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2018-02-12 11:55许新风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课堂效率有效教学

许新风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就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材要吃透;其二,策略要选好;其三,方法要讲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有效教学;提高策略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经实施有好些年头了。如果从整体上看,素质教育的开展还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可以说,我们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依然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凭硬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积累,很少顾及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说,改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依然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就小学数学课教学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

一、设定适切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高质量的预设——备课。就备课的构成要素来讲,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首先要做好的。像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取等等,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考虑。从这个层面,可以这么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是课堂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一定要制定出恰切的教学目标。

按照一般的做法,我们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其一,要切实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二,在难易度方面的要求要适宜。下面,笔者重点谈一谈对第二个方面的要求中“适宜”的理解。就教学目标设定的难易度而言:第一,不能偏易,这样的目标往往会让学生丧失求知的欲望;第二,不能过难,太难的目标往往会打击学生的自信,使教学陷入被动的境地。所以,我们设定目标时要综合权衡、合理而为。这样,才能处理好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问题和求知欲的保持问题。

另外,根据有关文件的要求,特别是从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考量,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目标设置的多维性。比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这一课题,笔者进行目标设定时,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操作:(1)让学生在过程经历,初步理解相关概念;(2)帮助学生对相关经验进行积累,对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进行多项感受;(3)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体会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竞争等方面的素养的培育。这样的设计,就有利于打破教学偏重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采取情境策略,提高学生参与性

课堂教学要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在课堂教学之中,欲让学生对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保持一定的兴趣敏感度,对课堂学习过程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度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课堂教学中,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现这样的教学愿景呢?笔者认为,从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模拟生活场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可以促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深度的思考。

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具体教学来说,教师就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着力找寻生活中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因素,进行情境的创设。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采取数学的思维,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和解读生活。另外,还要研究好与新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的对接,切实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满足了这些要求去创设情境,这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相关学习活动。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才有可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一内容,笔者就创设了一个“玩积木”的教学情境。从教学一开始,教师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定的物体。之后,学习任务的逐渐展开,皆是以这一情境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生发出新的情境。这样的设计,就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意识。而有了学生这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就为后续的探索活动等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从教学效果来看,最终学生掌握情况非常好。而这些都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和动脑而主动获得的。

三、选择合适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从上文第二点,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配合一定的教学策略,或者说为更好地采取某一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综合权衡教学的诸要素,选定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上面。而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就显得非常必要。

教学“10的分与合”这一内容,遵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他们在认知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律,笔者就采取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从一定的过程经历中发现新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通过合作交流,为他们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进行开放式的探索,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思考,这就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教学活动而言,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切实提高活动的效率。为此,我们应该切实解决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这样,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云齐.“谈‘新课改实施中的三个问题”[J].教育情报参考,2006(3):37.

[2]张庆梅.“低年級课堂因情趣而精彩”[J].师资建设,2017(1):108.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课堂效率有效教学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