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花花 潘三葱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临床较常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是临床治疗STEMI的最有效方法[1]。近年来,STEMI患者虽然经PPCI治疗后血管开通与支架植入比例得到显著提升,但远期预后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医学界普遍认为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不完善有关。因此,建设胸痛中心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73例和建设后95例STEMI患者,研究胸痛中心建设对PPCI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胸痛中心建设前1 a)收治的73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31例,年龄42~67岁,平均(56.19±5.11)岁。选取2017年1—8月(胸痛中心建设后8个月)收治的95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5例,女40例,年龄43~68岁,平均(57.15±5.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晋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首次发病,确诊为STEMI;发病时间<12 h;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出血倾向;②3个月内有外科大手术史;③患者及家属拒绝PPCI术;④急诊CAG后不需要干预或不能干预的患者。
1.3.1对照组 于患者入院确诊为STEMI后,采取PPCI治疗。
1.3.2观察组 组建胸痛中心。依据中国胸痛中心要求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STEMI患者的救治制定标准化流程,与基层医疗机构、120紧急救援中心建立胸痛中心微信平台,设立胸痛中心“一键启动电话”。一旦发现可疑STEMI患者,将ECG上传至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并通过“一键启动电话”联系医院胸痛中心专家。若诊断为STEMI,可立即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他汀强化治疗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救治。对于需要实施PPCI的STEMI患者,由医院胸痛中心专家“一键启动”导管室,术者、助手、护士及相关术前准备到位就绪。当STEMI患者的救护车抵达医院时,可将患者据患者及家属意愿绕行急诊科和CCU或绕行CCU送达导管室,行PPCI治疗,尽可能地缩短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使患者的心肌得到尽早的灌注。
(1)D-to-B时间;(2)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3)术后6个月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
观察组D-to-B时间为(73.15±22.38)min,对照组为(122.24±36.05)min。观察组D-to-B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6,P=0.000<0.05)。
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6-MWT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和6-MWT比较
近年来,STEMI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加之其治疗难度较大,导致治疗形势严峻。目前,PPCI治疗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但STEMI患者预后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显示,若STEMI患者救治延误时间较长,极易错失最佳再灌注时间窗,无法改善预后[2]。因此,缩短STEMI患者缺血时间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STEMI患者支架植入及血管开通比例显著上升,但其致死率仍居高不下,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临床普遍认为,此类现象可能与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规划与发展相对缓慢有关。现阶段,胸痛中心相关理念与我国医学发展需要相符,主要是通过整合心脏中心、120、急诊等院内现有资源,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得到优化,经过“一键启动电话”等途径实现远程诊断,并绕行急诊科,减少中间环节,其成为胸痛中心优势所在,远程诊断后可立即采取远程启动胸痛中心,缩短救治时间,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且利于预后改善;同时在远程诊断过程中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及居民产生了健康宣教作用,有助于减少误漏诊的发生[3]。本研究将胸痛中心建设前后STEMI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D-to-B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建设胸痛中心可有效缩短STEMI患者D-to-B时间,进而缩短总缺血时间。胸痛中心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缩短STEMI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时刻关注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疗时间,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此外,及早采取PPCI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状态,控制疾病进展,还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预后[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6-MWT长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将胸痛中心建设应用于STEMI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还可有效改善预后。
综上可知,胸痛中心建设应用于STEMI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缩短D-to-B时间,降低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