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镜羽
摘 要: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电影拍摄技术日益精进、拍摄器材的研发和更新换代迅速,拍摄手法、思维、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加之观众的审美经验愈加丰富,对电影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影从业人员更加注重电影制作的表演内容、表达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与美学的结合。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从电影的黑白灰美学的表现形式、反应暴力美学的电影内容、电影《饥饿游戏》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和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白灰美学;暴力美学;《饥饿游戏》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
一、剧情大纲
電影《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改编自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故事:一场暴动被镇压后,人们建立了等级制度异常严格的帕纳姆国。都城凯匹特的人民是上等人,无需工作即可享有财富和高科技生活,其它十二个区为凯匹特提供不同的资源和产出物,并被大量军警控制。除少的可怜的配给粮外,各区所有产出皆被搜刮,人们贫病交加、命如草芥、苦不堪言。为了打击各区的抵抗,每年各区都被迫抽取青少年男女“贡品”各一名,参加凯匹特举办的生死竞赛“饥饿游戏”,并迫使各区人民观看比赛直播。游戏规则很简单:互相残杀,战斗至死,最后唯一的幸存者就是胜利者。竞技场是由高科技设计的自然场景,比赛设计者可以随意改变竞技场内的地貌、气候、陷阱,创造嗜血野兽、森林火灾等。“饥饿游戏”对各区人民来说是痛苦、折磨和恐惧,但对凯匹特却是一场娱乐盛会,且凯匹特人民的赞助关乎贡品的生死。
与寡母和妹妹相依为命的少女凯特尼斯(Katniss)为保护妹妹波丽姆(Primrose),自愿作为贡品参加游戏,跟黑密契(Haymitch)学习格斗技巧和生存技能,凭借敏锐的直觉在饥饿游戏中占得先机,用弓箭与野兽对抗、与人搏斗。残酷的生存游戏激发她强韧的求生意志,在一系列生死、情感与罪恶的考量下,借着皮塔(Petta)对她的爱情和帮助获取都城人民的信任和同情。Katniss的坚强与无畏感染了所有人,统治者被迫为她改变游戏规则,最终和Petta双双得以生还。
二、黑白灰美学的表现形式
色彩美学是电影美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与人物性格、电影剧情和基调都有内在逻辑关系,电影中的色彩美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1]不难发现,影片《饥饿游戏》里凯匹特以外各个区的色调始终被黑、白、灰这三种颜色包围,整体色调晦暗低沉、压抑不堪。Katniss的父亲遭遇矿难,符合年龄要求的少年男女们在抽签日煎熬着等待被录入、抽签,Katniss自愿代替妹妹做贡品,最后三分钟的告别,Katniss回忆里皮塔故意烤焦面包丢给快要饿死的她等情节的色调整体上都是暗黑的,单一、压抑的色彩不同于人们生活中家人、恋人、朋友相处时本应有的暖色调,取而代之的是冷色调。这是电影里十二个区受压迫的大环境的缩影,明确反映在了黑、白、灰三种冷色色调里,代表帕纳姆极端而扭曲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凯匹特的艳丽颜色所表达的奢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出了凯匹特与十二个区的矛盾和冲突。
《饥饿游戏》的黑白灰美学颇有视觉感染的张力,影片将色彩元素融入叙事中,在黑白灰的主色调中又用揉碎的色彩点来突出主角Katniss,表达极端生活的残酷,勾勒出十二个区人民生活的艰辛、受统治者剥削以及对饥饿游戏的恐惧的现状,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特征被各种细微的色彩情绪氤氲着,挑拨着观众的神经。这样的反乌托邦的黑暗主题营造的氛围越压抑、环境越恶劣,在黑白灰美学的表达形式下就越能反衬人性的善良和伟大,以及主角的神圣形象。
三、暴力美学的电影内容
“暴力美学主要是在官感上,将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用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2]支持人士认为“电影情节的暴力程度和票房成正比”,社会道德的捍卫者称其为对社会道德教育有非常不利影响的障碍,极可能导致以青少年为主的心理不成熟的人,间接以为暴力行为亦是一种美感的呈现,而做出有害社会也毁灭自己的事。而事实上,暴力美学并非一味引导青少年使用暴力、甚至心理变态,而是通过别样的手段,用残忍、血腥突出温情,用冷酷、无情阐述哲理,用人性、现实揭露社会。
“暴力美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艺术观念,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弱化了电影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而只是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3]电影《饥饿游戏》里暴力杀戮随处可见,有两区专门培训以杀戮为乐趣的职业贡品,四处树敌,杀人寻乐。即便如此,影片中展现的暴力与血腥还是不比原著,暴力场面被极大地弱化,基本都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例如,原著中1区的Glimmer被追踪蜂蛰死后全身浮肿溃烂,“她的身体已经完全变形,胳膊有原来的三倍那么粗,被黄蜂蜇的地方已经破裂,流出腐臭的绿水。我必须借助一块石头把她的几个手指掰断,才把弓拿到手。”[4]拿箭时,原著中写道“我咬紧牙关,把手伸到Glimmer的身下,抓住了一样东西,应该是她的胸廓,我把它往上推到她胃的位置”[5],影片中只是全身肿胀变形,弓箭也轻易拿到;原著中Marvel在用长矛刺死Rue后被Katniss一箭穿喉,鲜血喷射,最终被自己的血呛死,而在影片中是胸口中箭,滴血未见就倒地身亡;在小说中描写的Petta的刀伤远比电影拍摄的严重,一直削到骨头,“深深的伤口红肿着,流出脓血,整个腿已经肿了。最糟糕的是,腐肉发出臭味。”[6]且胸前有严重的烧伤和毒蜂的蜇伤,电影画面中展示的仅是腿上一道伤口,根本不见得会致其于死地;Katniss被飞刀女Clove掷出的刀击中前额,血流满面、挡住视线、满口铁锈味,影片中只是前额一道口子,Clove原本是被黑人用石头把脑袋砸出大坑而死,电影中被黑人举起砸在建筑上,毫无外伤直接倒地而亡……很多原著中的暴力血腥画面在影片中都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利用蒙太奇给观众传递了这个角色已经被杀的讯息。“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的暴力电影对暴力的处理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7]就像《饥饿游戏》使用超强的视觉效果一样,观众观看电影时就像在欣赏一场独特的表演,原本使人头皮发麻的血腥画面、失去人性的暴力情节反而展现了冲击视觉的美感,从而削减了暴力的残酷性。
反观“暴力美学”代表人物北野武的作品《大逃杀》,剧情来源于1972年日本的“浅间山庄”事件,国家为了对下一代教育的改革,颁布了BR法,让一群品德败坏的坏学生在荒岛上自相残杀。《大逃杀》在血腥和暴力上丝毫不遮掩、不手软,影片被残酷、恐怖和绝望笼罩着,大半的时间都是血腥的屠杀场面,暴力的画面极大地刺激着观众的感官和神经,震撼之余,恐怖的场景久久不能忘怀。相比之下,《饥饿游戏》里的暴力血腥场面远不及《大逃杀》,这就减少了观众的视觉冲击。《饥饿游戏》和《大逃杀》也有相通的一面,两者都把暴力美学当做挖掘、揭示人生价值、人性考验和伦理是非的特殊载体,虽然呈现的画面是暴力、血腥、残酷的,但是想要宣扬的思想却是反暴力的,引起观众在暴力的面具下对人性的探究和深思。
四、《饥饿游戏》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和作用
(一)悲剧是崇高的美
“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8]《饥饿游戏》是一个悲剧,以Katniss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以她自己的方式抗拒着统治者的控制和规则,甚至逼迫统治者迫于凯匹特民心压力改变规则,她的英雄形象在战斗中显现出伟大的人格精神,鼓舞着十二区人民反抗的心。但是帕纳姆国具有巨大的实质性力量,力压新兴势力,正义毁灭,百姓陷于苦难。最终在传说中的第十三区的指引和Katniss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带领下,十三个区联合推翻了现有的统治,但这只是一个巨大的阴谋,Katniss和她的战友的都只是背后黑手的棋子,他们带领反抗行动的背后都有被逼迫的无奈。就算推翻了帕纳姆国现有的暴政,但该系列影片直到最后,一直存在的那个政治体系都没有被推翻,只是换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今后Katniss等人的命运无从知晓,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二)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9]当外界的美将人的情感引至相应的状态和水平时,人的内心就能感受到肯定,继而在精神上感觉自由和舒适,然后心理愉悦将驱使身体发出愉悦的信号。虽然《饥饿游戏》整个基调都是暗黑、压抑的,社会也充满了种种压迫和对十二区人命的枉顾,但是Katniss为保护妹妹而自愿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保护12岁的Rue,以及最后不愿意和Petta互相残杀等,都显现出了她的人性美的一面。美感的精神愉悦性大多与人的情感体验相关联,Katniss展现的人性美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情,这就是对美的肯定与评价。
(三)美感的教化作用
美感能提升人的素質。“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陶冶染得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加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10]对《饥饿游戏》塑造的英雄人物Katniss,就可以用其正面的形象如坚韧、正义、不言弃、勇敢、敢于跟恶势力斗争等方面教化观众,特别是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美是以真、善为前提的,美育也是如此。审美教育以感人的情感为基础,赋予哲理在情感之中,审美教育旨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对美的爱、对丑的厌,陶冶人们的情操。观看《饥饿游戏》后,观众会被Katniss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人性的光辉所吸引和感动,也会憎恶凯匹特的奢靡和统治阶级的不公、变态和暴力凶残。审美教育是让人们在娱乐过程中接受教育,美育的娱乐性是要使人在情感上不觉难受、不受拘束,所以美育对人精神的影响是渐进的、无意识的。观众观看《饥饿游戏》就是一个消费娱乐的过程,影片对人的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审美教育的教化作用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致力于追求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最高人生境界。
五、结语
《饥饿游戏》是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电影,节奏快速,色彩鲜明,扣人心弦。电影情节自然是一部电影的核心,而与黑白灰的色彩美学和暴力美学的视觉冲击的完美结合,更是将电影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之美感对人们精神上的教化作用,最终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注释:
[1]孙中田.张艺谋的电影艺术谋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34-39.
[2]王和平.论日本电影中的青少年暴力美学世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0-103.
[3]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5):90-95.
[4][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作家出版社,2013:169.
[5][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作家出版社,2013:169.
[6][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作家出版社,2013:222.
[7]参见半壁江:无暴力不成影:《饥饿游戏》《大逃杀》《十亿韩元》http://news.banbijiang.com/zawen/yingshi/yingping/2013/0807/130922.html.
[8]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25.
[9]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60.
[10]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