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臻,朱 虹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伤寒论》中“宜汗之病[1]”出现频率最高,表 明汗法与其余七法相比尤为重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2]:“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亦称解肌发表之法,即运用辛味发散药鼓舞正气,助伏邪随汗排出肌表,达到腠理开合有度、营卫调和的目的[3]。汗法适宜表证自不待言,唯用时如仲景所言,必须脉证并治才可准确把握。《温病条辨》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这说明汗液是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调和的产物。每逢邪从汗解时,机体也会丢失大量的精微物质。正因为汗液中存在许多精华成分,临床误诊所致的误汗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如《医方集解》云:“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误攻其里,亦无大碍,误发其表,变不可言。”若盲目使用辛散之品,形体过分汗泄则可能致邪气深伏、正气虚甚而阴阳离决。因此在临床辨证论治中“不可汗之病”也是医家必须把握的。
“心为汗液,肺司汗之开合,脾为汗源,肝主调汗,肾可化汗。”[4]《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这说明汗液是五脏参与机体气化、阴阳交合的物质[5]。换言之,汗是阳气蒸化体内津液从毛孔中排出的一种代谢产物。而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在体内的运行也须凭借津液及血液,故汗液承载着人体内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转与卸废的任务。汗液亦为血气化精之物,误汗及过汗均可撼动机体之基。
仲景首创六经辨证,其把疾病在演变过程中的证候、部位、经络循行的规律归纳总结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之病,并详细描述六经之病的症状、病机、治法。忌汗也是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认为辨可汗不可汗关乎病机的传变及预后。若“疾病之急,仓卒寻按”,不但该病要领难得,且可能造成病情的恶化。
2.1 太阳可汗、少阳阳明忌汗
2.1.1 太阳可汗 “太阳病,若证备,脉浮者,说明邪在表者可发汗。”汗法乃为太阳表证所设立,但若热多寒少脉微弱,则不可再汗,因其阳气衰弱,汗脱阳出,机体大疲矣。或者太阳脉浮紧,身体疼痛,却尺脉迟者则忌汗,究其原因乃体内正气不足,血少微弱,强行发汗必致血亏肉脱。总体来说,若太阳证正气未亏,汗法是最适宜的。
2.1.2 少阳忌汗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之邪若在表者,绝无口苦咽干目眩之非表证候,若邪在里者,里证的症状亦不明显,故其邪实而闭阻皮里膜外间。正因少阳乃表里阴阳之枢纽,邪处在半表半里,切不可解表发汗,发汗则津亏神乱邪更入里也,如“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少阳病可由太阳病不解或误下,病邪内传所致。若少阳兼太阳病者,虽可汗法与和法并用,然汗之法度亦微微乎,慎不可重汗[6]。如文所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也,柴胡桂枝汤主之”,即便汗之,然则取桂枝轻宣卫分之阳气,柔调肌表之营血。
2.1.3 阳明忌汗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乃指胃与大肠,“实”意为邪实。《内经》云:“邪气盛则实”,因此胃家实应包括胃的无形热盛及大肠的有形热结[7]。既然是胃肠热实证,实热之邪可迫津液从玄府外泄,则汗出濈濈然也。津液本已匮乏,故不可汗之,若汗必少津亡阳,神机失用,正如仲景道“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虽阳明不可汗,假使兼有恶寒发热表证者,此谓太阳阳明合病,则可先解太阳之表,表解则可攻里。如“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乃取葛根轻宣表邪兼止泻之效。
2.2 太阴慎汗、少阴厥阴忌汗
2.2.1 太阴慎汗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脾虚,病多为里虚寒证,阳虚不能纳运水谷则满、吐、泄,中寒凝滞气血经络则腹痛。脾旺则邪不可干,因此治疗太阴病宜补脾温中祛寒而不应汗解。既然说不可攻其表,那为什么又说太阴病应慎汗呢?因为有些太阴病系太阳病久中气亏虚而转阴寒,若太阴病由太阳病中虚转化而成必然兼表邪未解,则可汗之,正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至于原文所述“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腹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乃取桂枝温阳调气之效,并无发汗利水之意[8]。
2.2.2 少阴忌汗 少阴之病,病在下焦。若下焦虚寒则属少阴寒化证,治宜温里扶阳,亦或少阴从阳化热,治宜滋阴清热。“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又如“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因其病在下焦,故一般来说,少阴病不可发汗。如文言“少阴病厥而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这说明患者少阴气血、阴阳均已亏损,即便有可汗的症候,亦应慎重用药。文中又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此谓少阴感寒证[9],一般认为该证可汗。但从“始得之”和“得之二三日”可以得出少阴病虽兼表证,但也仅仅是其证较轻尚未达到吐、下利、肢厥的程度,才可温里发汗,余均不宜汗。
2.2.3 厥阴忌汗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其经络循行属肝,络胆,夹胃,抵巅,其五行中母于火心,子于水肾,故其本身是一个阴阳寒热具备的经脏,寒热错杂之症多见矣[10]。寒热交替发作,阴阳气的不相顺接,因致厥。厥阴多厥证,有寒厥、热厥、水厥、血厥、痰厥等。寒厥宜温,热厥宜清,水厥宜散水,血厥宜养血通脉,痰厥宜豁痰开窍,治法虽不同,但皆欲使阴阳气相顺接[11]。辛散之法可扰乱阴阳,因此厥病不得汗之。若误汗有时也会加重病情,如“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仲景把中医体质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阐述了个体对发汗病机的易感性、耐受性及发病倾向性[12]。
3.1 淋家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淋家即久患淋病之人,其临床表现若《金匮要略》中“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痛,痛引脐中”之说。淋病的病位在肾与膀胱,若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则生淋[13]。所以就算淋病兼具太阳表证,也勿发汗强解其表。如果汗之,不仅湿热之邪不解,下焦郁热更迫血离经,就会出现尿血的症状。
3.2 疮家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仲景该论应源自《素问》中“汗之则疮已”。对待疮病,看似仲景之“疮不可汗”与明清医家之“有表则汗”相悖,实则不然。仲景所指的疮家乃久患疮疡之人,病久则虚,若气血虚少,营卫衰败,即使身有太阳表证如身疼痛等,亦不可强行发汗,汗则津液亏虚因而致痉[14]。故仲景谓疮家不可汗。
3.3 衄家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病人,以笔者的理解,令鼻出血的原因无非邪热亢进、阴虚血燥、温燥之邪犯表。邪热应苦寒泄之,阴虚应甘寒滋之,燥邪应辛凉润之,即使兼有可汗之证亦勿辛温汗之,若汗则燥热更盛。
3.4 亡血家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亡血家是指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一般这类患者由于血弱阳亏,津液虚少,本已孱弱不堪。汗血同源,血亦载阳,若误发汗,则汗出血亏阳弱,患者自然有怕冷发抖的感觉。
3.5 汗家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汗家乃指平素经常出汗的人。患者因自汗、盗汗经常丢失汗液,而汗又为心之液,若再汗必致心之气血阴阳受损[15]。另外,持续的出汗再加之反复排尿,尿道丢失津液过多失去濡润,故阴疼。
4.1 重脉轻症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而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该条文意思是说濡脉中若兼微涩脉则禁汗。脉仅濡弱者,本可无病,但濡弱只在关部,却不能遍及寸、尺。今寸在上反微,寸脉主心阳,寸微则心阳不足,卫外无能,故中风汗出;尺在下反涩,尺脉主肾阴,尺涩则肾血气虚少,故血虚阳气不能输布则肢寒。尽管症状可能提示该病可汗,但脉却示阳气虚弱,遂不能以汗解之。仲景此条着重从脉象的角度佐证了不可汗之因。
4.2 重症轻脉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医者往往在问诊的过程中被患者咳嗽症状所误导,认为咳嗽必表证,表证一定是要发汗的,盲目的汗解必然致四肢逆冷。那为何汗法行不通呢?这就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另有何症状,若患者不仅咳嗽,且小便多。究其原因,咳因肺失宣降,一般肺气宣降失调致水道不利则可出现小便少,但若患者小便反多,则知下焦阳虚不能约束小便所致,故而阳虚不得汗。该条文提示了症状有时可明确病机及指导汗解宜忌。
4.3 脉症合参 “厥,脉紧,不可发汗。”仲景仅三字论述此病不得汗之。厥说明肢体是冷的,脉紧表示体内有寒气,若不谨慎辨别,会有医者误把此病当做太阳伤寒而汗解。太阳病有怕冷发热的症状,同时脉也是紧的,但是厥说明皮肤是冷的,患者可能有怕冷的情况却不发热,说明此病并非太阳伤寒而是寒盛阳虚证,若误汗可能会造成心肾之气大衰。在疾病的辨证过程中,通过脉象与症候的相互联系整体把握,一般不会出现误汗的情况。
4.4 从经络辨不可汗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仅仅咽喉闭塞就断定不可汗,看似与中医辨证论治不符。换个角度分析,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咽中闭塞,乃少阴之气不能上通,所以不能发汗。往深处想,咽喉闭塞的同时可能会兼有一些症状,却远没有咽中闭塞重要,故被仲景省略。十二经的循行走向及相关络属脏腑理论往往在平时不被医家重视,而仲景此条文从经络入手,阐述了“咽塞不可汗”。
案1:杨某,男,25岁,否认肺结核病史,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多次大医院诊治,未明确诊断,求助于中医。症状有持续低热(每天下午发热,发热起则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可忍,触碰则哭号),咳嗽,流清涕,胸闷气喘,心慌,消瘦,髋关节酸痛,右腿枯瘦变形,右手臂酸痛不能上举,脊背酸胀,腹胀不欲饮食,言语无力,舌质绛红黄苔,两手脉浮弦紧急促,临床误诊为伤寒合并痿证,方以桂枝汤合麻黄石膏知母五味麦冬。患者经过不断的发汗伤阳之后出现怕冷,脐下自喉咙上冲凉感,此乃伤及脾阳及少阴。分析:若止步于用发汗的方法去除右边身体的痹痛,而不去着重理解外感内伤表里的痹痛,拘泥于发汗彻热与西药吲哚美辛效果无异。表里治疗本末倒置,致使患者反复发热更发汗,虚耗其阴液,伤伐其阳气。正解:舌苔显示患者中下焦有热得除,符合取阳明的旨意。第一步解表顾里,随其所而驱邪。第二步,安肺肾凉降,运筹中土清肺胃热,固先天之本。第三,安肺肾的基础上使用一些通络除湿之品,可缓图康复。但是经过误治后就很难入手,阴阳皆虚,经脉闭塞,只能从中焦脾胃及先天肾来图谋。
案2:陈某,男,50岁,冬月里伤寒,得之两三日,白天服用麻黄汤后,晚上又冲了热水澡,到了半夜时分病势较原来更加猛烈。这时已出现面色赤、身体微热、频频汗出、怕冷、气短、舌润、脉微。分析:脉微汗出怕冷表明上述病例属误汗亡阳。冬日伤寒阳气本已微弱,工人又常年累月辛苦工作,体质渐虚,再加伤寒两三日太阳证由表入里,而临证时不精辨证,只知太阳伤寒又未考虑疾病的传经及其他因素,妄发其表,终致误诊。临床上若不可汗而汗,虽可汗而过汗,则易伤卫阳、心阳、脾阳、肾阳,或致血溢而成坏症,故使用麻黄等辛散之品时须严谨辨证。
汗法是把双刃剑,若辨证合理,符合“开腠理、通经脉、畅气机、益正气”汗法四要[16],邪出病解;若逆证而汗,邪闭证变。无论是民间一直口口相传的伤风感冒出一身汗即愈的思维,还是医家对汗法大意的态度,都缺乏对中医汗法客观的认识。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与分析仲景“不可汗之病”,旨在了解掌握汗法宜忌,从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蔡瑞震.《伤寒杂病论》“汗法”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8):1658-1660.
[2]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
[3]周迪,俞欣,何贤松,等.浅谈伤寒汗法与温病汗法之异同[J].黑龙江中医药, 2016, 45(1):4-5.
[4]牛菲.解读《内经》之“汗”[J].吉林中医药, 2008, 28(7):477-479.
[5]张燕玲,张淑娟,杜尚秀,等.从“阳加于阴谓之汗”谈阳虚症状的双重性[J].河南中医, 2008, 28(8):23-24.
[6]孙学东,胡镜清. “少阳不可发汗”再认识[J].中医杂志,2015, 56(2):178-180.
[7]朱辉. “胃家实”的内涵及其相关证候[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 23(1):42-43.
[8]曾子芸,陈明.《伤寒论》太阴病中权变治法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1):162-163.
[9]石晓理,邹旭峰,郁保生,等.《伤寒论》仲景汗法之小议[J].中医药学报, 2013, 41(5):2-4.
[10]孙云松,于俊生.论“厥阴为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25(7):982-984.
[11]裘黎明,丁昊.《伤寒论》辨治厥证探析[J].新中医,2015, 47(5):313-315.
[12]陈柏行,陈一鸣,廖晓君,等.《伤寒论》发汗后不同变证的辨析[J]. 2015, 33(9):10-12.
[13]杨宇峰,候泽东,胡长军,等.历代医家论淋证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2):287-288.
[14]张童燕,付滨.论张仲景“疮家”不可发汗[J].江苏中医药,2010, 42(4):60-61.
[15]王相阳,王滨.从心论治汗证4则[J].江苏中医药, 2016,48(10):100-101.
[16]吴静珠,陈宁勇,史喜苗.论《伤寒论》中汗法伤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