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
[摘要]“暴力”与“美学”这两个看似不能相融的个体不仅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也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末,美国影片对暴力美学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暴力美学也不再单纯地承载着娱乐作用,同时还承载着电影人对于战争、犯罪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本文将立足于20世纪末美国电影的发展,结合暴力美学的相关释义,以战争片、犯罪片等类型的影片为重点,解读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关键词]美国影片;暴力;暴力美学;战争;犯罪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而言,暴力的释义较为单纯,所谓暴力,主要是指暴力的行为和强制的力量,这种行为或力量能够违背个体的意愿对个体的肉体或者精神造成打击及伤害。暴力行为或者力量作为一种元素在电影中存在已久,尤其是在战争、犯罪类的影片中,以杀戮、枪战、武打为代表的暴力行为经常成为叙事的载体。同时,在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中,暴力的行为在镜头中被夸张而细致地呈现,从而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暴力美学与电影最早结缘于美国,随后在中国香港、日本等影片中迅速发展,在这些具有暴力美学品质的影片中,暴力被发掘出了更强的仪式性和形式感,在充满炫酷意味的呈现中削减了暴力本身带给人们的不舒适感和恐惧感,反而能够为观影者带来视听刺激,实现释放压力的娱乐作用,从而获得一种别样的观影体验。
纵观具有暴力美学品质的美国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特性,首先暴力美学在美国影片中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电影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电影创造制作技术的不断发现,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承载,这直接导致了其传统的唯艺术论的创作初衷被颠覆,而娱乐性与艺术性齐头并进则成为电影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中,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中运用暴力美学的初衷就是增强影片的娱乐性,使观影者在激烈、血腥又不失艺术美感的打斗场面中宣泄情绪并获得快感。其次,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还承载着许多电影创制人的批判意识,在许多美国20世纪末的战争片中,暴力的行为和场景均批判了战争的残酷及战争发动者对于生命和人权的蔑视,这一现象在曾经参战的美国导演的影片中更为普遍,由此可见,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纯地发挥其表层的娱乐作用,还具有深层次的教化意义。此外,在昆汀等美国影坛暴力美学的“掌门导演”的影片中,暴力场景常常被以特写的方式呈现而出,这种特写的血腥、残暴场景使人们在震撼之后对人性进行着反思。本文将立足对20世纪末美国电影的发展,结合暴力美学的相关释义,以战争片、犯罪片等类型的影片为重点,解读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二、20世纪末美国电影的“暴力”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版图被重新描绘,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彻底失去了以往的绝对优势,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却逐渐登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层面,还是在文化发展层面,美国都成为一个强势的国度。就电影领域而言,美国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全球化市场中的“龙头老大”,在世界各国的电影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而美国好莱坞电影也在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及地毯式营销模式的辅助中不断“占领高地”,这一现象在美国的商业大片中尤为明显,而这些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商业大片在高超的电影创制技术的包装下承载着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娱乐精神。可以说,这些商业大片虽然涉及题材较为广泛,但均包含暴力元素,此类影片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着美国影片中暴力美学的发展。
在好莱坞商业大片和暴力美学一拍即合后,美国许多专注于暴力美学的电影人进一步将暴力与美学深度融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关注亚文化群体的吸睛之作,在使暴力美学在战争、犯罪类影片中集中呈现的同时,也使暴力美学在灾难片、客观片、故事片,甚至动画片中得以呈现。被誉为美国“暴力美学第一掌门人”的昆汀的影片中,暴力行为及场景随处可见,上映于1994年的影片《低俗小说》更是引发了全世界对于美国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关注,这部影片也取得了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和多个世界级奖项的认可。在20世纪末期短短的十数年问,专注于暴力美学的美国电影人纷纷带着自己的“暴力盛宴”游走在世界影坛之上,同时这些影片也在逐渐挖掘暴力美学之内涵,如战争题材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勇敢的心》;犯罪题材的影片《七宗罪》《沉默的羔羊》《我心狂野》《天生杀人狂》;拳击题材的影片《搏击俱乐部》、“洛奇系列”影片等,其中《辛德勒的名单》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及金球奖的十余项大奖;《七宗罪》折桂MTV电影奖的最佳影片奖;《搏击俱乐部》也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MTV电影奖的多项大奖的提名。这些影片大获成功的原因均为其在“暴力盛宴”中传递着深邃的思想内涵,使电影中的暴力与美学不再是单纯地叠加,而是呈现出深度融合的态势。20世纪末美国影片的“暴力”发展在得益于许多“暴力掌门”的推动的同时,也得益于当时美国好莱坞影片的“高概念”创制理念。在20世纪末,主导美国好莱坞的创制理念是高成本、大制作、广营销,这一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暴力美学的主要载体即战争片和犯罪片在创制过程中十分注重金钱和技术的投入,同时许多知名影星的参演和全方位的营销手段也使这些影片获得了全球影迷的热爱,可以说,“高概念”的创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暴力美学的发展。
三、20世纪末美国“暴力美学”影片叙事特点
美国虽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的参战国家,但战争却在美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美国的战争片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蓝本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以及以越南战争、苏格兰解放战争为原型的《天与地》《勇敢的心》等影片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上映于1993年,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保护千余名犹太人的真实历史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不仅为我们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场景,同时也在镜头中展现了德国法西斯集中营中的微观影像。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集中营中,个体的生命,尤其是被德国法西斯视为劣等种族的犹太人的生命,都能够随意遭到践踏和毁灭。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没有着力刻画暴力的行为或场面,却透过暴力将生命这一严肃的问题推到了银幕之前,使影片中的暴力美学承载了对于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度批判,歌颂了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在暴力之中拯救生命的伟大之举。1998年,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了另外一部20世纪末著名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不仅邀请了汤姆·汉克斯等好莱坞知名影星参演,同时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出了许多战争大场面,而影片题名中的“瑞恩”一家就是整个故事的主人公,影片围绕参加诺曼底登陆这一世界战争史上伤亡惨重的战役的瑞恩一家展开故事,直面残酷的战争和令人生畏的死亡。透过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我们能够发现战争片在呈现暴力美学方面的极大优势,在脱离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观念束缚的战场上,集体性的暴力事件成为必然的存在,甚至被赋予了强烈的荣誉感,飞机、坦克、大炮、航空母舰等现代化的军事装备所造成的巨大杀伤力成为战争片中暴力美学的独特呈现方式,这种大规模的创伤带来的视听震撼与心灵震颤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暴力美学的价值。在书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现代化战争故事的同时,20世纪末的美国影坛还有对于历史战争的言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得主《勇敢的心》便取材于苏格兰独立战争,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中讲述了13世纪苏格兰独立战争的领袖威廉·华莱士带领人民反抗压迫、追寻自由的故事。影片中还原历史的场景设置、人物造型及作战方式均成为亮点所在,但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还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在刀剑刺入皮肤、弓箭射穿头颅、马蹄踏碎身体的场景中,观影者能够在这些近距离的暴力行为中感受到“切肤之痛”般的刺激,使暴力美学的呈现更为直接和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