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海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作用机制对药物使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探讨。 方法 结合2015年12月—2017年5月国内公布的1 500例在服用糖尿病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结果 1 500例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资料960例,占总病例数的64%;而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中有730例存在不良用药现象,而占总例数的48.67%,770例存在联合用药现象;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中发现,有820例主要为低血糖症状,290例出现变态反应,而350例为乳酸中毒反应;经过治疗后大多病例有了明显的好转或治愈,而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了致残和致死现象;1 500例患者中服用糖尿病药物的类型为胰岛素、格列本脲、消渴丸、二甲双胍以及苯乙雙胍等,而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中占绝大部分的服用了格列本脲,而出现致残致死病例的主要服用了苯乙双胍,其次为格列本脲或消渴丸。 结论 糖尿病药物在服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酌情服用,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糖尿病药物,多方面控制以及科学服用药物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药物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075-02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提高,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不规律的生活等诱发了一些疾病的出现[1]。糖尿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同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而在临床治疗中多服用糖尿病药物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但是在服用中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不良发应现象。结合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对糖尿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关诱发机制进行分析,对糖尿病不良反应的控制以及科学的服用糖尿病药物进行分析[2]。该文结合2015年12月—2017年5月收集的1 500例在服用糖尿病药物中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资料进行对应的统计分析,为糖尿病药物服用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有效的降低糖尿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胰岛素、格列本脲、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消渴丸等药物进行检索,对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我国在1980—2012年公开发表的出现糖尿病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收集我国出现不良反应的糖尿病患者资料共5 188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研究标准的资料中确认药物的使用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用药与反应出现有着合理的时间关系,同时资料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与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应一致,符合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范围之内。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减少药物的服用或者停药不良反应有了明显的消失或减轻,而再次服用后又出现了相同的不良反应现象,除此之外不良反应的出现不能通过患者的其他原因或并用药的服用来解释。排除不具有完整性以及无法评价的文献资料,同时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与相关糖尿病药物无关的文献资料也需要被排除。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的选择,共筛选出1 945例,该文以1 500例资料进行分析,对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主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究。
1.3 统计方法
对选入研究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年龄、用药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糖尿病要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30例(48.67%),女性患者770例(51.33%),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患者年龄在21~96岁之间,小于40岁患者为77例(5.13%),在40~59岁之间患者为312例(20.8%),大于60岁的患者为960例(64%),年龄不详的患者为151例(10.07%)。
2.2 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接受研究的患者资料中有770例患者出现合并用药情况,占总人数的51.33%,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的病例为730例,占总人数的48.67%。不合理用药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未按照药物说明书服用,未结合医嘱按量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随意加减药物、或使用其他的糖尿病药物、未规律的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之后没有及时进餐,没有按照医生要求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在用药期间大量饮酒,或存在药物过敏问题但仍然服用药物。
2.3 不良反应情况汇总
1 500例患者资料中主要以低血糖情况出现的占总人数的54.67%,其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出汗、较为明显的饥饿感,同时患者会有明显的肢体发凉情况,易出现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等情况,而严重时会出现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危象、休克甚至出现死亡等情况。
1 500例患者资料中有290例出现了变态反应,占总人数的19.34%,其中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以及局部反应并发全身反应,而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了红肿、皮疹等情况,而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瘙痒、荨麻疹情况,而同时也会出现心悸、胸闷、出汗、呕吐以及头晕头痛等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的问题。
1 500例患者资料中有350例出现乳酸中毒问题,占总人数的23.34%,其中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深长、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情况,而出现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对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以及动脉血pH值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检查进行判断。除出现昏迷等情况之外,还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性肺炎以及急性肺水肿等问题,威胁患者的生命。
1 500例患者中有73例出现心血管系统反应问题,占总人数的4.87%,其中主要表现为四肢以及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而存在胸腔以及腹腔积液,伴随着明显的胸闷气促等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等问题。endprint
接受研究的患者资料中部分患者存在多种不良反应现象,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以上4种。同时经过之后后大多数病例有了明显的好转或治愈,而少数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了致残或致死现象。
2.4 各种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预后分布情况
各种糖尿病药物会出现对应的不良反应症状,对不良反映情况进行分析和整合,进行预后分布,见表1。
2.5 糖尿病药物用药原因统计
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中发现,因糖尿病而服用糖尿病药物的病理为1 320例,占總人数的88.00%,其中因非糖尿病用药为48例(3.20%),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而因无糖尿病用药为132例(8.80%),主要包括糖耐量异常,而没有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或因口渴等临床症状自认为患有糖尿病,而服用药物的患者。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降糖化学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3]。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DP-4酶抑制剂等;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注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及类似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等[4]。降糖中药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是按照药物组成分为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由于传统中药方剂的抓取、存放、煎煮比较麻烦,中药成药(中成药)的使用比传统煎煮方剂的使用更为普遍。但传统煎煮方剂的疗效更为理想。
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在临床使用中由于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均可以对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影响,达到治疗的效果[5]。而在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中发现,导致患者出现致残致死的主要为苯乙双胍,而其次为格列本脲、消渴丸等药物,这些药物会有较大几率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而这些不良反应现象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看,如苯乙双胍这类药物是不建议服用的。而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这类药物的价格较低,治疗成本较小,而服用这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较多,而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需要严格依据医嘱进行,规范糖尿病药物的用药和用量,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6]。
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的差异导致不同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服用指导,科学正确的服用这类糖尿病药物,从而提高药物的作用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治疗中需要对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和整合,向患者说明,确保患者结合医嘱进行药物的服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建议,提高我国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明发,沈雅琴.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糖尿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15(1):1-5.
[2] 翟艳,尤玉敏,任小平.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主要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15(5):194-197.
[3] 张明发,沈雅琴.齐墩果酸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15(6):801-806.
[4] 杨苗苗,李彩娜,白国良.长效GLP-1类似物HYHN抗糖尿病药理作用评价[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10):1051.
[5] 孔小敏,韦鸿雁,彭佳.糖尿病抑郁障碍药物干预及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医药,2017,12(3):464-467.
[6] 胡寒,沈龙海.自噬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8):559-563.endprint