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文 陈 军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心病科,上海200090)指导:何立人
中国古代无高血压之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后人多将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眩晕病”“头痛病”等范畴,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瘀交阻,气血逆乱所致。沪上名医何立人教授从医50余载,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颇有心得,在治疗时通常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痰浊中阻型、瘀血阻滞型、金衰木侮型及冲任失调7型,现分述如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阴虚,肝阳偏亢,化火生风,风升火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明确指出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眩晕。
何教授在临床遣方用药时多选玉米须、茶树根利水降压;天麻、钩藤、沙苑子、白蒺藜平肝潜阳熄风;紫贝齿、生龙骨、紫石英平肝镇肝。对于兼见虚证之人配伍炒党参、脱力草、功劳叶益气补虚;对于兼见气虚血瘀之人,多选用大狼把草、灵芝草、景天三七、红景天益气活血;对于兼有外邪之人,多选用桑叶、杭菊花疏散外邪兼具清肝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何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患者的高血压病,由于年过半百,女子以肝阴虚、肝血虚为本,男子以肾虚为本,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阴常有不足而虚阳易于上亢,治疗上常予以穞豆衣、墨旱莲、女贞子、桑椹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炒白芍、熟地等补益肝肾、滋养阴血之品,合理配伍,则邪去正安。
何教授认为中老年患者,肝肾多有亏虚不足之候,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阴常有不足而虚阳易于上亢,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常同时出现,故在临床治疗时常以平肝熄风结合补肝肾阴药同用,结合辨证灵活运用。
《灵枢·口问》指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该类患者多见脾气亏虚,气血化生不足,清窍失养,午后亏虚尤甚,故作头晕;气血不足则神难安故夜寐艰,脾虚失统摄则多见夜尿多、大便时溏。
在临床遣方用药时何教授多配伍柴胡、枳壳、瓜蒌皮、木香等疏肝理气;川朴花、陈皮、玫瑰花理气醒脾;淮山药、炒苍白术、制半夏健脾燥湿;对兼见气阴不足者,配伍党参、淮小麦、玉竹、黄精益气养阴;对兼见心悸寐艰者,选用当归活血补血,茯神健脾宁心,北秫米和胃安神;对兼见痰气交阻者,配伍苏梗、白芥子豁痰利气;对兼见阳气不足者,佐以桂枝温经通络。
《素问》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浊之邪的产生与脾胃关系密切,故化浊的同时应佐以健脾之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肥甘厚味之品过量摄取,最易导致脾胃受损,脾虚失运,一则湿浊内生,横格中洲,浊阴不降,上蒙清窍,遂发眩晕、头痛等症,出现血压升高。何教授认为,湿浊存在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中,即“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滞脉络—痰瘀互结—沉积脉道—脉道失柔—脉壁增厚—血府狭窄”[1]。
湿浊之邪不仅是高血压发病的始动环节,而且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以往的实验表明,化湿法在降压的同时可调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脂代谢、血浆内皮素水平,而且能改善高血压所致血管重构[2]。因此,高血压病辨治中不可忽视“湿痰瘀浊”的致病作用。在临床遣方用药之时,何教授除采用天麻、潼白蒺藜等平肝潜阳熄风之药外,常加炒苍白术、茯苓、米仁根、陈皮等健脾化湿药,麦芽、六神曲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而气滞气虚更能加重湿聚,故方中喜加枳壳、木香、川朴花等行气之品,使气血流通,则湿祛浊除。一方面是对症治疗,另一方面亦是结合临床高血压发病的常见病机用药。
《河间六书》云:“风气盛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何教授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中,肺金与肝木为相克关系,肺金充盛,则可正常制约肝木升发,肺金虚衰,肝木反侮,升发太过,肝阳化风,则为导致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已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何教授认为,肺金虚衰或功能低下,不能制约肝木,致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故采用佐金平木的治法治疗“金衰木侮型”高血压病。此处的“佐金”不仅是清金,而是指采取各种方法辅佐、帮助、促进肺脏功能恢复正常。因此,佐金具有辅佐、帮助、促进之意,临床所采用的清肺、宣肺、肃肺、润肺等方法均为佐金法。平木也不仅是平肝,而是和平之意,使“肝木和平”[3]。临证时常选用枇杷叶、瓜蒌皮、苏子等宣降肺气;青黛、菊花、桑叶、丹皮、栀子等清肝泻火;百合、麦冬、沙参、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等清肺润肺;沙苑子、白蒺藜、天麻、钩藤、女贞子、旱莲草等平肝养肝。
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该证型多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4]。该方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者则要停用。
本证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方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何教授认为更年期高血压是妇女更年期中的一个主要病症,二仙汤由壮阳与滋阴益精药合用,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阴益精,濡养冲任。诸药合用,直达病所而获降压效果。服用该方出现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等症状则要停用。何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将此类型患者单列出来,重在强调情绪致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临床诊疗拓宽了思路。
此外在高血压伴随症状的治疗中,何教授多喜以下配药,兼见失眠者,常用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灯心草、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助眠;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厌食者,常用苏梗、旋覆花、丁香、藿香、佩兰、荷叶、砂仁、蔻仁、厚朴花等;兼见耳鸣重听者,常用石菖蒲、郁金、磁石等;兼见腰膝酸软者,常用桑寄生、川续断、巴戟肉、鹿角等。
任某某,女,70岁。2014年9月3日初诊。
主诉:近晨起大便数引头疼头胀1周。既往史:有“红斑狼疮”史数十年。刻诊:微有身热,口干肢肿,心中烦,易激动,多汗,喜嗳,测血压170/100mmHg。舌苔薄腻、微黄,脉细沉小。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拟补益肝肾、滋阴潜阳。处方:
补骨脂10g,骨碎补10g,怀牛膝10g,虎杖10g,杜仲10g,百合10g,生熟地(各)10g,知柏(各)10g,枸杞子10g,仙鹤草10g,功劳叶10g,扦扦活10g,川芎断(各)10g,凤凰衣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穞豆衣10g,绿豆衣10g,潼白蒺藜(各)10g。7剂。水煎400mL,早晚各1次温服。
二诊:服药后头痛已,头胀昏依然,心烦身热未作,舌尖或痛,口干,汗出已少,喜嗳,大便转调,寐或欠酣。舌苔薄,脉细小沉。查体:血压150/80mmHg。辅助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有斑块。上方加玉米须15g、玄参10g、灯心草3g、淡竹叶10g、桑椹子10g、莲子心3g、大狼把草15g。14剂。水煎400mL,早晚各1次温服。
三诊:但见头胀,头痛、舌尖痛未作,易乏力,肢沉,或有肢麻,嗳气,无吞酸,口干,胸前、下肢或有红斑,寐转安。舌苔薄,脉小弦滑。查体:血压150/80mmHg。上方加豨签草10g、生槐花10g、丹参皮(各)10g、野菊花5g、炒白术芍(各)10g、玉竹10g,改大狼把草20g。14剂。水煎400mL,早晚各1次温服。
后患者随诊半年,症状改善,血压控制于140~150/70~80mmHg。
按:何教授认为该患者血压升高责之肝肾阴虚,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失敛而上亢,化火生风,风升火动,上扰清空而为头痛,辨证分型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治疗以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为主要治则。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卷一·头痛论·内伤头痛》中提到内伤头痛的病因为“或元气虚寒,遇劳即发;或血分不足,阴火攻冲;或积热不得外泄;或积痰留饮;或食滞中焦;或七情恼怒,肝胆火郁。皆能上冲头角,而成内伤头痛之症也。”再者,该患者“红斑狼疮”史数十年,所谓“久病及肾、久病气虚”,气虚日久损阳,故该患者肾气、肾阳、肾阴皆有不足。
初诊方中以补骨脂、骨碎补、杜仲温补肾阳,女贞子、墨旱莲、穞豆衣补肝肾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同时“调和阴阳”亦是何师治病之大纲。《类证治裁》记载“肝为刚脏,职司疏泄,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故以潼蒺藜、白蒺藜养肝疏肝平肝,旨在调肝;虎杖、扦扦活、川断祛湿化浊,活血止痛。何教授辨治高血压病,临证强调湿浊、血瘀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故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常加用利湿泻浊、活血通络之品;该患者脾虚症状不显,故以仙鹤草、功劳叶益气清热助化浊,同时此二药为何教授常用药对[5];怀牛膝引火下行,川芎上行头目,二药相伍一升一降,气机得以调畅;熟地、百合、生地、知母、黄柏滋养阴血,清热降火,汗血同源,阴液复则火自除,故而心烦、身热、汗出、口干诸症皆可渐愈;佐以绿豆衣清心火;《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记载:“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则为之旋转。”此处“金衰不能制木”体现五行相生相克之性,肝火偏旺、肝阳偏亢而反侮金,故“佐金平木法”也是何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一大特色,此处以枸杞子、凤凰衣润肺起到佐金之意。服药7剂之后患者血压降至150/80mmHg,热象虽减仍存,故加玄参、灯心草、淡竹叶、莲子心、大狼把草养阴生津、补虚清热,桑椹子养阴血生津,玉米须利湿泻浊。三诊时患者血压150/80mmHg,易乏力、肢沉或有肢麻、嗳气,考虑脾虚湿浊内生,加炒白术健脾化湿;患者胸前、下肢或有红斑,考虑血热毒积皮肤,加豨莶草、生槐花、丹参、丹皮、野菊花凉血清热解毒;炒白芍、玉竹滋养阴血。后患者连续服药约半年,血压控制于140~150/70~80mmHg。
[1] 张焱,何立人. 从湿浊内结、土湿侮木辨治高血压病[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 17.
[2] 何立人,王世君,钱义明,等. 化湿利水泄浊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4): 45.
[3] 张焱. 何立人教授运用佐金平木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探微[J]. 新中医,2011,43(7): 169.
[4] 刘月平,李心亮,蔡俊龙,等. 血府逐瘀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8): 1376.
[5] 尚德师. 何立人运用药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撷萃[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 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