中心进行操作练习,不断提升学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自临床教学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医院已累计进行200余次临床技能培训,培训人数4000余人次,基本覆盖全院医务人员和学员。
3.1 配合院校圆满完成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 近几年,通过各项举措提升教学质量,医院顺利通过成都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和临床教学基地评估;作为非直管附属医院,配合成都医学院接受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评审,顺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取得6年认证期限;多次接受四川省卫计委督导检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情况,受到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3.2 各项教学成绩进步明显 医院接受各院校的见习生、实习生教学任务,在分配到院时,总体成绩属于中下游,与其他教学医院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医院见习生通过医院1年的理论教育和见习带教,回校后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理论成绩均在全部教学医院中排名前列。在医院实习的学员回学校后参加统一组织的OSCE考试和实习生技能竞赛,多次取得第一名。在全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中,连续2年获得第一名:2015年获得手术组第一名,2016年获得非手术组第一名。
下一步,医院还将继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健全师资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持续推行以赛促建、以赛代练,组织课堂授课、教学查房、教学小讲座等类型的教学能力竞赛,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规范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流程,加强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医院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